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王成硕教授团队在JAMA 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新突破
创始人
2025-08-23 08:10:54
0

2025年8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和王成硕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IF=55.0)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司普奇拜治疗严重未控制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OWNS-2临床研究(Stapokibart for Severe Uncontrolled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The CROWNS-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该研究发现,对于症状严重且未控制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新型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抗IL-4Rα单抗)治疗可显著缩小鼻息肉体积、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CROWNS-2研究是我国首个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CRSwNP的Ⅲ期临床研究,该研究的成功为难治性CRSwNP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CRSwNP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的鼻堵、失嗅、脓涕及头面部疼痛,我国患者超4000万。在现有治疗体系下,高达50%以上的CRSwNP患者即使经过规范药物/手术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称之为难治性CRSwNP。在生物制剂类药物问世之前,难治性CRSwNP患者一直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饱受病痛折磨。该病难治的原因在于患者多伴随全身系统性2型炎症,导致鼻窦炎症状持续存在。司普奇拜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IL-4Rα靶向单抗药物,具有强大的抗2型炎症作用。张罗教授团队在前期的II期临床试验CROWNS-1研究中已证实,司普奇拜单抗在难治性CRSwNP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项研究(CROWNS-2)为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司普奇拜单抗在大样本CRSwNP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CROWNS-2研究共招募来自全国51个中心的180例症状严重且经规范药物/手术治疗未控制的CRSwNP患者,通过1:1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司普奇拜单抗或安慰剂治疗。研究人群包括了嗜酸性粒细胞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是国际上首个采用组织病理学指标(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5个/高倍镜视野或百分比≥27%)作为入组和分层随机化标准的Ⅲ期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司普奇拜治疗24周可使鼻息肉体积显著缩小,鼻堵、失嗅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幅提高,2型炎症标志物如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外周血趋化因子TARC等显著下降。维持治疗52周后,近90%的患者实现鼻息肉体积缩小至少50%。

CROWNS-2研究证实了司普奇拜单抗治疗CRSwNP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我国科学家在慢性鼻窦炎生物制剂治疗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该研究实现了慢性鼻窦炎国产生物制剂“零的突破”,推动了国产生物制剂慢性鼻窦炎适应证获批及临床应用,为我国广大CRSwNP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带动进口单抗降价,使更多患者受益。张罗教授团队还牵头制定了CRSwNP生物制剂治疗的中国意见书(Chinese Position Paper),发表于过敏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Allergy杂志(影响因子12.0),向全世界介绍CRSwNP生物制剂治疗的“中国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和王成硕教授为本期JAMA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申珅博士、闫冰副教授、王明副教授、吴迪主治医师、朴颖实主任医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张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学者。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会长、亚太过敏科学哮喘和临床免疫联合会候任主席。担任《Asia Pacific Allergy》主编,《Allergy》等杂志副主编。长期致力于慢性鼻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研究。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ature、JAMA、Nature 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420余篇,多次主持制订我国及国际慢性鼻病诊疗指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等。

王成硕,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年北京学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中国医促会过敏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鼻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JAMA、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主持制定多部专家共识和国际指南。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初次痛风超这个量,有三大表现就...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初次发作时容易被忽视,但若发作次数超过一定限度,或出现特定症状,就必须及...
停止情绪转移!读懂“踢猫效应”... 在情感的迷宫中行走,你我皆可能在不自觉中陷入双重角色: 时而成为无声承受的委屈者,时而转身化为向下倾...
《本草元宇宙杨苓与博士茶馆哲宁...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个人 IP、短视频和短剧的商业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重视。本草元宇宙的...
终于懂了:OTC口服避孕药为何...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每次去药店买药,都得先找个医生开处方,然后才能拿到自己需要的药物。这不仅...
爱吃软培根竟引发脑寄生虫?如何... 你有没有想过,日常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饮食习惯,竟然可能潜藏着严重的健康威胁?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
14岁女儿确诊中度抑郁焦虑后,... 1 我从未想过,“抑郁”这个词会如此猝不及防地闯进我女儿的生命里。 那天清晨,我又看见她对着数学试卷...
肥肠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研究显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别被表象迷惑!太原肝脏硬化症状...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提到肝脏硬化的症状,不少人会觉得 “无非是肚子胀、皮肤黄”,但若只盯着这些明显...
人有没有糖尿病,看排汗就知道?... 王大爷刚过60就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经常感觉自己会饿,并且动不动就感觉浑身燥热,尤其是在吃完...
调查发现:若每天晚上都不吃主食...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处暑后男性健康危机:这些隐患千... 处暑节气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降低,这种气候环境的转变,不仅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
原创 出... 出伏至秋分(9月23日)约有一个多月,为一年中要特别留意的“多事之秋”,常言道:“出伏到秋分,病不离...
血脂与出汗存在关系!医生告诫:...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隐形的“白色幽灵”:结核菌如何... 咳嗽、低热、盗汗……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正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潜伏战”在体内悄然上演。结核菌,这个...
原创 唐... 很多人感觉自己“虚”,就想着赶紧补一补,结果吃了不少营养品,反而出现了更烦人的问题,如口干口苦、脸上...
听一句劝:高血压不想脑溢血,这...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海带立大功?医生研究表明:海带...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夏季无偿献血活动为生命“加油”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1日讯(通讯员 陈利君)8月20日上午一大早,尽管天气炎热,在湖南湘江...
男人离不开的情人,才会频繁对你... 感情里最让人患得患失的,是摸不透彼此的心意。 毕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透过甜言蜜语看清真心。 有些...
原创 C... 今日,美媒CBS Sports更新社交媒体,发布了其对21世纪NBA各项荣誉的评选结果。以下是逐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