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哥今年42岁,去年的体检中提示胆囊有点问题,体检科的工作人员建议他进一步去专科完善检查。但刘大哥没太当回事,觉得是工作人员大惊小怪,自己身上没有任何不适肯定没问题。
很快时间就过去了快一年,最近一个月来,他时不时感觉腹部疼痛,且明显感觉整个人黄了一个度。去医院一查,发现总胆红素较正常值超过了近百倍!肝脏内有多发占位,考虑是肿瘤转移。
进一步检查明确为胆囊实质性占位,诊断为胆囊癌晚期,已经发生了广泛转移,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这个结果令他难以接受,自己去年的检查都好好的,怎么今年就癌症晚期了?

一、胆囊癌:沉默的“杀手”
胆囊的大小只有拳头大小,位于肝右叶下方,平常负责储存、浓缩胆汁,在摄入油腻食物时胆囊会开始收缩,让胆汁顺着胆管进入到肠道内消化脂肪。一旦胆囊壁的细胞出现基因突变,就会不受控制分裂,最终形成胆囊癌。
胆囊癌素来有“癌王”的称号,因其早期症状隐匿,大部分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就诊已经处于中晚期的阶段。即便是早期的患者,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概率也很高。且临床上针对胆囊癌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除了手术外,放化疗、靶向药物等基本都不可行。

胆囊癌的发生与胆结石之间离不开关系,数据显示约有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风险是无结石者的13.7倍。即便是没有症状的胆结石,也同样需要引起警惕。
发生胆囊癌的初期,患者身上多没有明显症状,一些合并结石、息肉的患者可能有上腹部饱胀不适、呕吐、消化不良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中晚期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部持续疼痛加剧,同时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症状。

二、胆囊癌高发,这些坏习惯早点改!
胆囊癌的出现与日常饮食习惯之间有很大关系,这两件事千万别再做了。
1、不吃早餐
经过一夜的睡眠,胆囊内会储存有很多胆汁,不吃早餐的话胆汁会在胆囊内蓄积逐渐形成结石,且会导致胆囊代谢紊乱,增加罹患胆囊癌的风险。且不吃早餐会让胃肠道蠕动速度变慢,食物长时间在体内滞留会加快胆固醇吸收,也会一定程度增加胆囊癌的发生风险。

2、吃太油或太素
摄入大量油腻的食物,会影响胆汁酸、钙盐、胆固醇、卵磷脂平衡,从而让胆囊黏膜细胞出现损伤和炎症反应,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吃得太素则会让胆汁分泌减少,也会让胆囊代谢合成分解消化紊乱,会促进胆囊结石、慢性炎症,甚至是胆囊癌发生。

除了饮食习惯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伤害胆囊健康。
1、疾病管理不良
肥胖、糖尿病管理不良的情况下,会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其中就包括胆囊癌。有研究发现,相较于体重正常的人,超重、肥胖人群发生胆囊癌的风险分别会增加1.31、1.72倍。而糖尿病则是促进结石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与结石同时存在会协同促进胆囊癌发生。

2、久坐
久坐会让胆囊排空不畅,会增加结石的发生风险。有研究发现,将每日20分钟久坐时间替换成中高强度运动,罹患胆囊疾病的风险会下降20%。
3、吸烟
吸烟是导致胆囊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量越多、年限越长的人,发病风险就越高。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不吸烟的人群,每日吸烟量>10支的人胆囊癌风险会增加10倍。

胆囊癌是一个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该病在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仔细观察还是有迹可循的,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一定要多加留心。
参考资料:
[1] 《警惕这些症状,防止胆结石“黑化”成胆囊癌!》.厚朴方舟.2021-03-19
[2] 《中国胆囊癌高发,罪魁祸首被揪出!提醒:这3种吃饭习惯,尽早改》.有来医生.2024-09-10
[3] 《胆囊不好的人,不要做这5件事!》.健康榨知机.2023-10-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