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毛病”之一,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感冒了”。但有一种喉咙痛可能悄然威胁生命——急性会厌炎。这种起病急、进展快的喉部炎症,若未及时识别,可能在数小时内引发窒息,死亡率高达40%。医生提醒:当喉咙痛伴随以下4种表现时,请立刻就医!
警惕信号一:喉咙痛到“无法呼吸”
普通感冒的喉咙痛多由病毒引发,疼痛呈渐进性加重,吞咽时刺痛感明显,但呼吸通常不受影响。而急性会厌炎的疼痛如同“刀片划过喉咙”,且会迅速恶化,患者常形容“咽口水像吞玻璃碴”,甚至因会厌肿胀堵塞气道,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凹陷,鼻翼扇动)。
关键区别:若喉咙痛伴随“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或声音嘶哑如“公鸡打鸣”,需立即拨打120。
警惕信号二:发热与疼痛“同步暴发”
感冒发热与喉咙痛常间隔数小时出现,且体温多在38.5℃以下。而急性会厌炎的发热与疼痛几乎“同时袭来”,体温常飙升至39℃以上,即使服用退烧药也难以缓解。更危险的是,患者可能因高热加速会厌水肿,导致窒息风险成倍增加。
紧急处理:家中可备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但仅作为临时退热,不可替代就医。
警惕信号三:吞咽困难与流涎“双管齐下”
感冒患者可能因咽喉肿痛减少进食,但尚能吞咽流食。而急性会厌炎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初期仅能咽下唾液,后期连口水都无法下咽,导致频繁流涎。若发现患者突然“安静下来”(因无法吞咽唾液而不停吐痰),或用手指着喉咙却发不出声,需警惕气道完全阻塞。
家庭急救: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尝试让其身体前倾,张口发“啊”音,观察会厌是否肿胀如“樱桃状”。
警惕信号四:病史中的“高危因素”
以下人群出现喉咙痛时需高度警惕:
儿童:会厌炎在儿童中更凶险,因喉腔狭小,轻微水肿即可致命。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感染风险是常人的3倍。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化疗、长期使用激素者。
过敏体质者:食物、药物过敏可能诱发会厌水肿。
特别提醒:若近期有外伤史(如鱼刺卡喉)、异物吸入史,或接触过会厌炎患者,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就医排查。
会厌炎为何如此凶险?
会厌是喉部的一块“活瓣软骨”,吞咽时盖住气管防止食物误入。当它因感染(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过敏或外伤肿胀时,会瞬间变身“拦路虎”,将气道堵成“一线天”。更棘手的是,会厌位置深,普通喉镜难以直接观察,早期易被误诊为咽炎。
生死时速:会厌炎的黄金抢救期
会厌炎的治疗是“与肿胀赛跑”:
确诊后1小时内:大剂量激素(如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快速减轻水肿。
4-6小时内:若呼吸困难未缓解,需紧急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
24小时后:即使症状缓解,仍需住院观察,警惕迟发性水肿。
数据警示:拖延超过6小时未治疗的患者,窒息发生率达75%。
预防:从日常细节做起
接种疫苗:儿童按时接种H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异物:进食时细嚼慢咽,儿童避免果冻、坚果等高危食物。
控制基础病:糖尿病患者严格监测血糖,过敏体质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
警惕“感冒”升级:若“感冒”3天未好转,或出现呼吸异常,立即就医。
喉咙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而急性会厌炎正是那个隐藏在普通症状后的“沉默杀手”。记住:当疼痛、发热、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组团”来袭时,请用最快的速度奔向医院——在生命面前,宁可“虚惊一场”,也绝不做“后悔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