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是女性高发疾病之一,对于女性而言,预防和护理细菌性阴道病需从细节入手。首先要破除“过度清洁”的误区,阴道本身具有自净功能,频繁用冲洗液灌洗或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护理产品,反而会破坏乳酸杆菌主导的酸性环境,建议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避免深入阴道内部。其次,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频繁更换性伴侣,同房时可使用避孕套减少菌群交叉干扰。
日常穿着上,预防细菌性阴道炎应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避免紧身裤营造的闷热潮湿环境,内裤需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充分晾晒。饮食方面,减少甜腻、辛辣食物摄入,适当补充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品,有助于维持肠道和阴道微生态平衡。若出现疑似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通过白带常规、胺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规范使用药物,避免症状缓解后擅自停药导致复发。
说完了预防,咱们再来谈谈这个疾病本身,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因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发的常见妇科疾病,严格来说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以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过度繁殖为主导的混合感染状态,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并称为女性阴道炎症的“三大主力”。日常中,约10%~40%的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多数人会察觉异常:白带呈现均匀稀薄的灰白色,量较平时明显增多,伴随独特的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或月经前后气味更为明显,部分人还会因白带刺激出现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需要注意的是,若长期忽视,炎症可能引发慢性改变,比如同房时出血、白带有血丝,或因分泌物长期刺激导致阴道口黏膜增生出现小疙瘩。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如诱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孕期女性更可能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 关于“有细菌性阴道病能否同房”的问题,答案是发病期间最好避免性生活。一方面,性交时的摩擦可能加重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造成微小损伤,延缓病情恢复;另一方面,虽然细菌性阴道病不属于性病,不会直接传染,但发病期间阴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他性病,且性生活可能将病原体带入更深部位,加剧感染扩散。即使症状缓解,也建议在治愈后再恢复性生活,以免交叉感染或诱发复发。
温馨提示:复发是细菌性阴道病的一大特点,约60%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内可能再次发作,因此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从根源上筑牢阴道微生态的“防护墙”。记住,关注阴道健康不是羞耻之事,而是对自身整体健康的负责,唯有科学认知、积极应对,才能远离炎症困扰,拥抱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