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vs风热感冒:别再乱吃药!3分钟教你分清,在家就能调理
创始人
2025-10-24 22:15:40
0

提到感冒,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点感冒药就好”,可往往药吃了不少,症状却没缓解——其实问题出在“没分清感冒类型”。中医把感冒分成“风寒”和“风热”两种,就像冬天冻着了和夏天热着了,病因不同,调理方法也完全不一样:风寒要“散寒”,风热要“清热”,搞错了不仅没用,还可能加重病情。今天就用大白话,把两种感冒的“识别技巧、调理方法、避坑指南”讲清楚,让你再也不用盲目吃药,在家就能精准应对。

一、先搞懂:为啥会有风寒和风热两种感冒?

简单说,两种感冒的核心区别是“入侵身体的邪气不一样”——风寒感冒是“寒邪+风邪”搞事,风热感冒是“热邪+风邪”作乱,诱因和季节也大不相同:

- 风寒感冒:多在秋冬季节发作,比如冬天出门没戴帽子、淋了雨、穿得太少,寒邪顺着毛孔钻进身体,把皮肤“封住”,导致肺气不通,就会出现怕冷、流清鼻涕的症状;

- 风热感冒:多在春夏季节常见,比如夏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吃太多辛辣油炸食物、熬夜上火后又吹了风,热邪在体内“憋住”,引发咽喉肿痛、流黄鼻涕等症状。

还有一种情况很常见:本来是风寒感冒,比如冻着后流清鼻涕、怕冷,可如果没及时调理,身体里的寒邪慢慢“变热”,就会转化成风热感冒,出现咽喉痛、黄鼻涕——这就是为啥有的人感冒初期和后期症状不一样,需要及时调整调理方法。

二、3步快速区分:风寒感冒vs风热感冒,再也不搞混

不用记复杂的中医术语,只要看“怕冷发热、鼻涕痰液、咽喉口渴”这3个关键信号,就能快速判断自己属于哪种感冒,比看舌苔、摸脉象更简单实用。

第一步:看“怕冷”和“发热”的轻重

这是最核心的区别,记住两句话:

- 风寒感冒:“怕冷重,发热轻”。比如明明穿了厚衣服,还是觉得浑身发冷,甚至打哆嗦,体温一般在38℃左右,不会烧得太高,而且加件衣服、盖床被子会觉得舒服;

- 风热感冒:“发热重,怕冷轻”。比如浑身发热,脸发红,体温容易升到39℃以上,即使穿薄衣服也不觉得冷,反而想吹点风降温,加衣服会觉得烦躁。

比如冬天出门后冻得发抖,回家后开始鼻塞、流清鼻涕,体温37.8℃,这就是典型的风寒感冒;夏天吹空调后咽喉痛,体温38.5℃,不怕冷反而觉得热,就是风热感冒。

第二步:看“鼻涕”和“痰液”的颜色质地

鼻涕和痰液是身体“对抗邪气”的产物,颜色和质地能直接反映邪气类型:

- 风寒感冒:鼻涕像清水一样,透明、稀薄,擦完很快又流出来;咳嗽时咳出的痰也是白色的,很稀,不容易结块;

- 风热感冒:鼻涕是黄色或绿色的,很粘稠,擦的时候能感觉到“挂丝”,甚至擤不干净;咳嗽的痰也是黄色的,又稠又粘,咳起来费劲,有的还会带点血丝。

比如孩子感冒后流清鼻涕、咳白痰,大概率是风寒;如果鼻涕变黄、痰变稠,可能是风寒转风热了,需要及时换调理方法。

第三步:看“咽喉”和“口渴”的情况

这是区分两种感冒的“快速信号”,尤其适合不会判断怕冷发热的人:

- 风寒感冒:咽喉不红不痛,顶多有点发痒,喝水欲望不强,甚至不想喝水,如果喝也是喜欢喝热水;

- 风热感冒:咽喉又红又肿,一咽口水就疼,严重时说话都费劲,还特别口渴,总想喝凉水、冰水来缓解。

比如早上起来觉得嗓子干痒,但不疼,没胃口,是风寒;如果嗓子疼得咽不下饭,还口干舌燥,就是风热——这一步几乎不会出错,新手也能快速判断。

三、对症调理:风寒、风热感冒,在家这么做最有效

两种感冒的调理思路完全相反:风寒要“温散”,用温热的方法把寒邪赶出去;风热要“清热”,用清凉的方法把热邪清掉。不用吃药,靠饮食、穴位、生活习惯就能缓解,适合轻度感冒或作为药物辅助。

1. 风寒感冒:重点是“散寒保暖”,让身体“热起来”

- 饮食调理:吃温热的食物,帮身体驱散寒邪:

- 喝“姜枣红糖水”:生姜3片、红枣5颗、红糖适量,煮10分钟,趁热喝,喝完盖被子捂出点汗,寒邪会随汗排出,鼻塞、怕冷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 吃“葱白煮水”:带根的葱白3-5段,煮水喝,葱白能通阳气、散风寒,适合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浑身酸痛的人;

- 别吃寒凉食物:比如西瓜、梨、绿豆、冰淇淋,会加重体内寒邪,导致感冒拖得更久。

- 穴位按摩:按揉“风池穴”和“列缺穴”,帮助疏风散寒:

- 风池穴:在脖子后面,枕骨下方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3-5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能缓解头痛、怕冷;

- 列缺穴:在手腕外侧,桡骨茎突上方,按揉3分钟,能缓解鼻塞、流清鼻涕;

- 生活习惯:多休息,别劳累,出门戴帽子、围巾,避免再次受凉;可以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散寒。

2. 风热感冒:重点是“清热泻火”,给身体“降降温”

- 饮食调理:吃清凉的食物,帮身体清除热邪:

- 喝“菊花金银花茶”:菊花、金银花各5克,泡水喝,能清热解毒,缓解咽喉肿痛、发热;

- 吃“百合雪梨水”:雪梨去核切块,加百合煮水,放少量冰糖,能润肺清热,适合感冒后期咳嗽、咳黄痰的人;

- 别吃温热食物:比如生姜、羊肉、辣椒、桂圆,会让体内热邪更重,导致咽喉痛、发热加重。

- 穴位按摩:按揉“合谷穴”和“曲池穴”,帮助疏风清热:

- 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揉3-5分钟,能缓解咽喉痛、头痛;

- 曲池穴:在肘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按揉3分钟,能帮助降温、清热;

- 生活习惯:保持室内通风,别待在闷热的环境里;多喝温水,每天喝1500-2000毫升,帮助排出体内热邪;如果发热超过38.5℃,可以用湿毛巾敷额头物理降温,别捂汗(会加重发热)。

四、避坑指南:调理感冒的6个常见错误,别再犯

很多人感冒后因为方法不对,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记住这6个“坑”,避免走弯路:

1. 别不管风寒风热,都吃同一种感冒药:比如风寒感冒吃了“清热解毒”的药(像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会让体内寒邪更重,感冒拖得更久;风热感冒吃了“散寒”的药(像感冒清热颗粒),会加重热邪,导致咽喉痛更厉害。

2. 别感冒就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8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盲目用抗生素不仅没用,还会破坏体内菌群平衡,降低免疫力。

3. 别风寒感冒也“物理降温”:风寒感冒的发热是因为寒邪“封住”皮肤,体温散不出去,这时用湿毛巾敷额头会加重寒邪,应该靠喝姜枣水、捂汗来散热;风热感冒的发热是体内有热,才适合物理降温。

4. 别感冒后“剧烈运动”:有的人觉得“运动出汗能治感冒”,其实感冒时身体虚弱,剧烈运动(比如跑步、打球)会耗伤体力,导致免疫力下降,反而让感冒加重,适合温和的活动(比如散步)。

5. 别感冒初期就“硬扛”:轻度感冒可以靠调理缓解,但如果出现发热超过3天不退、咳嗽加重、呼吸困难,或老人、小孩、孕妇感冒,一定要及时去医院,避免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6. 别把“流感”当普通感冒:流感比普通感冒症状重,会出现高热(39℃以上)、肌肉酸痛、乏力,甚至呕吐、腹泻,普通调理方法没用,需要及时吃抗病毒药,别耽误治疗。

五、特殊人群感冒:老人、小孩、孕妇怎么应对?

老人、小孩、孕妇体质特殊,感冒后调理要更谨慎,避免影响健康:

- 小孩感冒:小孩脏腑娇嫩,感冒容易发展成肺炎,要密切观察体温和精神状态。风寒感冒可以喝少量姜枣水(别放太多红糖),风热感冒可以喝梨水;如果孩子拒绝吃奶、精神差,立即就医。

- 老人感冒:老人免疫力低,感冒后容易诱发基础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加重),轻度感冒可以靠饮食调理,若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及时去医院;

- 孕妇感冒:尽量不用药,风寒感冒可以喝姜枣水,风热感冒可以喝菊花金银花茶(少量);如果发热超过38.5℃,或症状严重,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影响胎儿。

感冒虽然常见,但“对症调理”才是关键——风寒感冒别清热,风热感冒别散寒,记住“怕冷重、清鼻涕、咽不疼是风寒;发热重、黄鼻涕、咽肿痛是风热”,再用对应的方法调理,很快就能好转。如果调理2-3天后症状没改善,甚至加重,别硬扛,及时去医院,让医生帮忙判断,避免小感冒拖成大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水果中的黄芪!每天只要吃几颗,...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80岁的大爷在跳舞机上跟随BigBang节奏灵活摇摆,当同龄的奶奶凭...
原创 明... 时光匆匆,转眼又到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民间有言:“霜降补一补,来年无病苦。”这是个气温骤降...
打破焦虑躯体症状的恶性循环:5... 在现代社会高压环境下,焦虑情绪引发的躯体化症状正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这些躯体化症状表现多样...
西红柿是糖尿病的凶手?再次提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糖尿病的困扰。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
橄榄多酚羟基酪醇:助力健康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抗氧化能力逐渐下降,细胞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侵袭,炎症也悄悄成为健康的隐患。这些看...
原创 让... 感情里,是不是给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你觉得付出了很多,可是在对方看来,你做得...
大麦芽泡水,真的是减肥“神器”... 家人们,我最近在减肥这条“坎坷大道”上疯狂试探,啥方法都想试试。这不,网上铺天盖地都在说大麦芽泡水能...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如何守...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
原创 中... 刘大哥今年42岁,去年的体检中提示胆囊有点问题,体检科的工作人员建议他进一步去专科完善检查。但刘大哥...
风寒感冒vs风热感冒:别再乱吃... 提到感冒,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点感冒药就好”,可往往药吃了不少,症状却没缓解——其实问题出在“没分清...
你和孩子较什么劲,他脑子都没长... 很多专家说:孩子到了3岁,就要开始立规矩。 不要让孩子爬到你的头上来,不然以后再管教就很难了。 ...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纪录电影《... 健康北京2025-10-24 18:29:27 10 月24 日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题材纪录电影...
低价预防艾滋病药物有望帮助全球... 每年注射两次就能有效预防艾滋病,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它已经成为现实。近日,一项研究提...
心理困境何解?陕西探索给出协同... “您好,这里是西安市心理援助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深夜,一通电话接入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
霜降时节如何科学进补?专家:“... 今日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随着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 民间素有“贴秋膘”以备过冬的民俗 如...
晨勃消失,就是身体不行了?关于... “早上没看到晨勃,一整天都心神不宁,是不是自己身体不行了?”,不少男性把晨勃当成 “健康晴雨表”,一...
北京顺义什么样的人需要接受胃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结构变化,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肠胃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
春季帕金森健康饮食新选择:小西...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新陈代谢加速,饮食调整需顺应时节特点。小西红柿(圣女果)作为当季高营养密度果蔬,凭...
甲状腺癌都很“温和”……是真是... 甲状腺癌都很“温和”……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甲状腺癌在民间有“懒癌”“最幸运的癌”之称。这个说...
苹果立大功?医生再三强调:高血... 苹果,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可口,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做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