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心理问答|困在“自私”与“委屈”之间的你,如何在自我与他人间找到平衡
创始人
2025-05-15 08:34:48
0

作者 韩明丽

读者来信:

我的烦恼是常在“满足自我需求”和“照顾他人感受”间反复内耗。比如有次周末加班,朋友央求让我帮忙做PPT,说有急用,我咬牙暂停工作赶过去,最后两边都没做好;朋友约我聚会,我因为那天太累拒绝了,却发现对方跟我从那之后就疏远了,我的愧疚感随之而来。这些场景不断上演,让我陷入“自私”与“委屈”的双重折磨。

我以前单纯地认为,生活应当契合内心的渴望。比如周末想宅家阅读,享受独处时光;或是在闲暇时,独自去公园散步,放空大脑。但现实中,我的每一次选择感觉都没那么简单。直接表达需求时,会担心伤害他人;优先考虑他人时,又觉得自我被压抑。这种矛盾感,就像卡在喉咙里的刺,咽不下也吐不出。

观察身边的人,也让我困惑。朋友小李总把同事需求放在首位,对方被批评了,她牺牲自己休息时间陪伴同事,还主动分担她的工作,自己累到胃疼,却只得到一句“谢谢”;妈妈在家庭聚会时,永远忙着照顾所有人,热菜凉了也顾不上吃一口,笑着说“你们开心就好”。他们的付出让我感动,可这样委屈自己真的值得吗?

我究竟该如何在“关注自我”与“体谅他人”间找到平衡?若一味迎合,生活就只剩下压抑;若只顾着自己,又会陷入孤独与自责。什么才是合适的尺度呢?

——天天都向上

回复如下:

现在的你很迷茫、也很纠结,好像被困在了“自私”和“委屈”的夹缝里,进退两难。但别担心,你并不孤单,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首先,我想说的是,你现在的困惑,其实源于一个很常见的认知误区——把“体谅他人”和“自我牺牲”混为一谈了。你总是觉得,只要帮了别人,自己就得委屈一下,不然就不是个善良的人。可你知道吗?心理学里有个“边界模糊”理论,说的就是像你这样善良的人,太容易把别人的情绪和自己的价值绑在一起了。比如,你帮朋友做 PPT,结果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心里还想着“要是拒绝了,朋友肯定失望,那就是我不够好”。又比如,你因为拒绝参加聚会就觉得自己会被人疏远,好像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其实呢,很多时候,对方可能只是暂时有别的安排,事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我有个建议,你可以找张纸,把最近三次让自己觉得委屈的“妥协”事件写下来。然后,好好问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对方的请求真的那么紧急,而且非得你来完成不可吗?说不定,事情并没有那么火烧眉毛,或者别人也能帮忙解决。第二,你当时的妥协,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还是只是为了讨好别人呢?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不自觉地迎合别人,而不是真的想去做。第三,要是你拒绝了,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真的会发生吗?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那些后果,其实并不会出现,只是自己吓自己罢了。

接下来,我想和你聊聊怎么找到那个平衡点。真正的平衡,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一种动态调整的能力。

你要学会给自己和别人划出不同的区域。有些事情,是你的“非妥协区”,比如那些关乎你身心健康、核心原则的事。就像你不能为了帮别人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而有些事情,就是“可协商区”,可以灵活调整一下,只要不影响你的根本利益就行。比如,朋友临时找你帮忙,你可以跟他说:“我现在手头有紧急任务,3 小时后可以帮你看看,来得及吗?”这样的话,既照顾到了朋友的需求,又没有委屈自己。

而且,你还可以用“替代方案”来代替全盘接受或者拒绝。比如说,同事找你分担工作,你可以回答:“我今天实在抽不开身,但我可以分享一个模板给你参考。”要是家人希望你放弃旅行计划陪他们,你可以跟他们商量:“这次行程不能改了,但我回来后我们可以专门安排一个家庭日。”这样一来,大家都能接受,也不会觉得你太自私。

不过,你也要小心那些“情感勒索者”和“单向关系”。要是有人总是用“你不帮我就不是真朋友”“你太自私了”这样的话来给你施压,那可就得警惕了。这种关系,本质上是剥削,而不是真正的互助。这时候,你坚定地拒绝,反而能帮你筛选出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人。

说到这儿,我还想和你聊聊内疚感。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会觉得自己委屈,可能是因为心里有那种过度泛化的责任感,好像自己得对所有人的情绪负责似的。其实呢,你要学会区分“我的责任”和“他人的课题”。你的责任,就是用尊重的方式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而别人的课题,就是他们怎么理解和回应你的选择。比如,你因为太累拒绝参加聚会,对方是接受还是生气,那是他的选择,你没必要为别人的情绪兜底。

最后,想跟你分享一个看起来浅显但常被我们忘记的常识:健康的利他,一定要先滋养自己。你之前提到的妈妈和同事,她们的付出看起来很伟大,但实际上,长期压抑自己的需求,最后只会让自己心里积攒起一股匮乏感,说不定还会出现隐性攻击,比如抱怨、冷暴力什么的。真正的平衡,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六成的精力用来自我关怀,剩下的四成用来适度利他。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只有自己电量充足了,才能帮别人续航;又像投资理财,先保障好自己的基本生存资金,再用多余的钱去帮助别人。

处理这个困境,不是在“自私”和“无私”之间二选一,而是在学习怎么让“自己”和“世界”温柔共存。心理学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些越能坦然优先照顾自己的人,反而越能给予别人真正的温暖,因为他们的付出里没有委屈和计较。从现在起,试着把“我必须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执念,换成“我有权利先让自己完整”。相信我,当你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可以很美好,你也能在自我和他人之间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巴...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凌晨,一场蓄谋已久的导弹突袭划破南亚次大陆的夜空。印度军方以“停火协议签...
血糖难降?4个症状提示你需警惕... 糖尿病患者医院遇争议,医患沟通到底有多重要? 宝子们今天想给大家讲个事儿,这事儿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4月宁不吃肉,也要多吃这4种“... 根据我整理到的资料,4月是春季的尾声,也是肝脏负担加重的时期。此时,饮食调理尤为重要,而“护肝菜”作...
类风湿关节炎是什么病?广州华康...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不仅...
一个人对待家人不耐烦、态度差,... 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 “亲人之间,有时候一句话比刀子还快,还伤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
库明加多次无视库里专注自己进攻...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5日,美媒透露了史蒂夫-科尔和库明加之间的一些细节。 据悉,科尔对库明加在比...
洗澡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6...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印度突然提对美“反制”:拟对部... 据印度《经济时报》13日报道,印度政府12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议,拟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
多地清退冗余医务人员!做法入选... 近日,河南封丘县卫生系统的大规模裁员行动,不仅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疗改革、就业...
天气变热,医生再三告诫:患有脂...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中国乒协辟谣刘国梁被抓 本月2... 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近日,有关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WTT世界乒联主席、中国乒协原主席刘国梁的相关...
有关肺癌的那些事,肺癌的诊断方... 说到肺癌的疾病诊断,估计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还是会停留在“不就是拍一张片子就可以了吗?” 说到这里,我...
2025年湖北武汉10大叛逆孩... 亲情冷漠,是叛逆孩子家庭中的一大痛点。孩子们在叛逆的驱使下,逐渐疏远了家人,对家人的关爱显得漠不关心...
【临床荟萃】易被误诊的肠系膜裂... 临床笔记 那天是周二,我忙完一天的平诊手术,去病房查房,突然接到我院儿童超声组医生武中洲的电话。他急...
孩子哭闹发火,父母有4种做法,... 5岁前的孩子正好处于自立阶段,发火哭闹、撒泼打滚等情绪事件非常多,父母经常为此头疼。 面对孩子的负面...
秀洲男性九价HPV疫苗来了! 秀洲16至26岁男性 请注意! 2025年4月 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多项新适应证 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
男性HPV疫苗获批上市,9到2... 曾经一针难求的九价HPV疫苗,男性也可以接种了。 近日,九价HPV疫苗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
建议糖尿病人:不管有钱没钱,常...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食,选择合适的食...
心学问心理教育好不好?高一孩子...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尤其是在高一阶段,成绩的波动可以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和未来发展...
原创 纳...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关于纳粹德国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由来,我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如今的德国的历史,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