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颈部前方、喉结下方,藏着一个形似蝴蝶的 “健康指挥官”—— 甲状腺。昆明中研甲状腺医院: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它由左右两个侧叶与中间的甲状腺峡构成,分泌甲状腺激素,调控着身体代谢、生长发育和体温平衡,一旦出现问题,全身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而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常见的 “故障” 之一。
甲状腺结节,简单来说就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肿块。这些肿块或单个独存,或多个出现;有的质地坚实,有的则是充满液体的囊性结构。由于初期症状隐匿,许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才意外发现。
医学数据显示,通过普通体检触诊,甲状腺结节的发现概率约为 5%-7%;而借助更精密的超声检查,检出率会大幅提升至 20%-76%。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结节 “偏爱” 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 1:3.83,也就是说,每 4 位患者中就有 3 位是女性。
甲状腺结节的三大成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在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部分人天生携带基因缺陷,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酶无法正常工作。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无疑是甲状腺结节的高危对象。
碘原料的 “供需失衡”
碘,堪称甲状腺生产激素的核心 “原料”。在长期缺碘地区,如果居民又不食用加碘盐,甲状腺就如同缺少原材料的工厂,生产节奏被打乱。为了维持激素供应,久而久之,结节便悄然形成。
不过,碘并非越多越好,碘摄入过量同样可能刺激甲状腺,引发结节问题。
组织增生的 “神秘推手”
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也是结节形成的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探明其背后机制,但研究发现,这种增生与甲状腺腺瘤的产生存在关联。幸运的是,绝大多数甲状腺腺瘤都是良性的。
需警惕的六大症状
多数甲状腺结节在初期悄无声息,但当出现以下 6 种症状时,很可能是结节增大或功能异常发出的 “危险信号”:
01
颈部异常肿块
当颈部(喉结下方)出现硬块,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且会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就需引起重视。虽然无痛性肿块更为常见,但如果结节突然增大、变硬,恶变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
02
声音持续异常
如果排除感冒、用嗓过度等因素,声音嘶哑或发声困难持续超过 2 周,可能是较大或恶性的结节压迫了喉返神经,应尽快就医检查。
03
吞咽呼吸困难
当结节体积过大,压迫食管或气管时,会出现吞咽梗阻、呛咳,甚至呼吸不畅等症状。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健康。
04
颈部突发疼痛
若颈部突然疼痛,并向耳部放射,可能是结节内出血,或是亚急性甲状腺炎作祟。这种疼痛往往较为剧烈,需及时诊断治疗。
05
甲状腺功能紊乱
部分结节具有自主分泌激素的能力,可能引发甲亢症状,如:心慌手抖、体重骤降、怕热多汗、失眠烦躁;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时,则可能出现甲减症状,表现为浑身乏力、畏寒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
06
颈部淋巴结异常
当颈部淋巴结肿大,且质地坚硬、活动度差时,需警惕结节发生恶性转移的可能,应立即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科学应对,守护甲状腺健康
虽然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但 90% 以上都是良性的。对于体积小、无症状的良性结节,只需每 6-12 个月定期复查超声,密切监测其变化即可。即便不幸确诊为恶性结节(如甲状腺癌),多数类型进展缓慢,通过规范治疗治愈率也相当可观,因此不必过度恐慌。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自查,及时发现甲状腺异常:
观察颈部外观:站在镜子前微微仰头,查看颈部是否有不对称的隆起或肿胀;进行吞咽测试,喝水时留意颈部是否有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
触摸检查: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触摸喉结下方,先检查甲状腺峡部,再向两侧移动触摸左右叶。若摸到硬块、结节或局部增厚,需及时就医。
关注压迫症状:留意吞咽时是否有阻碍感,呼吸是否顺畅,声音是否嘶哑(排除其他常见原因)。
甲状腺结节虽然常见,但只要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既不盲目焦虑,也不忽视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或治疗方案,就能有效守护甲状腺健康,让这个 “颈部蝴蝶” 继续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