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做PET/CT检查,安全吗
创始人
2025-07-28 17:07:43
0

在肿瘤检查诊断领域,PET/CT检查堪称“神器”,尤其是在儿童肿瘤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影像检查大多存在辐射问题,这也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担心PET/CT检查产生的辐射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PET/CT检查是什么?孩子做PET/CT检查安全吗?

什么是PET/CT检查

PET/CT检查,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及计算机断层显像。它是将PET与CT融为一体的影像检查设备。

PET能够探测人体代谢活动,通过标记葡萄糖等代谢物质,追踪人体细胞的代谢变化,肿瘤细胞代谢往往比正常细胞活跃,更容易被PET检测到。而CT则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提供病变的准确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二者结合,一次显像就能同时获得病变的功能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范围,还能发现早期微小病灶,对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PET/CT检查存在一定辐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设备的辐射剂量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医生在决定是否给孩子做PET/CT检查时,会充分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潜在的辐射风险。只有在通过其他检查手段无法明确诊断,且PET/CT检查的结果对孩子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具有关键作用时,才会考虑进行该项检查。并且,检查过程中,医生也会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如给孩子的敏感部位提供铅屏蔽防护等,尽可能减少辐射对孩子身体的影响。

透视病灶的“代谢追踪器”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座城市,那么细胞就是这座城市里的居民,而葡萄糖则是居民们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当身体的某个区域出现异常活跃的“问题居民”,比如肿瘤或炎症细胞时,它们会比正常细胞需要更多的能量,疯狂地消耗葡萄糖,导致葡萄糖在这些特定部位大量聚集。

PET/CT检查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医生会将一种含有微量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18F-FDG)注入患者体内,然后通过PET扫描仪追踪它在体内的分布情况。那些“问题居民”无法分辨正常葡萄糖和带有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所以代谢异常的部位会大量摄取这种标记葡萄糖,造成标记葡萄糖在局部堆积。这样一来,在PET扫描仪下,这些异常部位就像亮着的“灯泡”一样被清晰地显示出来。同时进行的CT扫描会提供清晰的解剖图像,将两种图像结合,医生就能准确分辨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从而实现对病变的早期发现和全身筛查。

不少家长认为,PET/CT只能用于癌症筛查,其实它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不仅能用于癌症相关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和罕见病的检查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可用于淋巴瘤、骨肉瘤的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能定位难治性癫痫的异常脑区,还能寻找隐藏的感染灶(如深部脓肿)等,在儿童和成人疾病的诊断中都有广泛应用。

一次检查的辐射剂量有多大

真到了要给孩子做检查的时候,不少家长总会“谈辐射色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普通人每年从自然界接触到的辐射剂量大约是3毫西弗(mSv),一次跨国飞行接触的电离辐射剂量约为0.1mSv,做一次胸部CT接触的电离辐射剂量约为7mSv,而每天吸一包烟,一年累计接触的电离辐射剂量约为35mSv……

不过,儿童属于辐射敏感人群,对儿童进行医学检查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当儿童需要做PET/CT检查时,核医学科医生通常会对辐射剂量进行预估,确保孩子受到的辐射剂量远低于成人,并处于安全可靠的范围之内。目前,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ET中放射性药物产生的辐射剂量,另一部分是CT中射线产生的辐射剂量。儿童做一次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约为5~12mSv,这远低于致癌风险阈值(100mSv)。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指出,医疗检查的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以PET/CT检查为例,儿童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5~12mSv)相当于成年人做2~3次胸部CT,其致癌风险概率极低,和自然患癌率的微小波动差不多。因此,家长们不必因过度担心辐射而犹豫是否给孩子做必要的检查。

如何减少检查中的辐射剂量

尽管一次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有限,但不少家长还是会担心,想知道有没有办法能进一步减少检查中产生的辐射剂量。

其实,减少患儿在PET/CT检查中受到的辐射,要遵循ALARA原则——即让任何辐射照射都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在满足临床检查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剂量,始终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具体到实际操作中,需要医生和家长共同配合,常见的减少辐射暴露的措施有这些:一是使用儿童专用方案,根据孩子的体表面积,减少放射性药物的用量;二是采用低剂量CT模式,优化扫描参数,缩小扫描范围;三是对身体的敏感器官和腺体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四是挑选新型的扫描设备,以降低对放射性药物剂量的需求;五是检查后让孩子适当增加饮水量,让放射性药物尽快排出体外;六是运用新的人工智能方法,提升图像质量,降低扫描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剂量。

还有些家长担心,做完PET/CT检查的患儿回到病房后,会不会对周围孩子产生辐射,影响其他孩子的安全。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在日常的短暂接触中,比如,相距1米面对面接触2小时,周围人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只有30微西弗(uSv)。这对接触者不会有任何影响,家长不必恐慌。

总之,PET/CT检查的出现是医学进步的成果,其辐射风险可控,医生只会在必要时才会建议孩子接受这项检查。在检查中,家长也可以主动和医生沟通检查目的、防护措施等,共同为孩子选择最佳的诊疗方案。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 刘俊 栗欣

策划:张灿灿

编辑:穆薪宇 于洋

校对:杨真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再这样吃降压药,肾就废了!医生...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餐桌上的中药——布渣叶 布渣叶 布渣叶的药用历史,最早见于明代医学家何克谏所著的岭南本草书籍《生草药性备要》。《生草药性备要...
李连杰聊少林寺僧人现状:真正的... 搜狐娱乐讯 7月28日,李连杰的一段采访再次引发热议。他在2010年的央视节目《流金岁月》中谈到了拍...
夏天多这几样,温补驱寒,祛湿~ 三伏天里,高温高湿轮番“轰炸”,身体难免跟着“闹情绪”——乏力、闷热、提不起精神成了常事。这时候可别...
武汉大学医学生机舱救人被质疑“... 近日,一名武汉大学大二医学生在飞机上救人的事情,引发网友关注。 7月19日,孙毅杰乘坐从武汉飞往新疆...
三伏天,多吃这3道“排毒菜”,... 一、凉拌苦瓜 苦瓜,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夏季清热去火的佳品。它富含维生素C、苦瓜苷和苦味素等营养成分,具...
防治基孔肯雅热广东集中灭蚊,专... 27日晚,广东省疾控局对外通报了2025年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全省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
夏季祛湿健脾指南:从饮食到起居... 夏季湿热交加,很多人常感身体沉重、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这往往是湿气困脾的表现。中医认为“脾主运化”,...
猪肉、牛肉靠边站,天越热越该吃... 进入伏天,气温高,降雨多,加上天气越热,大家越喜欢吃些冰冷寒凉的食物,久而久之,很多朋友都会出现脾胃...
年纪越大越要忌嘴:少吃萝卜和南...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饮食对于健康的影响愈发显著。在众多食物中,萝卜和南瓜虽有一定...
睡前这样抬抬脚,排毒降压一觉到... 直立姿势虽然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人类直立以后,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造成了三个弊病:...
这种白腻苔别补阳!分清“湿浊郁... 提到舌苔白腻,不少人第一反应是“阳虚怕冷,得用附子、干姜补一补”,但你知道吗?有一种白腻苔其实是“湿...
三伏天最该吃的养生食材备起来 □记者 杨璐 实习生 陈俐颖 中医十分重视伏天养生。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自然界阳气最旺,而人...
原创 道...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扰和欺凌,先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严重损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丧权辱国条约。这...
高温天气,医生提醒甲状腺病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报... 感情里受了伤,很多女人会想 “报复”,可明着争吵、哭闹、纠缠,往往只会让自己更狼狈,对方或许还毫不在...
肝癌竟多由乙肝引起 病毒性肝炎...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那么...
帮助更多银发族互联网“扫盲” “听说年轻人都在玩b站,我也想做个‘UP主’。”89岁老人江敏慈在“哔哩哔哩”网站上发布的第一则视频...
基孔肯雅热的11个关键问题,一... 基孔肯雅热的11个关键问题,一次说清→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
今日养生方 | 三伏天燥热难耐... 时值盛夏,宜清热消暑。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妇科研究所所长罗颂平教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