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宝贝的耳朵里出现了耳屎,这些耳屎会不会一直留在里面,永远掉不出来呢?会不会对宝贝的听力造成影响?会不会引起中耳炎等其他耳部疾病?各位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要过于紧张,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关于耳屎的那些事儿。
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它主要是由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混合皮肤的脱屑组成。虽然我们常常认为耳屎是没用的、脏脏的东西,甚至还会危害到宝贝的耳朵健康,但实际上,它在保护耳道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耵聍呈酸性,且其中含有许多能够抵抗细菌的蛋白质,这些特性能够有效地抑制耳道内的细菌滋生,防止细菌黏附和侵害外耳道皮肤。此外,耵聍作为一种油性的分泌物,可以形成疏水层,防止耳道因为潮湿引发的真菌感染等疾病。耵聍还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可以阻挡小异物的掉入;同时它还有特殊的气味,能够驱赶小昆虫,防止它们进入耳道。
既然耳屎具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一直不去清理它呢?在日常生活中,耵聍形成后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干燥呈现松散的状态,这些耵聍一般会随着咀嚼等面部动作或者日常的跑跳,自然而然地向耳道口移动,最终掉出耳道。因此,我们并不需要频繁地去清理耵聍。然而,如果自家宝贝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那就需要另当别论了。有些宝贝的耵聍是粘乎乎的,我们称为油性耵聍,这是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旺盛所致,且这种情况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自家宝贝的小耳朵里被油乎乎的耳屎堵满引起了听力下降,这是需要及时清理的。其次,如果耳屎变得硬邦邦的,一碰就感到疼痛,这也是需要清理的信号。最后,建议宝贝在参加游泳等水上活动前清理堵满外耳道内的耵聍,这是因为耵聍受水分浸泡后会出现体积膨胀,从而引起的耳闷、听力下降等耳部不适。
如果宝贝们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就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处理。切记,千万不要在家自行挖耳或寻求非专业机构的帮助,因为不恰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耵聍排出受阻,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有引发耳部感染的风险。此外,还有的家长在尝试取耵聍时,由于孩子不配合出现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的情况,亦或是将掏耳屎的工具掉入耳道内,导致意外损伤。
总之,耳屎虽小,却与宝贝的耳部健康息息相关。掌握正确的知识和采取科学的态度,是我们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武器!
文 | 刘畅
编辑 | 宣传中心 刘赫晨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科普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新闻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挂号平台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预约挂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融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