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6月24日上午5时05分,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副院长禤国维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为悼念追思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本专栏将陆续刊登行业、媒体及其弟子、亲友所撰的缅怀文章,以传承弘扬禤老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李红毅 国医大师禤国维弟子、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笔者)
恩师禤国维教授因病于2024年6月24日上午5时05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泪流满面!无语凝噎!难过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禤老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老师,更如父亲!每当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彷徨时,禤老总是第一时间站在我身边,给予我温暖和力量,为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和禤老结缘是在1994年的一个夜晚。当时我到广州探亲,早就听闻广东省中医院在行业的名气,于是想趁机到医院看看。由于我学皮肤科专业,于是到了皮肤科门诊。当天,恰逢禤老夜诊,我在候诊区域听到一些患者在讨论禤老治病的神奇疗效。出于好奇,我走到了禤老的诊室外面,在门口看到一位可蔼可亲的老人正在悉心问诊,心想,这就是患者口中屡起沉疴的大师级传奇人物啊!敬仰之心和想拜禤老为师之意油然而生。但由于之前和禤老并不认识,心理难免有些紧张,担心冒昧前来而被拒绝。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一直在候诊区等到禤老下班。等禤老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我鼓起勇气走上前向禤老介绍自己,并提出希望能够拜他为师的愿望。此刻的禤老虽然已经很疲惫,但他仍然非常耐心地听完我的介绍,并鼓励我报考他的研究生。有了禤老的鼓励,我也有了努力的方向。两年后,我如愿以偿成为禤老的学生。
入校以后,禤老待我如自己的儿女,不仅关心我的学业,还时刻关心我的生活。当时,我们一家三口均在读书,孩子上幼儿园,我读硕士,我先生读博士,一家人的生活就靠我先生每个月1000块钱的工资。当禤老得知我们家的情况后,就从他的工资里面拿出一部分来补助我们家,让我度过了研究生时期的难关。
读研究生期间,由于白天要上课,我大部分的跟诊时间是夜诊。禤老一般晚上6点开诊,我经常看到他每次门诊都不停地给病人加号,以至于每次夜诊结束都要十点左右。我有些不解,为啥禤老总是对病人加号的要求不拒绝。禤老总会笑着告诉我:“患者来一趟不容易,特别是外地的患者,我帮到他们,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快乐。”而不管多累,门诊中,禤老总是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病人。
参加工作以后,禤老也总是不停地鼓励和鞭策我。工作第四年,禤老专门找我谈话,想听听我对未来的规划。禤老希望我能继续考博士研究生,将来在中医皮肤病学领域有所作为。当时我对自己没信心,但禤老一直不停地鼓励我。正是这份来自禤老的鼓励和支持,也让我信心倍增,克服重重困难,在香港工作及在北京大学进修期间,完成了在职博士学业,并顺利毕业。
在我做住院医生的时候,禤老一直叮嘱我,要追踪皮肤科专业的前沿知识,不断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用中西结合为患者提供最优的诊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2004年,时任医院皮肤科主任范瑞强教授根据医院的安排到香港开展支援工作,我临时被医院委任为皮肤科主任,但当时我实在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能否管理好科室。这时,禤老再次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禤老说,你要用心对待科室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就会获得大家的信任,我在后面做你的后盾。当时因为我还比较年轻,在科室没有威望,这时禤老就会站出来帮我化解遇到的困难。禤老用无声的行动支持着我,让我顺利完成了代主任的任务,也为我以后走上科室管理岗积累了经验。后来,我担任科主任,禤老除了在临床中帮忙解决疑难病例会诊外,还经常在科室事务上为我排忧解难,在科室发展方向上帮我布局,在人才培养使用方面为我出谋划策。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皮肤科的综合服务能力,禤老建议我们要关注解决重大疑难疾病。禤老常告诉我们要积极吸收现代医学一切先进的知识,推动学科发展。在禤老的指导下,我们联同西医同行一起申报国自然课题,也实现了皮肤科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之后,在禤老的带领下,我们专科国自然课题的中标数量不断攀升。禤老的学生吴元胜在禤老补肾法的基础上申报了3个有关红斑狼疮的国自然课题。专科银屑病团队在禤老解毒法的基础上,中标课题和获奖数量也越来越多。禤老还提出要突破门第之见,与其他地区的皮肤科流派合作,申报更多的高水平课题和奖项。
20世纪90年代初,也是医院皮肤科发展的起步阶段,禤老带领陈达灿教授、范瑞强教授去参观学习当时的“皮肤科四小龙”,在学习过程中沿路联系了湖南省中医院、北京市中医院一起申报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皮肤科成为国家中医药局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禤老还倡议,要规范学科的名词术语、教材的书写、临床诊疗书籍的编撰等等。2020年,在禤老的带领下,我们成功申报成为教育部自设的二级学科中医皮肤病学,为推动中医皮肤病学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禤老为了学科今后能够发展得更好、更完善,希望能够申请筹办中医皮肤科杂志,为此他四处奔走,即使在患病后也不停地叮嘱我们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室发展的第一要素,这是禤老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禤老对人才非常重视,在他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很多人,让他们成才,如陈达灿教授、卢传坚教授、范瑞强主任等等,禤老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大家在不同岗位上,发挥其特长,助推专科发展。禤老对人才的渴求,不计个人得失,像吴元胜医生,禤老认为吴医生非常聪明,头脑灵活,就建议科室把他留下来。后来吴元胜中标3项国自然课题。专科康旭主任,也是禤老在一次调研的过程中极力邀请过来的,推动了医院皮肤外科的发展。禤老的弟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不负禤老的期望,许多人已经成长为行业的栋梁之材!
禤老为人非常谦逊、和善,总是面带笑容。我跟师禤老12年,从未见到他发脾气,他的心情一直是平静的。而且他做任何事都是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所以大家在禤老面前非常放松,就好像在自家老人面前闲话家常,而我也是将禤老当父亲对待。但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禤老却从不客气,虽然语气不重,但我们总是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威严。
禤老对待病人如同亲人,体贴备至。禤老有肩关节痛的毛病,晚上经常痛的睡不着觉,但他老人家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停一次诊。记得有一次,禤老不慎导致足部骨折,但他也从未提出要停诊休息,我们做学生的也都知道禤老的性格,这点小病他是绝不会停诊的。那时,珠海医院刚刚接管,正是打开新局面的关键时刻,于是禤老不顾年事已高和在广州院区的繁忙工作,每周都要去珠海医院开门诊,带徒弟。为了不耽误珠海医院的正常门诊时间,他经常早上六点半就要从广州出发,我拗不过禤老,早上6:00左右就要到禤老家门口接他回医院坐车。禤老当时住在7楼,没有电梯,我们提出来背着他下楼,但被他拒绝了,自己艰难地一步一步下楼梯,之后再由我们用轮椅推他去医院。还有一次夜诊,一个患皮肌炎的小朋友来看病,当禤老知道这位小患者由于没有力气来诊室时,他亲自下楼去到车里给患儿把脉,然后回到科里给孩子开药。
禤老非常关心学生。他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如越南、加拿大,中国香港、台湾等地,考虑到留学生语言不通,习惯不一样,他会很细心地交代其他学生一一对应帮扶,让他们尽快适应广州的生活和学习。当禤老得知自己的一位博士学生的小孩患先天性心脏病后,他不仅给予金钱上的帮助,还帮忙联系专家会诊治疗,并倡议科室发起募捐。
禤老是一位好丈夫。有一次,我随同禤老出差一天,刚好师母骨折在家,他就在卧室、客厅、餐厅的桌子上各放一杯水,在餐厅的桌子上放好馒头,并叮嘱好师母后才放心去出差。在禤老患病期间,我看到最多的就是他跟师母打电话说:“没事,我好好的,不要操心……”
禤老在学术方面对自己要求很高,每天都在不停地学习,只要有空,他就会到图书馆看书、看杂志,做笔记。他会将他人的学术经验做成卡片,也经常查询自己临床中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现代药理作用等,来佐证自己的临证经验,并分享给我们。所以,在跟诊期间,禤老总是会拿出他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给我们讲他的用药和临证经验,而这样的小笔记本有很多。活到老,学到老。禤老从未停止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随着禤老知识的储备越来越丰富,我们从他身上获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我在研究生期间写过一篇禤老治疗皮肤病药对的文章,内容就是来自于和禤老的聊天,后来禤老指导我反复修改,最终发表。禤老对学术一丝不苟,绝不允许我们做学生的弄虚做假。
勤学医源,广采新知。禤老在学术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平调阴阳,以和为贵”的学术思想,创立补肾法、解毒法、祛湿法,重视外治的整体学术经验,形成一些独特的用药思路,为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禤老在纷繁复杂的病机上抓住岭南地区人的体质特点,创新了痤疮肾阴不足相火火旺的理论,创立补肾法治疗皮肤病的一系列理论,为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忆往事,与恩师禤老相处的一幕幕浮现脑海,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念师恩,唯有继承恩师遗志,传承恩师大医精神,方能不负恩师教诲!
铭记于心!泣拜恩师!
供稿:李红毅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