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过敏高发,很多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红疹,鼻子发痒、老打喷嚏,甚至喘息、胸闷,夜间或者晨起咳嗽加重等症状。医生提醒,换季要做好过敏预防和调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图片由AI生成。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娟说,秋季空气中的花粉、蒿草和霉菌孢子等过敏原增多,同时昼夜温差变大,冷空气刺激鼻黏膜导致血管收缩,天气干燥引起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很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或皮肤过敏。病情一发作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工作效率。
“一些患者觉得过敏症状反反复复,索性不去理会,殊不知个别部位过敏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过敏性疾病症状,比如过敏性鼻炎加重后,会出现过敏性结膜炎,还会蔓延到支气管,伴随着哮喘的出现。”陈娟说。
医生提醒,如果已经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喷雾缓解鼻炎症状;使用温和的保湿霜,避免抓挠皮肤,必要时可外用激素缓解皮疹等症状。陈娟说,有的患者害怕使用激素类药物,其实鼻用激素等药物,其激素含量很少,且药物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对全身的影响微乎其微。
易过敏人群还应日常做好个人防护和生活调理。医生建议,关注当地的花粉指数,避免在花粉浓度高峰期(如清晨)进行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和面部,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单被套,保持室内通风;尽量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毛织品对皮肤产生刺激;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海鲜、花生等易致敏的食物。(记者邹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