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因为天气热,出汗比较多也很正常,是身体在帮助调节体温,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警惕异常出汗的情况。
中医说“汗为心之液”,而糖尿病多与阴虚、气虚、经络瘀堵有关,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提醒,一旦出现以下4种异常出汗,别以为是天热,可能是并发症在“报警”,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自汗:当心“周围神经病变”
如果你平时总爱出汗,手心脚心也潮乎乎的,明明不热却止不住,还总觉得没劲儿、心慌,可能是糖尿病久了,阴损及气,气虚不固了,导致汗液收不住。
而这种出汗多是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信号:高血糖损伤了控制汗腺的自主神经,导致汗腺“乱分泌”,尤其头、颈、胸背部最明显。
调理:用黄芪、浮小麦煮水喝,每天1次;配合按揉“合谷穴”(手背虎口处),每次3分钟,增强固汗能力。
二、盗汗:警惕“肾脏并发症”
如果你平时晚上总盗汗,睡到半夜脖子、胸口全是汗,醒来后汗就停了,还伴有口干舌燥、手脚心热等症状,可能是阴虚火旺了。
中医认为,糖尿病本就“阴虚燥热”,长期血糖高会耗伤肾阴,就像“锅里水少了,火却旺”,虚火蒸腾津液成汗。而肾阴亏虚日久,会损伤肾气,导致肾脏过滤功能下降,这正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
调理:取知母、黄柏、山药煮水,睡前1小时喝;晚上用枸杞泡水代茶,补肝肾阴,减轻盗汗。
三、半身汗:提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如果你总是半边身子爱出汗,尤其吃饭、情绪激动时更明显,偶尔还觉得左胳膊发麻、胸口发闷,可能是经络瘀堵了。
高血糖会让血液变黏稠,经络瘀堵,气血只能到达半边身子,就会出现“半身汗”。这往往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警:瘀堵在心脏附近,可能诱发心绞痛;堵在脑部,可能增加中风风险。
调理:用丹参、山楂煮水,每天喝1次;按揉“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和“足三里”(膝盖下3寸),每次各2分钟,疏通经络。
四、黏汗:小心“皮肤感染+血糖难控”
如果你血糖忽高忽低,夏天出汗特别黏,衣服上总留下黄渍,闻着还有点酸味儿,还容易得脚癣、湿疹,可能是湿热蕴结了。
糖尿病人代谢紊乱,体内痰湿与热邪纠缠,就像“潮湿的天气捂出霉味”,汗黏、味重正是湿热的表现。而湿热会让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如脚癣、湿疹),反过来还会让血糖更难控制。
调理:用薏米、赤小豆煮水,别加糖;出汗后及时擦干,用温水泡脚(加艾叶),保持皮肤干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