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降血脂之道》
中医在降血脂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首先,饮食调节是关键。中医强调减少肥甘厚腻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增加清淡、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像五谷杂粮、新鲜蔬果。山楂是常用的降脂食材,它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日常可食用山楂制品或用山楂泡茶。
中药调理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现代研究发现其有降血脂功效,可配伍其他药材入方剂。从经络气血角度看,中医认为血脂异常与气血不畅、痰湿内阻有关。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如针刺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脾胃健运则痰湿难生,从而对血脂起到调节作用。此外,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方式,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代谢机能,辅助降低血脂。
中医降血脂的关键是“健脾化湿”,需要配合按摩、食疗和运动一起来治疗。
“丰隆穴”和“承山穴”是两个历来被看做能祛除痰湿的穴位。因而,大家在平时多按压几次。“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的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处。“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侧正中,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当伸直小腿时,小腿肚子肌肉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建议:人们可多用山药、薏米、茯苓等煮粥吃。血脂高的同时若感觉眩晕、胸闷、恶心、呕吐、乏力、嗜睡,身材肥胖,可以将煎30到45克山楂得到的浓汁与100克粳米同煮。
血脂高的同时,若感觉发热、口干、心烦、便秘、血压偏高、尿少、心慌,可以将煎15到30克泽泻得到的药汁与50到100克粳米同煮。
血脂高的同时,如果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头昏、耳鸣、面色红、失眠、口苦、容易发怒,则可以将煎5克三七、30到60克何首乌取得的药汁与100克粳米、2到3枚大枣同煮。
运动的确是降血脂最好的方式,运动锻炼能有效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但不论你选择有氧健身还是无氧运动,坚持下去才有用。
据科学研究表明,较为全面地改善血脂状况需要6个月。所以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比运动强度更重要。如果总是练练停停,由于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导致身体吸收率大大提高,储存能量增加,不仅不利于血脂状况的改善,可能还会使血脂升高。
运动要有一定的频率,每周3~4次,每次1~1.5小时,坚持力量锻炼和有氧运动相结合。人们不做运动最常见的借口是没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是定下时间表,坚持下去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高血脂的治疗要及时与科学,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能从锻炼和饮食上进行调整那就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