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登机前犹豫过:“坐飞机多了,会不会让身体得癌症?”
这种担忧其实并非空穴来风。随着现代人出差、旅游频繁,长途飞行越来越普遍,而高空环境确实存在一些地面上没有的辐射——宇宙射线。那么,它们真的会威胁我们的健康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高空辐射的真相。
一、高空辐射的来源
在地面上,我们每天都会接触一定剂量的自然辐射,如岩石、土壤和宇宙射线穿过大气层产生的背景辐射。而当你乘坐飞机时,尤其是高空和高纬度航线,你暴露于的宇宙射线剂量会比地面高得多。
宇宙射线是啥?
它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太阳、银河系甚至更遥远的星系。在穿过大气层时,这些粒子与空气分子碰撞,产生次级辐射(中子、质子、γ射线等)。地面的大气和磁场为我们提供天然屏障,而飞机在万米高空时,这层保护明显减弱。
飞机上的辐射剂量
根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数据:
普通地面生活背景辐射:约 3毫希/年
飞机飞行剂量:平均每小时约 3–6微西弗/小时
例如,从纽约飞往伦敦(约7小时),旅客接收约 0.02毫希。对比地面一年自然辐射,这次飞行增加的剂量微乎其微。
飞行员和空乘人员因为长期高空飞行,的确长期暴露在比普通人高的辐射环境中:一年的总辐射剂量可能相当于 20–40次普通CT扫描。研究发现,航空工作者患皮肤癌、白血病等某些癌症的风险略高,但绝大多数研究表明,总体健康风险仍然低于公众担忧的水平。
其在,各国民航局和国际机构都有相关指南:飞行员每年的辐射剂量不超过 20毫希,定期监测飞行员辐射累积剂量。这意味着,只要按照规定飞行,风险可控。
三、科学研究怎么看?1. 一般旅客
长途旅客每年几次飞行,额外累积剂量极低,对癌症风险几乎可忽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普通旅客即使每年飞行数十次,也未观察到显著的癌症发病率升高。
2. 航空职业人群
美国、欧洲研究发现:空乘人员皮肤癌、乳腺癌略高,但与日晒、生活方式、饮食等因素也有关系。白血病、淋巴瘤风险增加的数据有限,需要长期大样本追踪。
3. 总结
普通乘客无需恐慌。健康风险主要存在于长期频繁飞行的职业人群,而即便如此,也在可控范围。
四、辐射防护小贴士
虽然一般旅客风险低,但仍有一些建议:
高纬度地区宇宙射线更强,如飞往北欧或极地航线时,辐射剂量稍高。
如果可以选择陆路或铁路,减少高空暴露时间。
孕妇在怀孕早期尽量避免频繁长途飞行,高空辐射对胎儿更敏感。
均衡饮食、运动、戒烟限酒、体检,这些对防癌的作用远大于偶尔乘坐飞机。
媒体标题有时喜欢夸大数字,比如“一年可能多出10万例癌症”,但实际上:这是基于理论计算的极端暴露模型,并非真实观测数据。它的前提是人群每天高频次接触高剂量宇宙射线,远超普通旅客。
偶尔长途飞行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与其担心高空辐射,不如关注日常生活中更确定的防癌因素: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体检筛查。
你有没有在登机前犹豫过:“坐飞机多了,会不会让身体得癌症?”这种担忧其实并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