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7月20日我们就要迎来三伏天了,虽然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时间,但高温天气却持续不断,甚至比往年的三伏更加闷热。这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会带来诸多影响。
三伏天由于闷热,人们身体消耗也巨增,所以养生防暑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按照老辈经验,三伏天要懂忌嘴,多吃3菜,少吃2果,降暑消食,顺利过苦夏。
多吃3菜
苦瓜性寒味苦,含苦瓜苷与丰富维生素C,被誉为“天然消炎药”。其清热之力可化解暑热引起的口干舌燥,苦味成分更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改善夏季食欲不振
推荐食谱【凉拌苦瓜】
丝瓜性凉味甘,含皂苷、木胶及维生素B/C,能清热化痰、润肠通便。其黏液蛋白可保护胃肠黏膜,缓解夏季便秘,维生素C则助力抗氧化。
推荐食谱【丝瓜炒虾仁】
冬瓜含水量超95%,高钾低钠,可促进排汗排尿,化解湿热水肿。其丙醇二酸抑制糖类转化脂肪,膳食纤维增强饱腹感,堪称“天然利尿剂”。
推荐食谱【冬瓜炒肉】
少吃2果
西瓜本身性寒,冰镇后寒性倍增。短暂解暑背后,寒气直中脾胃,抑制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停滞,容易对肠胃造成不小的刺激。
替代方案:常温西瓜每日≤200g,或改吃梨、苹果等平性水果。梨润肺生津,缓解暑热干咳;苹果果胶调节肠道。
李子酸甘化湿,多食令脾胃运化失调。《随息居饮食谱》明示:“多食生痰助湿,脾胃虚弱者尤忌之。”夏季湿热交蒸时食用,易引发痰多、舌苔厚腻等等。
替代方案:可选蓝莓、樱桃等低糖高抗氧化的水果,或饮酸梅汤(乌梅生津、陈皮化湿)。
三伏饮食的精髓,在于以“清”化暑、以“暖”护阳。苦瓜之清、丝瓜之润、冬瓜之利,是化解暑湿的天然食物;而远冰镇、避酸涩,则是守住脾胃的智慧之选。当季而食,忌嘴有度,方能借天力养人力,在湿热苦夏中养出从容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