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U病房里,有一种被称为“生命最后防线”的技术,它的全名叫体外膜肺氧合,英文缩写是ECMO,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肺”。近年来,这个词频频出现在新闻和医疗纪录片中,尤其在新冠重症救治、高空救援、突发心肺衰竭等事件中,它挽救了不少原本“命悬一线”的生命。
一、ECMO到底是什么?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顾名思义,它是把血液从体内引流出来,通过体外的设备进行“人工换气”,再把含氧的血液输回体内。
简单说,它就像一个“替代肺或心肺功能的机器”,让已经严重衰竭的心脏或肺可以“休息一下”,为患者赢得抢救和恢复的时间。
二、ECMO有哪些类型?
ECMO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1.静脉-动脉 ECMO(VA-ECMO)
适用于心脏功能衰竭的患者,比如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心脏手术后恢复困难等。它可以代替心脏泵血,同时提供氧气。
2.静脉-静脉 ECMO(VV-ECMO)
主要用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如新冠重症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肺损伤等。它仅替代肺功能,不直接支持心脏。
不同的模式,使用方法和支持目标不同,具体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选择。
三、哪些人需要上ECMO?
并不是所有重病患者都需要ECMO,它是一种“极限抢救工具”,通常用于以下几种紧急情况:
重症肺炎引发呼吸衰竭,呼吸机也无法维持氧合;心脏骤停后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自主循环;重症心源性休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或肺移植术后暂时功能低下;严重创伤、溺水、中毒、电击等造成的急性心肺衰竭。
医生会在常规治疗无效但患者仍有希望恢复的前提下,慎重考虑使用ECMO。
四、ECMO能维持多久?能治愈疾病吗?
ECMO不是治疗疾病的“万能药”,它的核心作用是“替代功能、争取时间”,帮助患者在病因尚可逆转的情况下,避免因心肺功能彻底衰竭而死亡。
通常,ECMO可以使用数天到两三周不等。太短,可能还没等到身体恢复;太长,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风险增加。
重要的是,在使用ECMO期间,医生还要全力治疗原发病(如感染、心肌炎、肺炎等),以便在心肺功能恢复后,顺利“脱机”。
五、ECMO是“终极生命支持”吗?
在ICU领域,ECMO确实被认为是最强力的生命支持方式之一。当呼吸机、升压药等传统手段已无效,ECMO往往是“最后一招”。
但它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比如:
患者本身基础疾病严重、预后极差;多器官衰竭已不可逆;年龄过大或合并严重脑损伤;无法提供后续治疗条件。
在这些情况下,ECMO可能只是“延长死亡过程”,而不是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医生会在科学评估+家属同意的基础上慎重启动。
六、用ECMO有哪些风险?
ECMO虽然强大,但也不是没有代价,它的风险包括:
出血:抗凝药使用增加出血风险,尤其在术后或脑出血患者。
感染:长期置管容易引起感染。
血栓:设备或管路中形成血块,可能导致栓塞。
机械故障:机器运转需要严密监控。
器官损伤:如肾功能恶化、肝功能障碍等。
因此,ECMO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ICU团队24小时监护,确保安全。
ECMO是现代重症医学中的“超级武器”,在心肺功能濒临崩溃时为患者赢得“生的机会”。在面对“生死一线”的时刻,ECMO带来的不只是技术上的支持,更是医学、人性与希望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