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警惕生酮饮食减肥陷阱,科学减重守护糖友健康
创始人
2025-06-01 13:06:30
0

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下,全球肥胖问题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性健康危机。《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高达34.3%,肥胖率达16.4%,青少年肥胖问题也日益严峻。肥胖并不只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3倍,且体重每增加10%,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60%。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中,约65%合并超重或肥胖。而肥胖又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影响血糖稳定,并显著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而控制体重,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减肥需求,市场上减肥方法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从各类减肥茶、减肥胶囊等产品,到“生酮饮食”“去碳水饮食”等饮食减肥方式,再到一些“极端饮食+高强度运动”的减肥训练营。常见的减肥方法往往只关注短期体重下降,却忽视了对身体健康的长远影响。一些不科学的减肥方法不仅无法实现健康减重,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生酮饮食减肥法是一种在减肥人群中流传较为广泛的方法,因其无需刻意关注食物热量与营养搭配,只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脂肪比例,极易上手执行,契合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便捷减重方式的需求,故而备受追捧。“生酮饮食”指的是高脂肪、适量蛋白质、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其减肥原理是通过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迫使身体进入“酮症”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主要以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而在生酮饮食中,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极少,身体会转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以酮体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从而达到消耗脂肪、减轻体重的目的。

生酮饮食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宏量营养素比例,一般脂肪供能占比可达70%-80%,蛋白质占15%-20%,碳水化合物仅占5%-10%。这种饮食模式在短期内确实可能带来明显的体重下降,一方面是因为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导致身体排出大量水分,另一方面是脂肪分解供能使得体内脂肪减少。此外,生酮饮食还可能对部分人群的血糖控制产生一定效果,短期内降低血糖水平。然而,生酮饮食存在诸多弊端。从营养角度来看,这种饮食模式严重限制了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容易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矿物质(如钾、镁)等营养素缺乏,引发便秘、口腔溃疡、贫血等问题。由于大量摄入高脂肪食物,长期坚持生酮饮食还可能引起血脂异常,导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生酮饮食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如酮体在体内蓄积过多,引发酮症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生酮饮食更是危害巨大。正常情况下,人体在缺乏葡萄糖供能时,身体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并随之生成大量酮体,这是身体在“饥饿状态”下的一种应急供能机制。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血糖无法正常利用,身体误以为仍处于“缺糖”状态,会持续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同时,胰岛素的缺乏又使得身体无法有效抑制酮体的过度生成,导致酮体在血液中大量堆积。

酮体是酸性物质,当血液中酮体浓度过高时,会打破人体酸碱平衡,使血液pH值下降,引发代谢性酸中毒。这种酸性环境会严重干扰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它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使患者无法正常进食补充能量;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初期患者会感到极度乏力、头晕、嗜睡,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意识模糊、谵妄,甚至陷入昏迷;还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威胁生命安全。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酮症酸中毒可能迅速发展为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危及生命。而且,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往往十分迅速,短时间内就能从轻微不适发展到严重危及生命的状态,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而生酮饮食中大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会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生酮饮食还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由于酮体的存在,会干扰血糖检测结果,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方案的调整。所以,糖尿病患者务必远离生酮饮食这种危险的减重方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科学减重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助力血糖控制,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但糖友减重的目的并非单纯减轻体重,而是改善病情、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科学减重至关重要。科学减重强调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实现健康、可持续的体重下降。

在饮食方面,应遵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5%,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物、杂粮、蔬菜等,避免食用精制糖、糕点等高糖食物;蛋白质占15%-20%,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脂肪占20%-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低糖水果。

在运动方面,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适当进行抗阻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只有这样科学地进行饮食和运动管理,糖尿病患者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减重,改善身体状况。

为更好的帮助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改善病情,提升健康状况,新诚智慧医药针对糖胖患者,创新推出“糖-胖共管”综合管理方案,践行医学减重理念,为糖尿病患者的科学减重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新诚智慧“糖-胖共管”方案由内分泌科医师、药师、护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构成的专业团队依据患者个人身体情况所制定。

在饮食管理方面,新诚智慧“糖-胖共管”方案严格遵循营养科学化原则,坚持以糖尿病患者健康为中心,坚决抵制“极低碳水饮食”“生酮饮食”等控制血糖的极端饮食方式,确保每日患者能够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不为控制血糖而牺牲患者的健康

在运动管理方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将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相结合,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身体代谢能力,稳定患者血糖。临床数据显示,经新诚智慧医药“糖-胖共管”方案干预3-6个月后,患者平均体重下降8%-12%,糖化血红蛋白成功达标,同时血脂、血压、尿酸水平大幅降低,脂肪肝程度也得到显著改善。这种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不仅帮助患者实现了健康减重,更有效控制了糖尿病病情,全面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使患者获得多方面的综合健康获益,为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科学减重的成功范例。

科学减重是糖尿病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慢性病防控,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新诚智慧医药以科学为导向,推出“糖-胖共管”方案,通过专业的医学减重和糖尿病管理,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改善病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高度契合国家健康战略要求,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贡献了积极力量。其尊重患者个体差异、注重营养均衡、强调科学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与国家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防治政策相一致,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节气养生】中伏到了,一年中最... 俗话说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在三伏天中,最热的当属 “中伏”。 从今天(7月30日)开始就正式...
百年老三甲,一次性成立20个专... 精彩活动 时间:8月9日-10日上海 形式:学习+机构参访+专病中心落地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名...
热点丨警惕肺栓塞!这个 &qu... 最近,一则新闻让不少人揪心:一位女士在连续乘坐11小时飞机后,突然心跳骤停,最终不幸离世。医生推测,...
热热热热热!大暑节气,老祖宗的... 大暑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代表着炎热至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凤起院区刘丽...
“夏季不养心,一年都白拼”,这... 老话常说 “夏季不养心,一年都白拼”,以前总觉得是夸张,直到这几年每到夏天就容易心慌、没精神,才真正...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久会发展为肝... 酒精性脂肪肝向肝硬化的病理转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但其总体进展速率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更为迅速。临...
新发现!“铁夹心”分子突破百年... 你知道吗?化学界一个沿用近百年的规则最近被打破了!如果你对化学不感兴趣也没关系,这个发现可能会影响未...
贾永忠主任带来三伏天养甲攻略:... 三伏天,暑、湿、热三邪交织,对人体阴阳平衡形成巨大挑战。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而言,此时既是调理关键期,...
嘉兴曙光口腔医院携手嘉兴大学医... 嘉兴曙光口腔医院挂牌嘉兴大学“教学医院”,其意义远超一家医院的荣誉升级。它标志着一种创新的“医教研”...
“发现即晚期”困局何解?精准诊... 胆道癌(主要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约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尽管较为少见,但其却因恶性程度较高、进展...
中医智慧破解高血糖困局:世卫中... 在现代社会,高血糖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常见慢性代谢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 11 人中...
原创 怒...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打督邮的不是张飞吗,怎么会和刘备扯上关系呢?实际上,《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情节是改编...
医生再三强调:在空调房里待满6...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高钙、高钾、高纤维!夏天餐桌上... 夏天的餐桌上有一类菜频频出现,它集“高钙、高钾、高纤维”等特点于一身,这便是“豆类菜”。 俗话说“夏...
心慌胸闷别大意!中西医结合防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慌、胸闷等症状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客”。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认为只是暂时的不...
让癌细胞,长期“休眠”的“最佳... 彻底杀灭癌细胞是不可企及的 过度治疗,瘤没了,人也残了没了 带癌生存,何不是一种新方向 活得更好,更...
疏肝“三剑客”怎么选?逍遥丸、... “心里像堵着一团气,喘不上来”“一紧张就胃疼,吃不下饭”“总觉得肋叉子隐隐作痛,还爱叹气”……肝就像...
艾灸调理常见的三类结节:甲状腺... 说起“结节”,我们并不陌生,它不痛不痒,似乎算不上一种“病”,可医生通常会叮嘱做好定期复查,防止癌变...
晋城人必看:肺部结节多大才算正... 在体检中,不少晋城人会发现报告上提及 “肺部结节”,这让大家忧心忡忡。到底肺部结节多大才算正常范围呢...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突破:一管血... 每年数百万家庭因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焦虑而挣扎。想象一下,仅通过一管血液就能快速、准确诊断,这是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