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能体会这句话的深意。尤其是过了50岁,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走下坡路,消化不如从前,精力也不如年轻时充沛。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种养生佳品,却能帮你通便、养脾胃、补精力,还对肝脏好。这种食物就是——山药。
为何山药如此受推崇?
中医认为,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有“补虚之长”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比起偏凉性的红薯和黏滞的芋头,山药更显平和,不寒不热,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序渐进地调理身体。
细数山药的三大养生功效
1、比红薯更通便
很多人知道红薯通便,但红薯含糖量高,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脾胃虚弱的人吃了可能会反酸、胀气。而山药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更温和地促进肠道蠕动。其黏液质能在肠道表面形成保护膜,润滑肠道,促进排便且不伤正气。
推荐食方:山药小米粥
取山药50克、小米50克一同熬粥,每日早餐食用,坚持一周就能感受到变化。
2、比芋头更养人
芋头虽然营养丰富,但性偏黏滞,多食容易滞气。山药则更显“通补兼顾”,既能补脾养胃,又能利湿不黏腻,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消化吸收。
3、养肝精力旺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50岁后肝肾精气逐渐亏虚。山药归肾经,能补益肾精;而其白色入肺,金色入脾,通过补益脾肺之气,间接滋养肝脏。肝主疏泄,肝血充足则疏泄有度,人自然精力充沛。
推荐食方:山药枸杞汤
山药200克、枸杞15克、红枣5颗,加水煮汤,每周食用2-3次,能补肝肾、益精血。
山药食疗方,简单又有效
1、清蒸山药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能保留最多营养。将山药切段蒸熟,每日早晨空腹食用一小段,健脾益胃效果最佳。
2、山药炒木耳
山药切片与黑木耳同炒,补肺脾的同时还能清理血管,适合三高人群。
3、山药莲子羹
山药与莲子同煮成羹,安心神、健脾胃,适合睡眠不佳的人群。
食用山药有讲究
1、选择铁棍山药,才有药效。
2、便秘者宜生食,腹泻者宜熟食。
3、去皮时黏液可能导致手痒,可戴手套或手上抹醋。
4、血糖高者需控制量,并与主食互换。
正好这几天再给大家推荐正宗产地的铁棍山药,新鲜的和干的都有,新鲜的蒸着吃,干的煮水喝作用更佳!
▲,新鲜铁棍山药

怀山干
50岁后,身体需要的不再是猛药大补,而是这般温和持久的滋养。从本周开始,把山药端上餐桌吧,坚持一段时间,你也会成为山药养生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