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洗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流行病、病毒传播以及细菌感染的时候。勤洗手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卫生措施之一。接下来我们将从疾病预防、减少感染传播、保持个人健康和维护公共卫生等角度探讨为何需要勤洗手。
一、疾病预防
洗手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手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细菌和病毒的部位。不洁净的手触摸到口、鼻或眼睛时,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侵入我们的身体,引发感染。通过勤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细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二、减少感染传播
勤洗手也有助于减少感染传播。许多疾病,如感冒、流感、肠道疾病等,都可以通过手传播给他人。当我们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交流、使用共享设施时,常常会接触到别人的细菌和病毒。如果我们不及时洗手,就会将这些病原体带回家,传染给我们的家人或他人。通过勤洗手,可以有效遏制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三、保持个人健康
勤洗手对个人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洁净的手能减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菌污染。当我们用餐前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后等,及时洗手可以将细菌、病毒清除,从而减少我们自身的疾病风险。此外,勤洗手还可以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皮肤病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四、维护公共卫生
勤洗手对于公共卫生至关重要。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如学校、医院、车站等场所,疾病容易通过接触传播。通过科学洗手,可以降低疾病在这些场所的传播风险,维护公共卫生。
七步洗手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洗手方法,能确保双手的每个部位都得到有效清洁。
1.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这一步主要清洁掌心部位,注意要用力揉搓,确保掌心的污垢和细菌被充分清除。
2.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手背和指缝也是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通过这一步能有效清洁这些部位。
3.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进一步清洁指缝间的污垢,注意手指要相互交叉,确保每个指缝都能被清洗到。
4.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手指关节处容易残留细菌,通过旋转揉搓能彻底清洁这些部位。
5.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拇指是手部活动较为频繁的部位,也容易沾染细菌,要重点揉搓。
6.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指尖是手部最容易接触外界的部位,也是细菌容易聚集的地方,一定要仔细揉搓。
7.腕:揉搓手腕及手臂,交换进行。手腕和手臂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物品,不要忽略了对它们的清洁。
洗手时,要使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可以在心中默默哼唱两遍生日快乐歌,来确保洗手时间足够。洗完后,用干净的纸巾或一次性毛巾擦干,避免使用公共毛巾,防止二次污染。
结论
勤洗手是预防疾病、减少感染传播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综合内科
护师
王木琳
毕业于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擅长各类内科疾病护理及老年慢性病护理等。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