你以为是懒,其实是过度疲劳的4种表现,用它帮你缓解→
创始人
2025-09-07 15:40:51
0

周末躺了一整天,连翻身拿手机都觉得费劲;明明没干什么活,却连煮碗面的力气都没有;对着电脑想写方案,脑子却像“生锈的齿轮”转不动——你是不是也骂过自己“太懒了”?但其实,这不是懒,是身体在发出“累到极限”的求救信号。

一、别再骂自己“懒”!这4种表现,其实是过度疲劳的预警

过度疲劳的“懒”,和真正的“惰性”完全不同——它是身体“没力气动”“没精力思考”的被动状态,背后藏着细胞功能的衰退,快对照自查:

1.身体沉重如灌铅,一动就累

上班坐了8小时,下班连地铁台阶都不想爬;周末躺了10小时,起来走两步还是觉得腿沉——这不是“不想动”,是肌肉细胞没了“能量燃料”。

临床观察发现,过度疲劳人群的肌肉细胞中,线粒体活性比健康人低35%,ATP生成量减少25%,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轻松爬5层楼,现在爬2层就喘气,不是“变懒了”,是身体的“能量工厂”罢工了。

2.记忆力差到“断片”,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

开会时听着听着就走神,刚说的话转头就忘,写方案时盯着屏幕半小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你可能觉得“自己太不专注”,其实是神经细胞“没力气工作”。

有研究显示,过度疲劳者的大脑海马体中,神经细胞活性降低20%,这也是为什么累的时候,连简单的算数都容易错,不是“变笨了”,是神经细胞缺了燃料。

3.情绪像“火药桶”,要么暴躁要么低落

一点小事就炸毛(比如外卖晚到5分钟就想发火),或对什么都没兴趣(刷视频都觉得无聊),你可能觉得“自己性格变差了”,其实是过度疲劳打乱了激素平衡。

临床数据显示,过度疲劳人群的皮质醇水平比健康人高25%,血清素水平低18%,这种情绪上的“失控”,其实是身体在喊“需要休息”。

4.越累越睡不着,睡了也像没睡

明明身体累到酸痛,却翻来覆去1小时还没睡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凌晨4点又醒了,起来还是觉得没精神,你可能觉得“自己太能熬”,其实是生物钟被过度疲劳彻底打乱了。

二、过度疲劳的“隐形诱因”

很多人觉得“过度疲劳是因为工作忙”,但其实,日常这些“小习惯”,正在悄悄加速身体消耗,让疲劳感越来越重:

1.长期“碎片化熬夜”

不是只有凌晨2点睡才叫熬夜,每天凌晨1点睡、早上7点起,或周末熬夜到3点、白天补觉10小时,都会打乱生物钟,让线粒体持续处于“低效工作”状态,能量合成跟不上消耗;同时,夜间是身体修复细胞的黄金期,熬夜会让细胞损伤越积越多,疲劳感在1-2周内就会明显加重。

2.慢性压力“不放松”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比如担心工作、焦虑育儿),会激活身体的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损伤线粒体功能,还会让身体持续处于“应急状态”,优先给大脑、心脏供能,肌肉和神经细胞的能量更不足,疲劳感会“越积越重”,甚至出现“明明没干活,却比加班还累”的情况。

3.饮食“高糖高油”

奶茶、炸鸡、蛋糕这些高糖高油食物,会引发“氧化应激”,产生大量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破坏线粒体结构,降低能量转化效率;同时,高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代谢变慢,身体更难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反而会产生更多“代谢废物”,加重身体负担,让疲劳感更明显。

三、缓解过度疲劳:先做好3件日常小事,再用“它”从根上补能

NAD+减少导致能量代谢下降

过度疲劳不是“硬扛就能过去”,需要从“减少消耗”和“补充能量”两方面入手。

1.日常缓解

  • 固定作息:每天固定23点睡、7点起,即使周末也不超过±1小时;熬夜后别补觉超过2小时,否则会进一步打乱节律,反而更累;睡前1小时关手机,开暖黄色小夜灯,帮身体进入“睡眠模式”。
  • 轻度运动:每天快走20分钟,或做5分钟简单拉伸——轻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帮能量更均匀地分布到全身细胞,比躺着不动恢复快30%;避免在疲劳时做高强度运动,会进一步消耗线粒体能量,加重疲劳。
  • 吃对“补能餐”:早餐加1个鸡蛋、1把南瓜子;午餐吃150g深海鱼、200g绿叶菜;晚餐以清淡为主,避免睡前3小时吃高糖高油食物,给肠胃和代谢“减负”。

2.从根上改善:用NAD+帮细胞“重获能量”

如果日常调整后,疲劳感还是没缓解,说明身体细胞的“能量储备”已经严重不足,需要针对性补充一种关键分子——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是细胞能量代谢和修复的核心物质,能从3个关键层面缓解过度疲劳:

  • 首先,它是线粒体产生ATP的“核心辅酶”,能直接提升线粒体供能效率,让肌肉细胞有足够能量,身体不再沉重;
  • 其次,它能激活调控生物钟的蛋白,修复紊乱的睡眠节律,帮助身体进入深度睡眠,让细胞在夜间充分修复;
  • 最后,它还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炎症对线粒体的损伤,避免能量被过度消耗。

临床观察显示,补充NAD+后,受试者的疲劳评分下降35%,精力水平提升40%,深度睡眠占比从12%提升到18%——对于长期受过度疲劳困扰的人来说,它能从细胞层面帮身体“重获能量”,让活力慢慢回归。

别把过度疲劳当“懒”,它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当你觉得“懒到不想动”时,别再自责——这不是你的错,是身体累到极限的提醒。从今天起,固定作息、吃对食物、适度运动,再搭配NAD+从细胞层面补能,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会发现:爬楼不喘气了,脑子能集中了,情绪也变平稳了。

毕竟,真正的“活力”不是“硬撑出来的”,而是身体细胞能量充足、修复力在线的自然状态。

你最近有没有过“过度疲劳”的表现?评论区聊聊你的感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孩子得了抑郁症,这辈子就完了吗... 在诊室里,当我对一个家庭说出“孩子是抑郁症”的诊断时,我最常看到的是家长瞬间苍白的脸和眼眶里的泪水。...
原创 男... “爱情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心去体会的。”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爱情中那些隐秘而真挚...
警惕“雷暴哮喘”!一场雷雨后,... 9月8日21时左右,山西太原突发雷雨天气,电闪雷鸣大约持续十几分钟。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拍摄的...
@全体女性,这几个美容项目,妥... 女性爱美是天性,很多女性都很害怕衰老。各种保养品、美容项目,那是一个不落,只为了能永葆青春。然而,一...
听一句劝:糖尿病不想肾衰竭,这...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秋...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空气中的湿度也开始下降,早晚温差大,秋风一起,总觉得喉咙干干的,皮肤也紧绷绷的...
探索智慧康养合作新机遇,共拓大... 9月8日下午,大湖股份(600257.SH)董事长罗订坤、副总经理李爱川等一行莅临三联集团上海康养基...
原创 聪... 一个男人的成熟与智慧,往往藏在 “说话的分寸” 里。隐私是个人最私密的防线,既关乎自身的安全感,也影...
孩子总是在笑,怎么就抑郁了?成... 作为一名医生,我最痛心也最担忧的,就是看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阳光开朗、成绩优异的孩子,在被确诊为“抑郁...
原创 朱... 论低调谦逊作为福气涵养的内在机制与现实价值 摘要:本文旨在论证低调与谦逊并非仅是道德训诫,而是个体涵...
爱尔眼科提醒:夏日撸串喝冰啤有... 盛夏时节,撸串搭配冰啤、冰奶茶是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对我国近 1.4 亿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类高糖高脂...
“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专家:... “医生,我家孩子玩游戏上瘾,不给手机就大喊大叫,怎么办啊?”刚开学没多久,不少家长就带着“收不了心”...
赛乐赛不耽误生活也能瘦!3个日... 很多人觉得减肥要 “打乱生活节奏”—— 早起运动、特意备餐,其实不然。只要调整 3 个日常小习惯,不...
医生怒斥:最能加重脑梗的行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9... 最近是不是总觉得身体沉甸甸的,像背着个隐形包袱?别急着买各种排毒茶,菜市场里就有天然的"清洁工"。这...
家家都有的“胡椒粉”,还是一味... 导读:胡椒粉是家家必备的调味品,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当胡椒粉作为中药时,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看看...
中佰康:多吃这3种“白色食物”... 秋分夜昼夜温差拉大,空气愈发干燥,人体的养生重点,也需从“消暑”转向“润燥”。 此时若仍常吃冬瓜、绿...
警惕!超2000人感染,诺如病... 9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疾控局发布通报:8月31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
餐后血糖超过10,赶紧用这3个... 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如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等) 发生和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对并发症...
多人被咬,身上出现不明红包,当... 最近,有不少网友发帖诉苦说自己出门坐火车或是住酒店时,身上被咬了一串红肿、发痒的包,还有人在床垫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