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抑郁到确诊双相障碍,我经历了怎样的八年挣扎?
创始人
2025-10-27 11:46:22
0

01

原生家庭刺痛了我

妈妈的强势和控制欲让我没有一点安全感。她偷看过我压在书堆最底层的日记,深夜里翻我的书包,并且不以为耻将此作为饭后的谈资。

父母对妹妹的偏爱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每次我与妹妹争吵,他们总扮演着她的保护者,却没有一个人为我说话。“妹妹还小,你是姐姐,要让着她。”这句话到现在都是我的梦魇。他们总紧紧地护着妹妹,我站在他们对面,像一个陌生人。

作为家里诞生的第一个孩子,我自然被寄予了所有人的厚望。可是并没有人想过,一个小女孩要怎样做才能完成几代人的期许。

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说着爱我可我却感觉不到,明明呆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房子里我却好像时时刻刻淋着瓢泼大雨。

你看,世界这么大,可我无处可去。

最后,我精心计划了一场完美又恶毒的自杀。只是没有进行到最后一步——爸爸接妹妹放学回来了,妹妹笑眯眯地问我,她可不可以和我一起吃我买的蛋糕。我笑着说可以,用那把本来要自杀的刀给她切了蛋糕。

我是那么恨,又那么爱每一个人。只是从那一天起,就算自杀的念头再强烈,我也没有计划过自己的离去。只要活着,那一切就都有转机。

02

一颗被虫蛀的树

我是一个很惨的小孩。每一个听完我的故事的人都这么说。

十七岁那年,我第一次去正式的、全自治区最权威的精神卫生中心看病。因为我一个人去的,所以医生拒绝为我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她只告诉我,我正处于抑郁状态中,但不能确定是否达到了患病的程度。她让我带父母来,我拒绝了。

临走时那位医生拍了拍我的肩膀:“其实你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孩子。你就像一棵被石头压着的草,一直在独立地向上长。知道吗,草生长的力量,足以顶开压着它重石。”我笑了笑,认为自己并不是那样一棵好草。

同年,我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里迎来了第一缕曙光。心理老师和我讲了萨提亚的“五大自由”——自由地听,自由地看,自由地想,自由地说,自由地去感受。这五大自由仿佛一柄利刃,为我破开一道迷障。第一次有一缕晨光从缺口中漏出来,照在我身上。

2020年,是我厌世情绪最高涨的一年,也是我开始出现躯体化的一年。

不知道哪天起,我的手开始控制不住地颤抖;常常在吃饭的时候呕吐;上一秒说过的话下一秒就会忘记,说着说着头脑就一片空白,只能悻悻地闭上嘴巴。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只想安静地躺着,但又睡不着觉,一个星期最少的时候只能睡八个小时。

渐渐的,我的成绩一落千丈,高考的成绩连二本线都没上。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母十几年来对我最多的失望。

我很多时候都在想,应该如何形容我父母当时的感觉呢?

大概就是,你种了一棵树,一直以来精心栽培,施肥除虫样样不落。这棵树也如你所想的那般生长着:树干笔挺,高耸入云;树冠繁大,枝繁叶茂。于是你心里认为,这棵树结的果一定又大又甜。你等啊等,等到秋天来了,迫不及待地摘了一个果子吃。一口咬下去,是从未想过的又酸又涩,低头一看,还有半只干瘪的虫子。

你又恶心又愤怒地踹了树一脚,没想到在树干上踹出个通心大窟窿。树被你踹的晃了晃,“轰隆”一声,断了塌了。你骂了一声,说早知道就不种这棵树了。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辛苦都付诸东流,一甩袖子离开了,全然忘了这些年在树荫下乘凉的那些日子。

其实只要你凑近一瞧就能发现——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一颗树,早就从心子里被虫吃了干干净净,盘根错节的根早就腐烂了。

我就是那棵树。

03

积极治疗

2021年三月,我在大学所在的城市的精神卫生中心做了许多量表,做了血检、脑部的检查、心电图,结果为重度抑郁和严重焦虑。医生建议我吃药治疗,我拒绝了。因为,我没有钱。

同年的五月,我觉得再不看病,我就要活不下去了。纠结了很久很久,写了一封信发给了妈妈,顺便附上了诊断书。妈妈告诉我,等我回来,就带我去治病。妹妹偷偷告诉我,父母哭了很久很久,他们并不知道原来我一直都不开心。

七月,放假在家的一个晚上,我很认真地要求妈妈带我去看病,我真的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溺死在漆黑的海里。第二天,去了我第一次去的精神卫生中心,只是这回父母都陪着我。

经过量表和体检后,医生和我进行了一些交流。这位温柔的女医生看了我许久说:“孩子,你好似在陈述别人的故事。”我心想:因为这些话,我已经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千千万万遍了,我早已麻木到没有一滴眼泪。

最后拿到诊断书的时候,父母都沉默了。妈妈不愿意让我看诊断书,她紧紧地攥着那几张纸,苍白无力地安慰着我。其实不看我也知道答案。

医生开了药给我,吃了一个月却不见效果。复诊时医生仔细询问了我的情况,最后得出了结论——是双相情感障碍。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简单了解过后担忧又释然。

我坚定地选择继续吃药治疗。我吃的第一组药是文拉法辛和丙戊酸钠。吃了一段时间,我的情况慢慢稳定了下来,但药物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大把大把的掉头发、发胖嗜睡、手抖。我想了很久,为了充满希望和积极的活着,付出的这一点点代价我能接受,世间难得两全法,我明白。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情绪虽然稳定了下来,可是我的记忆力还是那么的差,这不是我想要的。

随着文拉法辛让我险些转躁,我又换了药——拉莫三嗪和安非他酮。换药的头几天,我似乎对拉莫三嗪有一点过敏浑身刺挠。每一天我都仔细观察着我的皮肤,我不想放弃这个药,我也不想放弃我自己。还好没有过敏。

我越来越稳定,情况一天比一天更好。我的脑子比以前灵光了许多,学东西越来越快,思维也开始变得活跃;没那么容易发脾气了,言语也温和了许多;说话渐渐有了逻辑,从前消失的灵感也正一点一点的回到我的笔下;我不再懒洋洋的毫无行动力,变得上进许多;我不再旷课,努力做到成绩更好。

我感觉得到,我的羽翼正在变得丰满起来,我也一天比一天更快乐,更有期待。

有一句话说,“如果没有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我也一样。我见过了光明,坦荡地站在青天白日里,便再也不想匍匐在黑暗之中蝺蝺独行了。我想要自由且勇敢,热烈而诚恳,清白明朗的活在地动惊天里。

我其实并不知道我会不会完全痊愈,会的话最好,不会也没关系,我会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普通人,一定会好好的活着。

我不是枯草,我会顶开那颗重石,长得和周围的草一样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名专家呼吁停止食用,比肥肉还... 近年来,随着营养学的进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脂肪类食物,曾经被...
姐妹们常说的乳腺结节,究竟是怎...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在姐妹们的日常交流中,“乳腺结节” 这个词经常被提及。那么,乳腺结节究竟是怎么...
中美贸易谈判破冰,聚焦五大核心... 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震荡和波动。摄/金焱 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为中...
协和医生说 | “低头族”小心... 您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觉得自己体态不良,发现自身有头前倾、耸肩和圆肩驼背等体征?这可能是上交叉综合征在作...
丹桂飘香,除了好闻更好食!闵行... 金秋时节,一缕幽香悄然浮动,不疾不徐漫过街巷院落。它于叶间静静绽放,花小如粟,簇簇花瓣密密缀在深绿枝...
适应障碍=心理灾难?别让过渡期... 在现代社会中,频繁的变动如换工作、搬家、关系变化、疫情冲击,常让人感到“跟不上节奏”。当情绪、行为、...
2架美军机在南海相继坠毁,均起... 据@CCTV国际时讯援引美国海军消息,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美国海军一架隶属于第7...
药你知道 | 不能和牛奶同服的... 作为富含钙、磷、铁、蛋白质、芳香氨基酸、酪胺和其他成分的日常饮品,牛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常被忽视。 许...
烟不离手、熬夜刷手机、药随性吃...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吕惠 宋蒙 烟不离手、天天熬夜、不按时吃药,因为这些不良习惯,26岁小伙...
大龄剩女三个特点:理想化择偶标...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关于大龄剩女的讨论,涉及社会观念,个人选择与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总...
原创 山... 早上逛菜市场,看到摊位上堆满了沾着泥土的新鲜山药,忍不住买了几根。正当我盘算着晚上是炖汤还是清炒时,...
河南首届药膳技能大赛今日开锣 □ 记者 孙倩文 温凉河畔秋风起,医圣园中药膳香。 10月22~24日,由中国药膳研究会指导、河南省...
50岁子宫大到像怀孕四个月,还... 大家好,我是恩哥 一名妇产科医生 如果在50岁左右发现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究竟该切除子宫还是“再忍...
肛门旁边长痘用手去挤吗?一文带...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些人脸上会长痘痘或是小包,有些人肛门部位也会出现一些小包,很多人会误以为只要像处理...
老人常吃面条,三种慢性病会不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
守护青春“心”健康——耒阳开展...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通讯员 刘源 罗显斌 周云霞)为关注青少年心血管健康,做到对...
医生:冬天早餐坚持吃鸡蛋的人,... 冬天,寒冷的空气让许多人更加倾向于选择热腾腾的早餐,而鸡蛋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食物,早晨吃上一两个,既...
原创 男... 文/小楠 很多女人都会遇到男人突然对她冷落的情形,这时候,有些女人就会认为“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面...
早上多吃VS晚上多吃,哪个不容... 俗话说“早上吃好,晚上吃少” 而你是不是 经常早上随便吃一口或不吃 晚上却大餐一顿? 新的科学研究...
起床后有这些表现的人,血脂可能... 经过一夜的休息,清晨本该是精力充沛、神清气爽的开始。然而,如果经常在起床后出现几种不舒服,可能是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