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吓哭南方人的,是北方大澡堂。
那吓哭北方人的,可能就是南方的大蟑螂!
南北方蟑螂的个头差异是因为品种的缘故,我国南方地区的蟑螂主要是澳洲大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等,都是大个头蟑螂,以美洲大蠊为例,一般身长有27~40mm。而北方地区的蟑螂主要是德国小蠊,个头在10~15mm不等,比美洲大蠊要小不少。
蟑螂所属的蜚蠊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动物类群,最喜欢温暖潮湿的生活环境,而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以及自然环境,十分适合蟑螂生存,自然蟑螂的数量也多。
但家庭中的“蟑螂惊魂”可能是一场美丽的误会。研究表明,因为美洲大蠊的若虫在末龄期的1-2阶段,是并没有爪垫,所以90%的时间栖息于室外,仅在食物短缺时才会“串门”。
真正常驻家中的“替身”,是与其外形高度相似的澳洲大蠊——两者触角长度相差3毫米,体色斑纹分布也略有不同,却常被混为一谈。这场持续数十年的“背锅史”,让美洲大蠊的生态习性长期被低估。
广东地区最为常见的蟑螂主要为澳洲大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东方蜚蠊以及德国小蠊,但这些种类在已知的6000多种蟑螂中连零头都算不上。
大部分的蟑螂都生活在大自然中,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很少接触人类。只有约50种被认为是害虫,可能会进入到家庭中,并携带病菌,增加传染病的发生风险。换句话说,蟑螂仅有0.8%左右是害虫,99.2%都是对环境有益的种类。
此外,别看美洲大蠊吓人,若评选“地球最强生存者”,美洲大蠊必占一席。它能在核辐射中存活,断肢后7天即可再生。这种极端适应性源于其基因组中独特的修复机制:科学家发现,其体内含有超过2000个与损伤响应相关的基因,远超人类。
更令人意外的是,美洲大蠊还是药用界的“潜力股”。与普通的家蟑螂不同,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唯一被用于药物提取的物种。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发炎所致的组织水肿有改善作用,能减轻疼痛感,促进伤口处胶原生成,加快黏膜修复速度,让伤口更快愈合。此外,它还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让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提高身体免疫力。
我们常见的好医生康复新液,就是基于美洲大蠊的药用价值,通过科学提取工艺制成,既保留了其核心功效,又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 其含有活性多肽类、egf表皮生长因子、多元醇类、粘多糖、核苷类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内服可以用于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涂可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等创面修复。
在四川西昌“全球最大美洲大蠊GAP养殖基地”,220亿只美洲大蠊享受着“五星级待遇”:通过控制温湿度、光线和细菌数量,模拟了美洲大蠊们最爱的阴暗潮湿生态,更是量身定做了“星空房”,而且从喂奶粉到定制营养餐,精准控制营养配比。“它们比人吃得还讲究,营养均衡才能保证原料质量。”厂长文建国介绍道,“通过立体养殖‘芯片’和数字监控系统,我们确保了原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当传统养殖场还在为蟑螂逃逸抓狂时,好医生已开启“美洲大蠊元宇宙”。近日,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经评审认定的“药用美洲大蠊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优化重组,并更名为“美洲大蠊与创新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美洲大蠊与创新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聚焦创面修复领域,突出科技前沿,坚持原始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发展,关注中药质量控制提升,建立了美洲大蠊从资源-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了让大众更详细地了解美洲大蠊的药用功效,好医生集团还编制了《中药美洲大蠊大全》、《药用美洲大蠊基因组学研究》、《药用美洲大蠊基因成分研究》等美洲大蠊和康复新液系列丛书。
而在新药研制方面,美洲大蠊药效也有新的突破,研究人员在对美洲大蠊的深度挖掘时发现,其提取物内的氨基酸多肽成分,可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压疮以及身体其他慢性创面的治疗,一旦进入市场可填补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足溃疡疾病治疗药物的空白。
目前,抗放射性口炎新药 GD-N1901已经完成2期临床试验入组,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进入临床使用。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南方的东西普遍娇小,蟑螂却很大?》.中国新闻周刊2023-02-19
[2] 《繁殖高峰到!广东人又崩溃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打不死》.广州日报2025-07-02
[3] 《中药创新解码生命密码:好医生集团荣膺2025年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优秀项目》.消费日报网2025-07-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