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秋冬季节成为了许多人最为关注的健康风险期。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冬季不仅是感冒和流感的高发季节,脑梗也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危险。
医生们常常提醒,天凉了,老年人最好在家里静静待着,宁可看电视,也不要做一些可能引发健康危机的事情。
近期的数据显示,由于气温骤降而导致的脑梗死死亡人数在上升,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天气的剧烈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医生特别提醒,有些行为,即使是习以为常的小事,冬天一定要避免,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

要避免清晨过早或剧烈运动。冬季清晨温度低,人体刚刚从温暖的床铺中出来时,身体并没有完全“苏醒”。
这时候,很多人觉得早晨清新的空气适合跑步或锻炼,但实际上,这样的运动行为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
尤其是当人体还没有完全适应清晨的寒冷时,剧烈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急剧波动,进而引发脑梗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寒冷的早晨,血管收缩,心脏的负荷相对较大,剧烈运动会让本来就较为脆弱的心脑血管系统面临更大的压力。
研究表明,早晨5点到10点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段,尤其是在气温下降的情况下,脑梗发生的概率会显著上升。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尤其要避免清晨过早进行剧烈运动。
如果有锻炼的习惯,最好等到阳光稍微温暖一些,身体完全适应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后,再开始运动。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避免剧烈运动带来的健康风险。

猛然用力,尤其是用力排便,也是许多人容易忽视的风险。冬季天气寒冷,肠胃蠕动较慢,很多老年人常常因为便秘而产生排便困难。
在排便时,如果过度用力,可能会导致体内压力急剧升高,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或者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这样的动作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最终引发脑梗或者心脏病发作。

研究表明,便秘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便秘导致用力排便时,腹腔内的压力骤增,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重,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里,这种情况更加危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建议,老年人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果便秘情况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药物干预,避免用力排便,减轻身体负担。

此外,随着寒冷季节的到来,许多人会习惯性地通过豪饮烈酒来“暖身子”,但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
酒精对血管的作用是扩张和放松,这看似能让人感到温暖,但实际上,酒精的作用是暂时的,随着酒精的代谢,血管会迅速收缩。
这时,如果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血管收缩过快,可能会导致血液流动不畅,进而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最终引发脑梗。

很多人认为,喝烈酒可以暖身,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心血管系统比较脆弱,酒精的刺激会使血压波动加剧。
研究发现,寒冷天气加上饮酒会导致老年人的脑梗发生率增加,尤其是一些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在寒冷季节里,尽量避免饮酒,尤其是烈酒。
如果想要保暖,应该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如穿暖和的衣物、喝温热的饮品等,而不是依赖酒精来取暖。

最后,洗完热水澡后立刻出门,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很多人喜欢在冬季洗一个热水澡,觉得这样可以舒缓身体的疲劳,尤其是老年人,热水澡能帮助放松筋骨。
然而,如果洗完澡后立刻出去,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温差较大,血管会因受冷刺激而迅速收缩,从而导致血压波动,增加脑梗的风险。
冷热交替的刺激会加大血管的负担,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快速的温差变化可能导致血压的剧烈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在洗完澡后,最好在温暖的室内待一段时间,等身体逐渐适应外部的温度变化后,再出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引发的血压波动,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

随着气温的变化,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气温骤降带来的影响。寒冷的季节里,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医生特别提醒,老年人在这个季节里,应该避免做一些剧烈的运动,尤其是在早晨,要尽量避免急剧起床和大力运动;要避免在排便时过度用力,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同时,要避免通过酒精来取暖,尤其是烈酒;洗澡后不要立刻出门,要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的变化。
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实际上对于预防脑梗等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
参考资料
[1]王军.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