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家里8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状态好不好?现在有个简单的“健康打分工具”能帮忙啦!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发布了《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标准》,用一个简单数值“体质指数(BMI)”就能帮咱们判断:老人是该增点肉,还是减点重?
BMI到底怎么算?咱往下看就明白啦~
作者简介
李理主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
擅长老年综合评估及肌少症、营养不良、多重用药等老年综合症的临床管理。
什么是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BMI)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可得出,即:
BMI = 体重(千克) ÷ 身高(米) 的平方
一位体重60千克、身高1.6米的老人
根据最新标准,高龄老人适宜的 BMI 范围在 22.0 至 26.9 之间。
这个数值范围很关键!
爷爷奶奶们要尽力把 BMI 控制在这个范围哦~
如果 BMI 过低,身体营养不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疾病更容易“找上门”。
而 BMI 超标,又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额外负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准确测量身高体重
是计算 BMI 的基础!
测量身高时,应使用最小刻度为0.1厘米的量尺,老人不戴帽子、脱掉鞋子,保持立正姿势,让枕部、臀部和足跟三点紧贴量尺。
若老人无法站立,可采用横卧位,或通过膝高、臂长进行估算。男性身高估算公式为“2.01×膝高+67.78”,女性身高估算公式为“1.81×膝高+74.08”。
测量体重建议在清晨空腹、排泄结束后进行,测量时穿着单衣,站在体重秤的正中央。
行动不便的老人可先测量自身与轮椅、病床等载体的总重量,再减去载体重量。测量频率也有一定要求,每年至少测量1次身高,每月至少测量2次体重。若最近3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排除疾病因素后,需增加测量次数,长期关注体重变化。
怎样根据BMI调整体重?
如果老人的 BMI 处于适宜范围,保持当前的体重和生活习惯就好,日常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运动也要适度。
若 BMI 低于适宜范围,要防止体重进一步下降,并适当增加体重。
饮食方面,多摄入瘦肉、鱼、蛋、奶及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是补充身体营养的重要来源。
若 BMI 超出适宜范围,切勿盲目减肥,因为高龄老人减肥不当,可能会同时流失肌肉和水分,反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如需控制体重,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想要健康长寿
锁定这些生活细节!
膳食营养方面,要保证食物多样,优选质地软嫩、营养均衡、能量适宜的食物。
有吞咽障碍的老人,选择黏度适中的流体食品、不易松散的固态食品及密度均匀顺滑的食物, 降低呛咳风险,还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营养补充剂。口腔卫生同样不能忽视,饭后要及时漱口,10~20分钟后刷牙。
生命在于运动,高龄老人也不例外。要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减少静坐时间。活动前做好热身活动,结束后进行休整,避免摔倒。运动优选散步、太极拳等温和项目,适当锻炼肌肉、提升平衡和柔韧性。
此外,参与读书、园艺、棋牌等文艺休闲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对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健康聚焦
内容来源 | 《中国老年报》
编辑 | 宣传中心
老年医学科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是专注于老年人群健康管理的综合性临床科室,秉承“全人关怀”理念,针对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功能衰退及复杂照护需求,提供集预防、诊疗、康复、长期照护于一体的个性化医疗服务。科室以延缓衰老、改善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致力于为老年患者提供科学、精准、温暖的医疗支持。
科室成立于2015年11月。共有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现有护士12人。年门诊量在7000例左右。
特色服务:
多学科整合团队(MDT)模式:由老年科医师、临床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医师及社工组成团队,针对复杂病例制定个体化方案,减少过度医疗风险。
老年综合评估(CGA):采用国际标准化评估工具,从疾病、躯体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等多维度全面分析患者状态,指导精准干预。
连续性照护体系: 涵盖“门诊-住院-社区”全链条服务,提供远程健康监测、长期护理指导,解决行动不便患者的复诊难题。
重点病种:老年肌少症
重点技术:老年营养筛查及评估
新技术新项目:
超声引导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留置术
精彩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