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喊你来减肥”的话题火遍全网,不少朋友都加入了减肥的队伍。
有朋友说:为了减肥,每天早起跑步、晚上啃沙拉,体重秤却纹丝不动,腰围反而粗了一圈。很多网友评论“你体内皮质醇激素太高了!
皮质醇是什么?到底是“敌”是“友”?它真的会导致肥胖吗?
皮质醇是什么?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糖皮质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基础。当人工合成的皮质醇被当做药物使用时,又被叫做氢化可的松。
皮质醇的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清晨6-8点的时候,皮质醇的分泌量达到峰值,帮助你清醒并准备好应对新的一天,到了晚上它的分泌则会降低,帮助我们放松入睡。
皮质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就会增加皮质醇的分泌。因此,它也常被称为“压力荷尔蒙”。
皮质醇有什么作用?
对于人体来说,皮质醇并不是“坏人”,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应对生存危机和压力。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的“24小时全天候警报系统和应急总指挥”。
· 平时(清晨):它是你的“起床号”,每天早上它准时升高,把你从睡梦中叫醒,给你能量开始新的一天。
· 遇事时(压力):它是“消防队长”,当你遇到紧急情况(比如deadline、吵架、差点摔倒),它立刻拉响警报,调动全身资源(升高血糖、加快心跳)让你能“战斗”或“逃跑”,这是我们的生存本能。
· 紧急事件后:它是“后勤部长”,负责修复身体组织,让身体恢复平静。
这套警报系统是为了应对短期生命危险/压力设计的。正常情况下,皮质醇激素有利于我们调节压力、分解脂肪、稳定血压等,还能激发更多能量,让注意力更集中。
但问题是,现代人却经常每天都要被无数压力或紧急事件围攻——工作KPI、deadline的稿子、房贷、孩子教育、辅导作业……这就导致我们身体的警报系统一天到晚响个不停,皮质醇分泌量长期处于高水平。总指挥官(皮质醇)也会累垮(超负荷了),于是整个身体的管理也就乱套了,就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目前一些研究认为皮质醇过高与疲劳、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食欲失控、肌肉流失、骨质疏松、焦虑、失眠等问题都有关联。
皮质醇导致肥胖?
网上常说“皮质醇高会使人发胖”,甚至把皮质醇当作肥胖的元凶,还说皮质醇高的人还很难减肥。
实际上,皮质醇本身不是肥胖元凶,但它是一个重要的“助推器”和“搅局者”。如果你把肥胖的全部责任都归咎于皮质醇就过度简化了,但忽略皮质醇的影响也是不科学的。
如果把肥胖比喻成一场“火灾”,皮质醇不是“纵火犯”,更像是“煽风点火者”。
真正的“纵火犯”(主要元凶)就是长期的热量盈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进去的能量>消耗掉的能量,这是导致人肥胖最根本的原因。这些多余的能量必然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人体内。
而在这场“火灾”中,皮质醇的角色更像是在“火堆”旁的“煽风点火者”和“改变火势方向”的人。它不直接点火,但它会让火燃烧得更旺,并且特意把火苗引向你的腹部,形成腹部脂肪。
目前的研究发现,持续的高皮质醇水平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它会增加人的食欲,让人更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容易导致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内脏脂肪还能反过来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皮质醇。研究显示,肥胖人群的皮质醇水平比正常体重者高约10%。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皮质醇与肥胖之间的恶性循环:皮质醇升高导致体重和腰围增加,肥胖又促使皮质醇分泌更加旺盛,使体重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总体来说,减肥难也别光怪皮质醇,首先还是管住嘴、迈开腿。
空腹喝咖啡会让皮质醇飙升?
网上流传“长期喝咖啡会刺激皮质醇过高,导致代谢紊乱,让小肚子越来越难减”,这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有点以偏概全了。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它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促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而空腹时血糖相对较低,身体本身就处于一种轻微的“压力”状态(低血糖压力)。因此,空腹喝咖啡的确可能升高皮质醇。
而且,如果你每天都大量喝咖啡(例如:一天好几杯浓咖啡、空腹喝、下午晚上还喝),你的HPA轴就可能长期处于被轻微激活的状态。这就像是让身体的“警报系统”一直处于低级别但持续鸣响的模式,可能导致皮质醇基线水平紊乱,也会带来一些健康影响。
好消息是,咖啡因的影响在习惯性使用者中会减弱,且不影响整体的皮质醇昼夜节律。
也就是说,经常喝咖啡的人可能产生一定耐受性,皮质醇反应相对减弱,但并非完全消失。而不是经常喝咖啡的人或者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群,这种反应可能会更强烈。
因此,建议大家喝咖啡时注意:
注意适量。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克,大约3-5杯咖啡,不要喝太多。
早晨最好不要空腹喝咖啡。如果习惯早晨喝咖啡,最好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如一片全麦面包、少量坚果、鸡蛋等。
留意自身反应,如果感到明显的心悸、焦虑、胃部不适,说明可能对空腹喝咖啡比较敏感,应调整习惯,比如干脆就不喝了。
下午和晚上避免喝咖啡,以免影响夜间皮质醇分泌较多,再加上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影响晚上睡眠。
网上鉴定皮质醇的方法靠谱吗?
网上流传了很多“自测皮质醇含量”的方法,比如看疲劳感、腰腹是否肥胖、食欲等。其实,这些方法非常不靠谱,且可能误导人,大家可别太当真了。
实际上,导致疲劳、腹部肥胖、食物增加、焦虑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眠不足、营养缺乏、甲状腺问题、其他疾病、压力源等都会导致这些问题,你很难直接归因于皮质醇高。况且,每个人的基础水平和对压力的反应不同,只靠感觉也无法量化到底有多少皮质醇的数据,根本无法准确判断是否皮质醇过多。
与其自己对号入座,徒增压力(反而可能升高皮质醇),盲目焦虑,不如放宽心点。
如何正确看待皮质醇?
皮质醇是人体“生存必需”的一种激素,不是“洪水猛兽”,没有皮质醇,人类无法应对压力、无法维持血糖血压,甚至无法在早晨醒来,它的存在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然而,现代生活的持续高压力容易导致皮质醇高度分泌,确实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健康生活方式,让皮质醇成为人体健康的“助力军”,而不是“拦路虎”。
健康生活方式才是管理皮质醇的核心,建议大家从几个方面做起:
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这是恢复皮质醇节律最重要的方式。因此,我们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管理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深呼吸、瑜伽、与亲友交流、接触大自然、听音乐等),让自己的压力得到释放。
规律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是良性的压力源,结合有氧、力量训练,并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恢复时间。高强度运动后安排低强度活动或休息日。
均衡饮食。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建议,养成食物多样、均衡营养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身体激素稳定和总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