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喝一碗,比人参汤滋补!清热解暑又祛湿,精神头儿足得很
创始人
2025-07-21 00:08:34
0

推开窗,一股裹挟着柏油路面气息的热浪猛地涌进屋子——三伏天,这不打招呼的盛夏“考官”又来了!整日恹恹无力,仿佛被抽空了筋骨;胃口跟着“罢工”,山珍海味也提不起兴致;身体深处总像裹着一层无形的湿膜,沉沉闷闷。这恼人的“夏打盹”啊,要让它在何处安身?

各位朋友们,若你也在品尝这暑热的煎熬,不妨请出厨房里两员平价的“消暑大将”——冬瓜与薏米。当它们在砂锅中相遇相融,一碗澄澈清香的汤羹就此诞生。那份温润入喉的清甜,犹如一股沁凉的山泉,瞬间涤荡肺腑间的烦躁闷热;而绵密滑润的薏米,则似一双温柔的手,耐心梳理着身体里那些淤积的湿浊。这朴素之味,竟比人参汤更能安抚盛夏里那颗疲惫燥热的心。

为什么冬瓜薏米汤是伏天“宝藏”?

这碗看似平平无奇的汤,藏着老祖宗“因时而食”的智慧密码。

冬瓜:自然的“清凉甘露”冬瓜表皮那层霜白好似自带空调效果!它质地清寒,不含一丝油脂,入口水润甘甜,饱含水分却丝毫不腻口。暑气蒸腾时,喝下一碗温热的冬瓜汤,毛孔仿佛都微微舒展,那份由内浸润的清凉感,绝非冰镇饮料可比。古人称它为“水芝”,视为“消暑第一瓜”,实乃名副其实。更妙的是,它还能温和地帮助身体“疏导水路”——尤其对那些被冷饮、空调“困住”的水湿,效果尤佳。

薏米:低调的“祛湿功臣”厨房里那些不起眼的小薏米,千百年来默默扮演着“祛湿高手”的角色。它性质平和,尤其擅长化解那种让人头重身沉、舌苔厚腻的“浊湿”。现代营养学也发现,薏米中藏着宝贵的薏苡仁酯等成分,对于体内水分调节有着独特作用。小小一粒米,能量不容小觑。

当冬瓜遇上薏米,是伏天最默契的搭档!冬瓜清热生津,如同甘霖降临;薏米健脾祛湿,宛若清风徐来。二者联手,正是对付三伏天湿热交加、困乏无力的绝佳组合。这份清爽温润的滋养,老人、孩子都能安心享用,全家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熨帖的舒适。

一碗通透的祛湿汤,滋味可以如此丰富

别担心这碗祛湿汤滋味寡淡!只需家中常备的几样食材加持,就能赋予它令人惊喜的层次感。

核心食材:*冬瓜:500克(选择表皮霜白、肉质紧实者,清热效果更佳)

薏米:80克(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口感更绵软)

猪扇骨(或猪龙骨):300克(增加汤底的醇厚感,是关键风味来源)

绿豆:一小把(约30克,点睛之笔,倍增清爽)

生姜:3-4片(温中和胃,平衡冬瓜微寒)

陈皮:1小瓣(约3克,香气独特,理气助运化)

点睛伴侣(任选增添风味):*蜜枣:2颗(自然清甜,无需额外加糖)

干眉豆:一小把(约20克,增加汤的粉糯口感)

干蚝豉:3-4粒(海边人家挚爱,悄悄注入丝丝鲜美)

详细做法:

1.备料有讲究:猪扇骨剁块,冷水入锅,加入几片生姜和一勺料酒。大火煮沸后耐心等待3分钟,将浮起的血沫仔细撇净。捞出骨头并用温水彻底冲洗干净备用。冬瓜无需削皮(去皮反而丢失部分功效),直接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薏米、绿豆、陈皮等干货需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若眉豆、蚝豉同煮,也需提前泡发)。

2.炖煮藏巧思:取一口深锅或砂锅,注入足量清水(约2升,一次加足避免中途添水)。冷水锅中放入处理好的猪骨、浸泡沥干水的薏米、陈皮瓣及生姜片。大火煮沸后转为小火,盖上盖子耐心煨上约40分钟。时间一到,汤底已然醇香呈现微白。

3.下料分先后:此时加入冬瓜块、泡好的绿豆(眉豆、蚝豉、蜜枣也在此刻一并放入)。再次煮沸后,依旧保持小火慢炖。秘诀在此:绿豆务必最后放入,避免久煮糊化导致汤色浑浊。

4.守候出清甜:继续盖上锅盖,小火慢炖约30分钟。过程中观察冬瓜状态,炖煮至其呈现半透明状,质地变得柔软却不散烂为最佳。薏米和绿豆也应达到开花软糯的程度。

5.调味显本真:关火前只需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切记盐不宜过早加入,否则会影响汤的鲜甜本味。无需味精鸡精,那一缕来自冬瓜、薏米、猪骨交融的天然甘润,便是最动人的风味。

舌尖上的夏天:喝汤,更是喝一份舒畅

掀开锅盖的瞬间,一股混合着冬瓜清鲜、薏米谷香、陈皮淡雅的氤氲热气扑面而来。汤色清澈透亮,宛如山溪流淌,细碎的薏米与绿豆点缀其间,冬瓜块则温润如玉,透着诱人的光泽。

舀起一勺,温度刚好入口。初尝清淡柔和,随之而来的是冬瓜带来的纯净甘甜在口中徐徐展开。薏米嚼起来绵软中略带韧性,释放出淡淡的谷物香气。绿豆的酥糯和眉豆的粉感(如有加入)丰富了口感层次。那一点若有似无的陈皮清香,巧妙地提升了整碗汤的风味高度。

最令人愉悦的,是那温润的汤水滑过喉咙,仿佛四肢百骸都得到了无声的安抚。额角微微渗出的细密汗珠,并非源于燥热,而是身体在汤水的引导下自然通透的畅快。那份积压在深处的沉闷湿重感,仿佛随着汗水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轻盈与舒展,疲惫感似乎也悄悄溜走了。

伏天这碗汤,承载着一家人的牵挂

三伏天那么长,厨房那么热,为什么还是忍不住想为家人炖这一锅汤?

看着父亲喝完汤后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听着孩子满足地咂咂嘴说“妈妈,真好喝”,感受着自己喉咙里那份温润的舒适感——那一刻,厨房里的闷热似乎都化作了人间值得的烟火气。

食物带来的抚慰,常常比言语更有力量。中国人对“汤”的情结,流淌在血液里,是关切,是守护,是无需言说的深情。伏天里这一碗温润平和的冬瓜薏米汤,它不张扬,却有着扎实的力量,默默陪伴身体度过酷暑的考验。

无需昂贵滋补,自然的馈赠便是最贴心的呵护。三伏天的厨房里,烟火升腾,煲煮的不只是清汤,更是对家人最温柔绵长的守护。

这碗汤是否也曾出现在你家的夏日餐桌上?你又是如何为它增添独特风味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家的三伏天消暑秘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那些“身残志坚”的减肥人。 很多人,对减肥存在执念。 不管身高多少,都想减到100斤以下。 比如山东的冰姐。 冰姐是我线上咨询的...
秋季常吃这5种菜,增强免疫力 俗话说:春吃芽、秋吃根。寒露过后,是一年中进补的最好时机,非常适合进食根茎类的食物,尤其是下列几种。...
糖尿病患者如何无副作用控糖?2... “吃药是为了活着,但副作用却让人感觉生不如死”——这或许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真实心声。数据显示,超过6...
胃的“第一修复剂”不是白粥、牛... 现代人大吃大喝胃很受伤,尤其是中老年人,随年岁增长,胃黏膜开始萎缩变薄,若胃功能减退或出问题,身体难...
男人想变强?先戒了这俩“情感软... “我明明很努力,可就是混不出头——工作上总被领导说‘没魄力’,生活里老婆也嫌我‘没主见’。到底差在哪...
为什么秋雨过后容易不舒服?3招... “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续降雨不仅拉低气温,更让空气中的湿气乘虚而入。不少人出现头痛头沉、鼻塞喷嚏、肢...
注意!每8人就有1人患有这类疾...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相关疾病,也就是说每8个人中就...
纪实:47岁男子查出海绵体纤维... 梁志成,47岁,开出租十多年,几乎把方向盘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六点出车,经常要跑到...
养生:吃海参蛋黄糕的好处 一、营养价值:双重精华的完美融合 海参,被誉为“海洋八珍”之一,自古以来便是中医推崇的滋补佳品。它富...
原创 喝... 前段时间失眠快把我熬疯了,凌晨两点盯着天花板数羊,数到羊都快成精了还毫无睡意。想起老辈说的睡前喝牛奶...
原创 深... 深秋,宁可少吃肉,也要多吃这3种绿叶蔬菜,补充营养,滋养肠胃! 深秋时节,天气渐凉,人体的新陈代谢...
肿瘤患者用手术和放化疗与中医中... “该先吃中药再手术化疗,还是先手术化疗再吃中药?”“中药会不会影响化疗效果?”——这些问题每天都会在...
肿瘤熬过五年就安全了?医生提醒... “恭喜您,顺利度过五年了!” 这句话,是无数癌症患者和家属日夜期盼的福音。在医学上,“五年生存率”常...
月瘦20斤、助眠解压……指压板... 脚底喷血、大面积血泡、拄拐行走……这些关键词,竟和风靡网络的健身器材——指压板发生了联系。 最近,上...
冬天来了,男性健康防护别忽视 随着气温骤降,冬季的寒冷不仅考验着身体的耐受力,也容易诱发各类健康问题。对男性而言,冬季往往因“怕麻...
《Nature》最新公布 | ... 传统精神疾病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治疗和电休克疗法。然而,近年来,一个意想不到...
原创 4...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中的健康搭配,尤其是粗粮被认为是非常有益的食物。许多人推崇荞麦、黑...
女子在家突然脚底喷血,紧急送医... 近日,上海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跟练踩指压板(或“趾压板”)时,脚底突然喷血,紧急送医处理。 据记者...
梅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性传播 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
原创 不... 在2025年亚锦赛的女团1/4决赛中,日本队与朝鲜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比赛于10月12日晚进行,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