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血糖”这两个字,好多人脑子里是不是立马就响起医生那句“少吃甜的”?感觉糖就像个“大魔王”,吃一口血糖就得“炸”,健康立马就得“拉警报”。于是乎,生活里就充满了各种“忍痛割爱”:香喷喷的蛋糕不敢碰,甜滋滋的奶茶不敢喝,就连吃个葡萄都得在心里掂量半天,生怕一不小心“血糖爆表”。
但你有没有想过糖真有那么可怕吗?其实很多人对血糖的理解有点偏差,甚至有些反应过度了,结果限制了好多本可以吃的食物,反而可能影响了身体健康。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血糖的那些事儿,看看哪些甜食可以放心吃,哪些得悠着点,血糖到底控制在多少才算健康。
按照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要是你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者吃完饭2小时后血糖≥11.1毫摩尔/升,那基本上就可以确诊是糖尿病了。但如果你的空腹血糖在5.6到6.9毫摩尔/升之间,那就属于糖尿病前期了,这个时候再不注意,过个几年真可能发展成糖尿病。
那健康人的血糖应该是多少呢?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在3.9到6.1毫摩尔/升,吃完饭2小时后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只要你的血糖在这个范围内,偶尔吃点甜的,真不用太焦虑。
咱们平时说的“吃糖”,其实指的是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里头,也分“好糖”和“坏糖”。
“好糖”:它们消化吸收慢,不会让血糖一下子升得老高,能给身体提供比较稳定的能量。比如全谷物(像糙米、燕麦)、豆类、大部分水果(比如苹果、樱桃、柚子)、还有坚果这些。
“坏糖”:它们消化吸收快,吃下去血糖容易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比如咱们常吃的白糖、白面包、蛋糕、各种含糖饮料等等。
所以你看问题不在于吃不吃糖,而在于你吃的是哪种糖!
想吃甜的不一定非得盯着白砂糖、蛋糕、奶茶这些。聪明地吃甜食,应该选择那些天然的、升血糖慢的食物。
水果可以吃但得会挑 水果本身就是天然的甜味来源,但不是所有水果都对血糖那么友好。像香蕉、葡萄、荔枝、榴莲这些,升血糖比较快,血糖高的人最好少吃。而苹果、猕猴桃、柚子、蓝莓这些,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了。想吃巧克力?选黑巧,别选奶糖那种。 如果实在馋巧克力了,记得选可可含量在70%以上的黑巧克力,而不是那种加了好多糖和奶的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对血糖影响小一些,而且里头还有些对心血管有好处的抗氧化物质呢。
坚果又香又脆,还能稳血糖。 像核桃、杏仁、腰果这些坚果,富含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质,一般不会让血糖大起大落。但要注意,千万别选那种裹了好多糖的蜜饯坚果!
主食换成低GI的,吃得饱血糖还稳。比起精白米饭、白馒头,燕麦、糙米、藜麦这些粗粮更健康。它们不仅升血糖慢,还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帮助控制血糖。
自己动手做点低糖甜品,健康又解馋。与其在外面买那些高糖的蛋糕点心,不如自己在家用一些代糖(比如赤藓糖醇、甜菊糖)做点低糖的小甜品,既满足了想吃甜的愿望,又不会让血糖飙升。
吃饭顺序有讲究:先吃菜再吃饭。有研究说,吃饭的时候先吃蔬菜,然后再吃米饭这些主食,能降低饭后血糖的峰值。因为蔬菜里的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的吸收,让血糖升得更平稳。
吃甜食的时候,最好配点蛋白质。比如你想吃块蛋糕不妨搭配一杯牛奶或者一小块鸡胸肉。蛋白质能减缓糖分的吸收速度避免血糖一下子冲得太高。
少量多次吃别暴饮暴食。 一次性吃太多高糖的东西,血糖肯定会迅速升高。但如果分成几次少量吃,血糖的波动就不会那么剧烈了。
巧用代糖替代白砂糖。像赤藓糖醇、甜菊糖这些天然代糖,基本不影响血糖,又能提供甜味,对糖尿病朋友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吃饭慢一点别狼吞虎咽。吃饭吃得太快,血糖也升得快。细嚼慢咽能给身体的胰岛素更多时间来调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