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解暑、祛湿、止呕——广藿香
创始人
2025-05-23 09:08:56
0

二十四节气

炎炎夏日的到来,让不少在室外高温工作的人们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想吐的症状,这可能是需要大家高度注意的中暑现象。有了以上症状除了注意赶紧于阴凉处休息以及补充电解质外,相信不少人都会想起“藿香正气丸”这个常备中成药。今日便与大家聊聊其君药——广藿香。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在枝叶茂盛、花蕾密生时采割,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目前,广藿香主要种植于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尤以广东产量最高,是“十大南药”之一,地道的“广药”。按产地不同,广藿香可分为石牌藿香(简称牌香)、高要藿香(简称肇香)、湛江藿香(简称湛香)和海南藿香(简称南香)4种。

藿香、海藿香、排香草。

性状鉴别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

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化湿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等症状。

止呕

适用于湿浊中阻,呕吐不止,妊娠呕吐等。

发表解暑

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等。

防疫良药

除了解暑化湿,广藿香一直有被用来防疫的记载和应用。

01

古代防疫应用

用于避秽防疫:在古代,人们认为瘟疫是由“戾气”或“秽浊之气”引起,广藿香因其具有芳香化浊的特点,常被用于避秽防疫。如《齐方类编》中记载了一个名为“远湿香”的香方,其中就含有藿香,此香在霉雨湿时焚烧,可彰显其辛温避秽的特性,用于驱散体内的湿气和秽浊之气,从而起到防疫作用。《香乘》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人们会将广藿香与其他一些具有辛温燥湿、清热祛风的香药组合,制成熏香来避秽除恶,预防疫病。

藿香正气散在中医经典方剂中,藿香正气散是常用的防疫方剂之一,其中广藿香为君药。该方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闷、腹痛吐泻等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因暑湿引起的疫病有一定的作用。

02

现代防疫应用

抗击新冠疫情: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广藿香被用于组方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代茶饮”方案中,生黄芪、金银花、广藿香被称为中药防瘟抗疫的“铁三角”,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等作用,可用于预防新冠。在一些地方卫健委或中医药管理局的防疫方案中,也使用了含有广藿香的熏蒸或香囊等方法来防治新冠病毒(COVID-19),以提高中医药介入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其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防疫香囊和茶饮:广西中医药大学以广藿香等药食同源中药制成清逸香花袋泡茶,具有芳香化湿、健脾疏滞之功,可供气虚湿重体质者、有接触传染源但无症状者、素体虚弱易感者等人群作为预防性茶饮,有效应对“时行疫”。此外,在COVID-19疫情期间广藿香还常被用于防疫香囊中。藿香正气胶囊等含有广藿香的中成药也被认定为医学观察期患者的推荐用药,在病毒性疫病的预防及控制病程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藿香凭借其芳香化浊、解表化湿等功效,在古代和近现代的防疫实践中都有应用,对于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使用方法

1

内服

煎汤

常用剂量为5-10克,鲜品加倍。

丸散

研成细末,每次1-3克。

2

外用

煎汤洗

用于皮肤湿疹、瘙痒等。

研末撒

于外伤出血、湿疹等。

食用方法

广藿香除了药用外,还可以作为食材使用:

广藿粥

广藿香10克,粳米50克。将广藿香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适用于湿阻中焦,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藿香茶

广藿香5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15分钟饮用,适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等症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磅!DRG支付改革又有新动向... 一直以来,DRG/DIP的持续推进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冲击,很多医院为了避免“亏损”直接将医保亏损与...
“同心”赴红原,首都专家团队走... 5月18日,“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公益活动在红原县开启第二站行程。首都专家团队携带专...
被金正恩严厉问责,这个“英雄造... 据朝中社报道,5月22日,由检察机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向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了...
原创 手... 手脚作为血液循环的末梢,其异常表现往往是血管堵塞的早期信号。若出现以下4种特征,需警惕血管健康问题,...
沉默危机:当代男性集体失语的深... 很多姐妹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老公一回到家就钻进书房刷手机、看电脑,你想跟他说话时,他嗯嗯啊啊的打发...
4月个人所得税为何大增9%?分... 财政部日前公布了2025年1至4月的财政收支情况。从收入和支出两端看,4月财政收入继续改善,财政支出...
朔州人注意!谷氨酰基转移酶升高... 在朔州,不少人拿到体检报告,发现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升高时,往往一头雾水。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太原...
小满时节:清热祛湿茶正当时|杏... 小满是夏季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水增多,湿气渐重,人体易受“湿热”侵袭,养生需以“清热祛湿...
原创 小... 小S女儿17岁Lily靠「耳穴贴」养生排毒,每天按30下失眠、便秘都有解! 。(图/翻摄IG@lil...
原创 十... #十二星座中哪些性子最直的几大星座? 身为一个对星座略有钻研的写者,常觉星座像是一本本性格迥异的奇...
比「奶茶续命」更快乐!饭前喝这... 哈喽各位,又到了露肉的季节,你的小肚子还好吗?是不是又偷偷立下减肥的flag?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
原创 他... 1946年夏,四平保卫战刚刚结束。作为新四军3师7旅的旅长,彭明治因健康原因离开了前线,暂时告别了战...
刘冠军教授:为什么西医不建议吃... 随着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开始认可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仍有一部分患者对中药持保留态度,甚至有的患...
“国家喊你减肥” 带动这个千亿... 体重超了,腰围粗了,慢病找上门了……一句“国家喊你减肥”,体重管理年拉开全民甩脂的序幕。背后,是一个...
维茨之秘:可以“躺瘦”的代餐,... 近年来,代餐产品在减肥领域备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其低热量的特性能否真正满足饱腹感?长期食用...
以体检福利为盾,筑牢职场健康防...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问题,健康隐患逐渐增多。而体检福利作为预...
中西医专家谈体重管理:生活方式... 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瞿乃婴)肥胖不是简单的身材问题,世界肥胖联合会将它定义为慢性复发性疾病。 ...
原创 美... “合理预期,中国文明至少还会繁荣100年”! 2024年8月11日,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引...
“食”光守护:解锁老年人的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咀嚼消化能力减弱、肌肉流失加快、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接踵而至,合...
夏季养生建议:祛湿! 中医认为,暑是夏天的主气,暑热夹湿,夏季往往闷热湿重,这个时节人们往往都贪食生冷,极容易形成痰湿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