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的“静默杀手”——卵巢癌
创始人
2025-08-22 11:38:45
0

“主任,这肚子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每天晚上不吃止痛药根本扛不住……”

在顺义妇儿医院的妇二科诊室里,年轻的王女士(化名)紧蹙着眉头,向刘巍主任诉说着她的煎熬。多年来,工作是王女士生活的重心,卵巢上那个被称为“巧克力囊肿”的小东西,一直被她繁忙的日程挤到了角落,从未真正重视。然而近来频繁发作、越来越重的下腹痛终于让她无法再忍受了。

刘巍主任仔细翻阅着王女士带来的抽血结果、妇科超声图像等厚厚的检查单,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多年的临床经验像敏锐的雷达一般,在繁杂的数据中捕捉到了不寻常的信号——她的病恐怕不仅仅是普通的盆腔炎症或巧克力囊肿那么简单,王女士立即被收治入院。住院后就在治疗炎症、完善盆腔核磁检查的关键当口,一个更令人心悬的信息浮出水面。王女士的母亲满脸忧郁地找到医生,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大夫,我有一个细节忘记跟您说了,我曾经得过子宫内膜癌,我的妹妹是肠癌,我的哥哥消化系统好像也长了不好的东西……”听到这一连串沉重的家族癌症史,让医护人员的心头突然沉重起来。

王女士在完成抗炎治疗后,经过缜密的安排刘巍主任团队很快给她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也如刘主任推测的那样,王女士果然患上了卵巢癌,术后她积极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目前王女士恢复得很好。

妇科医生每天面对众多女性患者,深知健康对她们意味着什么。在诸多妇科肿瘤中,卵巢癌因其极高的隐匿性和危险性,尤其需要我们共同提高警惕。接下来妇科专家就带您拨开迷雾,以这个病例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女性健康的“静默的杀手”——卵巢癌。

一、无声的威胁:先来认识一下这个“沉默杀手”

卵巢虽小,仅有小杏般大小,却是女性内分泌与生育的核心器官。大多数卵巢癌便起源于此,也有的起源于输卵管上皮。其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虽低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死亡率却高居首位。更令人忧心的是,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III期、IV期),一般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卵巢癌为何如此隐匿?

卵巢深藏盆腔,位置隐蔽。早期肿瘤体积小,生长于此不易产生明显压迫或疼痛。加之早期症状模糊,极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普通胃肠不适。

二、哪些是高危因素?

谁更需提高警惕?

1.遗传与基因突变:这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携带 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终身患卵巢癌风险会显著增高(可高达40%-60%)。家族中如有两位及以上直系亲属(母亲、姐妹、女儿)患卵巢癌或乳腺癌,也需高度警惕。

2.年龄因素:卵巢癌的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风险陡增)。

3.生育与内分泌因素:

(1)未生育或不孕:卵巢排卵次数增多可能增加卵巢损伤风险;

(2)晚生育或不哺乳;

(3)过早月经初潮或过晚绝经:意味着雌激素暴露时间延长;

(4)长期使用某些激素替代疗法(特别是单一雌激素治疗);

(5)其他相关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别是卵巢型)、乳腺癌病史、林奇综合征等;

(6)生活方式因素:肥胖、吸烟等可能与风险增加相关。

重要提示:存在高危因素≠必然患病,但意味着需要更主动地关注和必要的筛查。

三、捕捉微妙信号:别忽视身体的“求救”

卵巢癌早期症状虽不典型,但并非无迹可寻。如出现以下症状,尤其症状持续存在(>12天/月)、新近发生、进行性加重,务必及时就医:

1.腹部不适:持续的腹胀感(像胀气但不易缓解)、腹部或盆腔隐隐作痛。

2.消化系统困扰:食欲不振,吃一点就饱(早饱感)、消化不良、恶心。

3.排尿习惯改变:尿频(总想小便)、尿急(憋不住尿),却无尿路感染证据。

4.难以解释的体重变化:短时间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增加(可能与腹水有关)。

5.疲劳乏力:持续的、难以缓解的疲惫感。

6.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出血:相对少见,但需警惕。

妇科医生提醒:以上这些症状太常见了,常被归咎于“肠胃不好”、“压力大”、“更年期”。但持续的、新出现的、无法用常见原因解释的腹部/盆腔症状,就是身体发出的“黄牌警告”!

四、抽丝剥茧:如何揪出这个“隐匿者”?

目前没有国际公认、简单有效的卵巢癌早期筛查方法(如宫颈癌的TCT/HPV筛查)。对于普通风险女性,不推荐常规筛查。但诊断过程至关重要:

1.妇科双合诊/三合诊:医生通过触摸了解子宫、卵巢的大小、形态、活动度及有无盆腔肿块或结节。这是基础但重要的检查。

2.影像学检查:

(1)盆腔超声(首选经阴道超声):观察卵巢结构、血流信号,发现肿块并初步判断良恶性(如囊性、实性、混合性,有无乳头、分隔,血流是否丰富紊乱)。

(2) CT/MRI/PET-CT:当阴道超声发现卵巢有囊实性肿瘤,且肿瘤标记物升高,那卵巢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较大了,因此需要用以上这些检查评估肿瘤范围、转移情况(分期)和手术规划。

3.肿瘤标志物检测(辅助):

(1)CA125:最常用,尤其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可能升高。但需注意:早期阳性率不高;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月经期)也可能升高;粘液性卵巢癌等类型可能不升高。

(2)HE4:特异性相对较高,常与联合应用计算ROMA指数,提高判断准确性。

(3)其他肿瘤标记物:AFP(生殖细胞肿瘤)、HCG(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相关)。AMH(卵巢颗粒细胞瘤)等。

确诊“金标准”:病理检查。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由病理医生最终确诊癌的类型(上皮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和分化程度。

五、多兵种协同作战:对抗卵巢癌的武器库

一旦确诊,治疗强调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协作(MDT)。核心手段包括:

1.手术治疗:基石

(1)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早期患者(疑似I-II期)。核心是完整切除肿瘤,进行全面探查、活检(包括腹腔冲洗液、腹膜多点活检、大网膜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以精确分期指导后续治疗。

(2)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晚期(III-IV期)患者的主要目标。目标是尽可能彻底地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理想减瘤术:残留病灶<1cm;满意减瘤术:<1cm)。手术范围通常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尤其粘液性癌)、转移灶切除(如肠管、脾脏、膈肌部分切除等)。手术的彻底性(R0切除)是影响预后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2.化学治疗(化疗):关键支柱

(1)术后辅助化疗:绝大多数上皮性癌术后需要化疗(除极少数极早期IA期低危患者),以清除可能残留的微小病灶。标准方案通常以铂类(卡铂/顺铂)联合紫杉醇为主,每3周一次,共6疗程。

(2)新辅助化疗:对于评估难以达到满意减瘤或身体状况暂时无法耐受大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可先进行数个疗程化疗,待肿瘤缩小、腹水控制、患者状态改善后再行手术(中间型减瘤术)。

3.靶向治疗:精准利器(尤其维持治疗)

(1)PARP抑制剂:对于携带BRCA基因突变或存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的患者,在完成初始手术和化疗后(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使用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等PARP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能显著延缓复发,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甚至改善总生存(OS)。这是近年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2)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用于晚期患者的一线联合化疗及维持治疗,或复发后的治疗。

4.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某些低级别浆液性癌或子宫内膜样癌等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维持或复发后治疗。

5.放疗:应用相对局限,主要用于某些复发转移灶的姑息治疗或特殊类型(如无性细胞瘤)的辅助治疗。

六、守护生命之花:预防与早诊的曙光

1.高危人群的主动管理:

(1)基因检测与咨询:有显著家族史者强烈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BRCA基因检测。明确突变者,需制定严密监测或预防策略;

(2)预防性手术:完成生育的高危女性(尤其BRCA突变携带者),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和卵巢(RRSO),是最有效的降低风险手段(可降低80%-90%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充分评估利弊、时机(通常推荐35-40岁后,完成生育计划后)及术后激素管理;

(3)加强监测:对于暂不选择手术的高危女性,可考虑(虽不能替代手术)定期(如每6个月)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CA125/HE4检测(需知情同意,了解其局限性)。

2.关注症状,及时就医:再次强调:对持续性、新出现的腹部/盆腔症状应保持高度警觉,尽早就诊妇科是普通人群提高早诊率的唯一可行途径。

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吸烟,对整体健康及降低多种癌症风险有益。

医者心声:希望与力量同在

卵巢癌的防治之路充满挑战,但并非一片灰暗。精准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靶向治疗(如PARP抑制剂)的应用,已为中晚期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手术技术的进步也让更多患者有望实现满意的肿瘤减灭;基因检测让我们能更早识别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最重要的武器永远是“意识”和“行动”。了解风险,关注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不轻视任何持续的不适,及时寻求专业妇科医生的帮助。对于确诊的患者和家属,请相信现代医学的力量,积极配合规范化治疗,保持信心和勇气。癌症是一场战役,但您并非孤军奋战,医护人员是您坚定的盟友。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更多女性认识卵巢癌,提高警惕,让“静默的杀手”不再静默得逞,共同守护如花绽放的生命健康。

文字|妇二科 王清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它... 每次路过菜市场看到绿油油的茼蒿,总忍不住要抓两把。这菜啊,长得像野草却是个宝,老辈人叫它"皇帝菜",...
女孩未成年“做提眉美容被缝80... 近日,一则“未成年女孩街边做提眉美容被缝80多针”的消息引发关注。 8月21日,辽宁绥中联合调查组通...
#学习分享189#什么情况需要... 本文导读: 1、女性和男性检查性激素六项分别能筛查哪些问题? 2、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这项检查? 3、什...
痛风吃什么药效果好?2025年... 痛风作为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晶体性关节炎,其核心特征是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
孙淑华医生:肺结节是什么病情况... 大家好,我是孙淑华医生,我在北京北沙滩中医医院坐诊,今天讲讲,肺结节是什么病情况严重吗? 肺结节是...
癌症治疗时间竟如此重要?揭示昼... 你是否曾想过,癌症治疗的效果可能与治疗时间息息相关?科学家们正在揭示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人体的昼夜节...
原创 这... 最近逛菜市场,总能看到一堆堆翠绿鲜嫩的刀豆堆成小山,价格便宜得像不要钱似的。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豆角,...
ORGOVYX(Relugol... ORGOVYX(Relugolix)适应症与靶点 1. 适应症 晚期前列腺癌:适用于需长期雄激素剥夺...
西北再生水厂亲测:国产便携式水... 2025 年 6 月,双羿环境技术团队携自主研发的 DA-SP7 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走进西安净...
珍妮布朗抗衰老研究登欧洲临床皮... 瑞士高端护肤品牌珍妮布朗/JennyBrown近日成为国际皮肤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位于苏黎世的皮肤研...
60%以上的中国高血压患者,除...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成年人中存在高血压问题的人数高达2.45亿,如果合并血压偏高的人群,其总体占比可达...
音乐治疗的生理作用机制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其生理作用机制近年来逐渐被科学研究所揭示。通过声波振动、神经调节和内...
原创 女... 姐妹们,今天咱们聊点掏心窝子的话。上周同学聚会,看到当年宿舍里最不起眼的小芳,现在皮肤白里透红,整个...
干细胞不能一次根治糖尿病,为何... "医生,我听说干细胞不能一次根治糖尿病,为什么你还推荐这个方案?" 在门诊室里,50岁的糖尿病患者李...
老年人术后不会吃?跟着学! 做完手术的老年患者,科学食补是“吃”出健康、“补”出活力的关键。不过,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于食补仍...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我院... 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激发全院医师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8月19日,北京精...
新工具如何让60岁以上患者血液...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60岁以上的老人在接受血液癌症治疗时,风险特别高?传统的评估方法似乎总是不太...
处暑节气:夏未央,天渐凉,顺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处暑节气养生要点 壹 适当秋冻渐添衣 ...
原创 女... 中国女排的世锦赛之旅即将启程,两大悬念像绷紧的弓弦,深深牵动着球迷们的心。李盈莹是否能带伤出征,成为...
男人遇到什么样的老婆最幸运? 什么样的老婆让人觉得很幸运?答案是:愿意管你的老婆。 有人管其实是一种福气,爱你的女人才会管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