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么多疾病都与晚餐有关!今天起,改掉这个晚餐坏习惯
创始人
2025-08-31 18:38:21
0

你重视自己的晚餐吗?

和早餐、午餐比

很多人觉得晚餐并没有多么重要

不过,不少疾病都与晚餐有关

晚餐一个坏习惯

血糖正在悄悄失控

2025年6月,《电子生物医学》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我们能更早地吃完晚餐,并且把更多热量安排在白天,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风险。

研究发现:

“热量中点”越晚(意味着晚餐吃得晚、吃得多),胰岛素敏感性越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越高,糖尿病风险增加。而且,“热量中点”还与更高的体质指数(BMI)和腰围相关。

简单来说:如果你下午3点就吃够了一天热量的一半,算“热量中点早”;如果拖到晚上8点才吃够一半,就是“热量中点晚”。一般建议将主要热量摄入时间提前至较早时段(如17:00~19:00),并且晚餐占比不超过全天热量的30%。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晚餐吃得晚

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01

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引发胃肠疾病

胃的排空时间通常为进食后2~4小时(混合食物),若晚餐过晚,胃内食物未完全排空即进入睡眠状态,会导致以下问题:

  • 胃食管反流:

平躺时胃酸更易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长期反复反流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糜烂,甚至增加食管癌风险(尤其长期未控制的严重反流)。

  • 消化不良与胃肠功能紊乱:

夜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滞留胃内时间延长,易导致腹胀、早饱、嗳气;长期消化不全还可能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 胃黏膜损伤风险:

胃酸在空腹状态下仍会持续分泌,若胃内有食物中和部分胃酸,可能暂时“保护”胃黏膜;但长期晚餐过晚+过量进食,反而会刺激胃酸过度分泌,加重胃黏膜损伤,增加胃炎、胃溃疡风险。

02

干扰代谢节律 诱发肥胖与慢性代谢病

人体的代谢活动受昼夜节律(生物钟)调控,夜间(尤其是22:00后)是身体修复、激素分泌(如胰岛素、瘦素、皮质醇)的关键时段。晚餐过晚会打破这一节律,导致代谢紊乱:

  • 热量堆积,诱发肥胖:

夜间活动量减少,基础代谢率较白天降低,多余热量无法被消耗,易转化为脂肪储存(尤其堆积在内脏、腹部)。

  •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风险:

夜间胰岛素敏感性较白天下降,此时进食高碳水、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如此会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诱发胰岛素抵抗,最终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 血脂异常:

夜间胆汁分泌减少,脂肪消化能力下降;晚餐过晚+高脂饮食(如烧烤、油炸食品)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长期可引发高脂血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03

影响睡眠质量 加剧昼夜节律紊乱

现代医学证实,晚餐过晚或过饱会通过以下途径干扰睡眠:

  • 直接刺激胃肠,引发失眠:

胃内的食物消化活动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从而延迟入睡时间,增加夜间觉醒次数。

  • 干扰神经递质平衡:

消化过程需要大量血液供应,可能导致大脑供血相对减少;同时,夜间皮质醇(压力激素)本应逐渐下降,若因胃部不适刺激应激反应,皮质醇水平升高会抑制褪黑素(助眠激素)分泌,进一步加重失眠。

  • 破坏生物钟同步性:

人体的生物钟通过光线、进食时间等外界信号调节;长期晚餐过晚会打乱“进食-睡眠”的时间关联,导致生物钟紊乱,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失眠,甚至增加抑郁症、认知功能下降风险。

04

其他潜在危害

  • 心血管负担加重:

肥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会协同增加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风险;夜间血流速度减慢,高血脂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尤其对已有动脉斑块的患者)。

  • 肾脏负担增加:

夜间肾脏滤过率下降,若晚餐过晚且高盐(如腌制食品),钠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排钠负担,长期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肾病。

  • 口腔健康问题:

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晚餐过晚若未及时刷牙,食物残渣易滋生细菌,导致龋齿、牙周炎。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早点吃晚餐

好处竟然这么多

无论是要加班还是要聚餐,都尽量早点吃晚餐,最好在睡前4小时内吃完,因为早点吃晚餐,对身体好处多多。

01

预防肥胖

早点结束晚餐,趁着还有精力,可以和家人或朋友出门散步,消耗热量,避免脂肪囤积。

一项研究纳入了20名健康的男性和女性非肥胖成年志愿者,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22点吃晚餐和18点吃晚餐,两组给予相同的热量饮食,并于23点入睡。

结果发现,18点吃晚餐的参与者比22点吃晚餐的参与者血糖水平相对更平稳,并且身体燃烧消耗的脂肪量相对较高。也就是说,早点吃晚餐有利于血糖控制,也更有利于燃烧脂肪。虽然该研究样本数据不多,但还有诸多研究表明,早点吃晚餐确实更有利于健康,所以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02

让血糖更好

《糖尿病护理》期刊202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晚餐吃得越晚,对血糖越不友好,保证睡前4小时内不再吃任何东西或是明智之举。

2021年发表在《营养素》上的一项研究,纳入了12名参与者,分别于18点和21点吃晚餐。在实验期间,每个参与者都佩戴连续血糖测量装置来评估血糖水平,使用间接量热法进行代谢测量。结果发现,18点吃晚餐的参与者第二天24小时血糖水平比21点吃晚饭的人明显有所改善,而且次日的血脂代谢状况也有所改善。

03

改善脂肪肝

最近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细胞代谢》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早点吃晚餐,有助于改善脂肪肝。

研究共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饮食方案。参与者被要求只能在每天上午7点至下午5点(进食10小时)随意进食,每天下午5点至早上7点需要禁食,不可以吃任何东西(禁食14小时)。在观察期间收集了实验前后的粪便和血浆样本,还检测了肝功能及血脂异常的指标。

结果发现,这样的饮食干预改善了参与者的肝损指标,更改善了脂肪肝。患者的肝脂肪变性指数(HSI)、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等均降低,同时伴有体重指数(BMI)下降。研究人员提到,这种改善与肠道中瘤胃球菌有关。所以,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量在17点前结束晚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样本较少,脂肪肝也不能仅靠改变晚餐习惯来改善和缓解,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运动、饮食等综合调整。

04

降低癌症风险

一篇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与晚餐后立即睡觉的人相比,晚餐后间隔2小时或更长时间再睡觉的人,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癌风险降低20%;与晚上10点后吃晚饭相比,晚上9点前吃晚饭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综合风险降低18%相关,并且对前列腺癌的影响略高于乳腺癌;如果晚餐吃得更早(晚上9点之前),且晚餐和睡眠之间的间隔时间更长(>2小时),综合癌症风险将能显著降低24%。

也就是说,晚餐吃得越早、距离睡眠时间越长,越能降低癌症风险。

晚餐的正确打开方式

01

晚餐的搭配

整体的搭配原则要满足主食+蔬菜+蛋白质食物。

上班族的饮食大多都很随意,食堂有啥吃啥或者外卖解决,主食经常是精米白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主食要粗细搭配,如果早餐和午餐难以满足,可以在晚餐上做些弥补。晚餐的主食可以吃得“粗”一些,比如燕麦饭、荞麦饭、蒸红薯、煮玉米都是不错的选择。

蔬菜每天要吃够300~500克,其中一半以上为深色蔬菜。100克绿叶菜做熟后约为1拳头的量,可以估算一下自己白天吃了多少,如果没吃够量,晚餐就多吃些蔬菜;至于蛋白质食物,除了肉类也别忽略了豆制品的摄入,白天如果吃了肉,晚上可以选豆制品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图源:AI生成

02

专心吃饭

很多人习惯边刷剧边吃,好好享受美好惬意的下班时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容易让人不知不觉地多吃,热量摄入可能超标,容易长肉。最好专心吃饭,用心品尝食物的美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谷丙转氨酶突然升高?别只怪熬夜...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发现谷丙转氨酶(ALT)突然升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最近是不是熬夜多了?酒喝...
原创 口... 口苦口臭就喝这三种汤水,健脾祛湿祛湿气! 口腔有异味,口苦口臭,有的时候真的挺尴尬的。就是那个味儿总...
为什么甲减被称为“夫妻病”?这... 在健康的世界里,有些疾病就像无形的纽带,悄然影响着夫妻双方的生活,甲减便是其中之一。 它看似只是个人...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人体对促排卵药物的过度反应,双侧卵...
原创 立... 立春后吃“五行”蔬菜,顺时养生,唤醒一整年能量,让人元气满满! 众所周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
原创 胃... 胃胀不消化、湿热重、口渴烦热?立夏地三鲜,轻松调理! 立夏尝三鲜,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其实三鲜可以...
医健护联:秋天得润养 吃对这种... 秋风起,空气里的燥意越来越浓 —— 口干舌燥、喉咙发痒、排便不畅成了很多人的 “秋季小烦恼”。而提到...
原创 立... 立秋,莲藕和它们一起煮,一个月把气血补回来,滋润不上火! 一碗莲藕汤,把损耗的气血全都补回来~ 老话...
原创 立... 立秋后,少吃鸭肉和鸡肉,多吃3肉,补足营养、润燥益气,安稳度过季节交替! 立秋一到,天气转凉,但秋燥...
武汉中医护理TOP3权威榜单:... TOP1:武汉汉阳张幼玲中医诊所 推荐指数:⭐⭐⭐⭐⭐ 武汉汉阳张幼玲中医诊所作为当地知名的中医护理...
原创 张... 【深度解析】中国男篮锋线新格局:张镇麟张宁落选背后,20岁天才横空出世 中国篮坛近日爆出令人意外的...
复辉:科学饮茶Q&A—... 冬至时节,如何养生? 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年之中白昼最短之日...
原创 曾... 在中国古代官场中,仕途升迁确实存在一套独特的运作法则。那些能够参透其中奥妙之人,往往能在宦海中如履平...
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这4种食物,补...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出现钙质流失、湿气重、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因此,合理的...
长沙市肿瘤医院揭牌启用 公益义...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7日讯(记者 王璐)9月7日,长沙市肿瘤医院、长沙市癌症防治中心在长沙市...
【健康养生】初秋是祛湿散寒“黄... 初秋时节暑气虽渐消,但长期暑热积聚的湿气与昼夜温差滋生的寒气,常悄悄在体内“扎根”——晨起时的困倦乏...
原创 肾... 王大爷的“夜壶”哲学:原来肾最怕的不是那事儿! 咱们小区的王大爷,最近成了“深夜话题王”。 每晚九点...
家有男宝必知的8件事:科学护理... 家有男宝,是幸福,也是挑战。看着那个软乎乎的小生命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满地乱跑,我们的心里既甜蜜...
A股午后走高,三大股指涨跌互现... A股三大股指9月8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大小指数分化,创指跌幅明显一度跌超2.5%。午后两市走出单边上...
联好健康 | 降胆固醇、润肺止... 入秋后气候渐干,润养成为养生重点。提及秋季最能滋养润燥的食物,杏仁绝对是不可缺席的佳品。 这颗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