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又一例吹空调去世!医生一再强调:夏季吹空调,一定要谨记这几点
创始人
2025-07-25 03:36:07
0

7月16日新闻报道,杭州一位50岁的大叔在晨练后回到家,吹了一会空调,没想到就突然胸痛,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表示,在晚半小时,就可能直接猝死了,而原因就是因为空调。

这样的事情还不少,这位大叔是算幸运的,有些人就算被救过来了也是一个偏瘫,空调这样家家户户都有的解暑工具,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为何吹个空调有这么打的危害

大热天,你的身体是台全功率运转的散热器,每一寸皮肤的毛孔都张开着,血管也舒张到最大,拼命想把体内的热量排出去,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救。

可当你一头扎进冷气十足的空调房,一切都变了,冷风就像一盆冰水,兜头盖脸浇下来,皮肤上的血管瞬间收缩,毛孔骤然紧闭,这是身体在防止热量过度散失。

但这只是表面,你身体核心的温度,还没来得及降下来,于是,一个尴尬的局面出现了:外冷内热。

你觉得身上凉飕飕的,甚至有点发抖,可体内的那股热气却被堵住了,无处可去,只能在五脏六腑里横冲直撞,这种温度的断崖式下跌,对血管来说,不亚于一场地震。

血管猛地一缩,血液流动的阻力陡然增大,血压会应激性飙升,对于那些血管本就脆弱、血压不太稳定的人,这就是在玩火。

脑血管一痉挛,心脏一过载,意外可能就在这一瞬间发生,更别提那些刚健完身、大汗淋漓就冲进空调房的人,等于亲手给心脏和血管安排了一趟最惊险的“过山车”。

你家的空调很可能是一个“细菌工厂”

如果说温差是看得见的敌人,那空调制造的整个环境,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首先是干燥。

空调抽走的不只是热量,还有空气里的水分,你以为自己待在清凉的办公室,其实是身处一座“人造沙漠”。

首当其冲的就是你的呼吸道,鼻腔和咽喉的黏膜,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需要湿润才能正常工作,环境一干,这道防线就直接报废,变得又薄又脆。

嗓子干痒、咳嗽,都是小事,关键是,失去了湿润的保护,病毒和细菌就能长驱直入,呼吸道感染、甚至诱发哮喘,都顺理成章。

除了这个,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家的空调多久没洗了?别只擦外壳,空调内部的滤网、蒸发器,简直是微生物的天堂。

灰尘、螨虫、霉菌、军团菌等东西,它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你一开空调,这些“微生物大军”就乘着冷风,在你房间里开一场盛大的巡游,然后被你一口一口吸进肺里。

那些头晕乏力、关节酸痛、鼻塞咳嗽的“空调病”,很大程度上,就是它们惹的祸,别不信,最近一个做殡葬生意的博主,就表示自己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位因为没有清洁空调走了的逝者。

人是突然就没的,一检查原因,就是因为得了白肺得军团菌,这一大半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清洁空调导致的。

除此之外,很多人贪图凉快,却忽略了身体内部正在悄悄泛滥的“湿气”,长时间待在低温环境,毛孔闭锁,身体代谢产生的湿气、浊气,就像城市高峰期的车流,被死死堵在体内,排不出去。

中医里讲“寒主收引,湿性黏滞”,寒气和湿气一旦在体内狼狈为奸,就会形成一片“沼泽”,你会觉得浑身沉重、关节酸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舌头伸出来一看,又白又腻。

夏天本是人体“开门祛湿”的最好季节,结果却因为一台空调,反而在体内“闭门养湿”,得不偿失。

如何健康的使用空调

空调不是敌人,它只是个没感情的工具,想让它为你所用,而不是被它所伤,你得学会跟它“约法三章”。

第一,温度别耍小孩子脾气,26℃是道坎,也是人体最舒服的平衡点,低于这个温度,身体的调节压力就会陡增,室内外温差最好别超过7℃,给身体一个缓冲的余地。

风口记得往上吹,冷空气是往下走的,让它自然沉降,整个房间都能凉快,也能避免冷风直吹头颈、关节这些要害部位。

第二,定期给它“大扫除”,滤网每个月自己动手洗一次,不费事,每年夏天正式启用前,最好请专业人士给它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深度保洁”,把里面的细菌老巢一锅端了。

第三,给房间留个“呼吸口”,别为了省电,把门窗关得像个铁桶,每隔两三个小时,关掉空调,开窗通风十几分钟,让新鲜空气进来,把积攒的二氧化碳和废气请出去。

怎么用空调,折射的是你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除了跟机器“谈条件”,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留后路”。

在空调房里,别光膀子,手边常备一件薄外套或一条毯子,护住肩膀、膝盖和肚子这些容易受凉的地,身体暖了,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的寒气。

别一坐一整天。凉快也不能当“活体雕塑”,每一个小时,起来走动走动,伸个懒腰,让下半身的血液重新流动起来。

晚上睡觉,善用“定时”和“睡眠模式”,别让空调对着你吹一整夜,后半夜体温会下降,最容易着凉,让机器在你睡着后,自己悄悄收工。

最后,管住嘴,空调房里再配上冰西瓜、冰啤酒,等于内外夹击你的脾胃,不如喝点温热的姜茶,或者煮一锅绿豆薏米汤,帮身体从内部把湿气排出去。

夏天本是身体开门的季节,别让空调把它变成了一座关上门的堡垒,懂它,也懂自己,这股凉风才能吹得心安理得。

参考资料

FM93浙江交通之声2025年07月16日《杭州50岁大叔晨练后空调直吹两小时险猝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红柿竟是糖尿病“缓和剂”?想... 在糖尿病日益普遍的今天,如何通过日常饮食稳定血糖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你可能听说过各种"降糖食物"的...
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知识|泄露... 为配合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的指导下,健康报开设“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
一问到底丨确诊超4000例,基...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的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
原创 冰... 有这样一位钢铁般意志的老兵,他名叫朱彦夫,被誉为中国版的“保尔·柯察金”。很难想象,在那如地狱般残酷...
告别帕金森困扰:中医如何通过 ... 中医理论认为,帕金森的发生常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风痰瘀阻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
原创 前... #前任再见!分手最果断的三大星座 作为一名情感观察者,在爱情的舞台上,总有些星座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决...
嘉兴大学教学医院赋能!嘉兴曙光... 嘉兴曙光口腔医院荣膺嘉兴大学“教学医院”资质,这一荣誉背后,蕴含着对医院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研究发现:早上常吃荷包蛋的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记者在现场】筑起夏日健康屏障 近段时间,高温酷暑成为河南天气的主旋律。 炎炎夏日,河南各地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为就诊患者及其家属提供...
辽宁东蒙健康新篇:SOD科技赋... 当下,全球受到大健康时代浪潮的推动,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已超越传统单纯地“有病治病”方式,越来越多的人...
“夏补钾,体不乏”,这些天然补... 55岁的王阿姨特别怕热,入夏后每天待在空调房,还总说没胃口,三餐基本上就白粥配点小菜。这天早上她起床...
直面媒体!秋田满满有话要说! 2025年7月16日, 近二十家中央和行业媒体代表深入探访秋田满满,通过品牌分享、产品品鉴与研发对话...
原创 这... 爱情宛如一座神秘的花园,其中金钱与情感的交织,恰似花园里错综复杂的藤蔓。有人视金钱为爱情的试金石,有...
什么是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武汉... 一提到做检查就瑟瑟发抖?尤其是听到要往身体里注射造影剂时,过敏体质的患者就会犯嘀咕了:我这动不动就过...
热死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三警告...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中金黄金市值两日蒸发超50亿,... “6名大学生选矿厂遇难”一事持续引发关注。7月24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向中金黄金发出监管工作函,当晚...
28天守护,超声医生护航胎儿脱... 本报讯(记者 丁玲 通讯员 李昕 龚小曼)近日,河南省中医院超声科医生冯涛凭借如炬的“火眼金睛”与精...
男性为什么会出现性功能的障碍?... 那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原因真是错综复杂,生理、心理、生活方式乃至药物等因素相互交织、彼此影响。 从生...
又一起午睡后猝死!医生反复忠告...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贾...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晋朝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王朝,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而晋武帝则是其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