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岁的张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已经确诊高血压病2年(血压常在150毫米汞柱~160毫米汞柱/95毫米汞柱~10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
初期,张先生仅依靠药物(络活喜,5毫克,每日一次)控制。但是,由于张先生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口味偏咸、缺乏运动,导致血压不稳定,时有头晕。医生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后,张先生决定从居家护理入手。
那么,高血压病患者的居家护理该如何做呢?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患者的血压长期控制效果不佳,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除了合理用药外,居家生活方式调整也能有效辅助降血压。本文主要介绍一些科学实用的居家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稳定血压、守护健康。
饮食调理
低盐饮食,减少钠的摄入量
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5克(约一啤酒瓶盖)。减少咸菜、腊肉、酱油、深加工食品(如薯片、泡面)的摄入量。巧用调味品,如用葱、姜、蒜、柠檬汁、香草等代替部分盐。
多吃“降血压食物”
高钾食物(帮助排钠、稳定血压):香蕉、菠菜、土豆、牛油果、橙子。
富含镁的食物(放松血管):坚果、全谷物、深绿色蔬菜。
富含Omega-3的食物(抗炎护血管):深海鱼(三文鱼、鲭鱼)、亚麻籽、核桃。
少喝咖啡和酒
咖啡因可以短时升高血压。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量。酒精每日的摄入量应严格控制,男性≤25克(约1瓶啤酒),女性≤15克。
运动管理
有氧运动
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中等强度,微微出汗),每周5次,每次3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短跑等)。
居家轻松运动
坚持适度深呼吸训练,每天5分钟,缓慢腹式呼吸,帮助放松血管。练瑜伽或打太极拳,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压力。
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体重
BMI(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每减重1千克,血压可能下降约1毫米汞柱。
规律作息,睡眠充足
每天保证7小时~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易致血压波动)。睡前少玩手机(蓝光影响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
戒烟,减少血管损伤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增加动脉硬化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戒烟后,血压和心血管病风险会逐渐降低。
心理调节
减少压力,避免情绪激动
长期紧张、焦虑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压升高。
掌握放松技巧
冥想、听轻音乐、正念练习。
培养兴趣爱好
园艺、绘画、阅读等,能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居家监测
正确测量血压
测量时间: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静坐5分钟后)测量。
测量姿势:坐姿,手臂与心脏平齐,袖带松紧适宜。
记录数据:建议每周测量2次~3次,并记录在本子上,就诊时供医生参考。
警惕高血压病信号
头晕、头痛、胸闷、视物模糊,可能是血压过高,需要及时就医。
常用中药
夏枯草
夏枯草具有清肝火、散郁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并且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状。
野菊花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的作用,可单味煎服,亦可以与夏枯草、石决明同用。
葛根
葛根能祛风解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伴有颈项强痛),疗效甚佳。
钩藤
钩藤具有平肝熄风、清热的作用,可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
天麻
天麻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可适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痛、眩晕等症。
石决明
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杜仲
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作用。
黄芩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消除头痛、眩晕、心烦的功效。
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能够祛风活血止痛,对高血压病引起的头身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长期、规范管理的疾病。中药在调理体质、改善症状、辅助降压等方面有优势,但前提必须是经过合格中医师的精准辨证,并在其指导下规范使用。
高血压病的居家护理,需要“药物+生活方式”双管齐下。通过低盐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调整心态等方法,有效降血压,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如果患者血压长期≥140/90毫米汞柱,或出现严重不适,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下一篇:登革热的预防识别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