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州卫生部门报告了三例严重的猴痘病例,这些患者均感染了I型病毒株。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三名患者均未曾出国旅行,这意味着这种更具威胁的病毒株已经开始在美国本土传播。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对猴痘的关注,也让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种疾病的传播方式、症状及防护措施。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最初在非洲地区发现。它通常会以类似流感的症状起病,例如发热、寒战、肌肉酸痛,随后发展为皮疹。皮疹起初是小小的隆起斑点,接着变成充满液体的水泡,最终结痂。猴痘病毒分为两种主要谱系:I型和II型。I型病毒株在中非和东非部分地区引发了广泛的疾病和死亡,尤其是在民主刚果。而II型病毒株则是2022年美国疫情的主要元凶。
加州病例为何特殊?
加州这三例病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是首次在美国本土传播的I型病毒株病例。此前,美国报告的I型病例均与出国旅行有关。这三名患者分别来自长滩和洛杉矶县,他们的感染意味着病毒已经不再局限于输入性传播。这种情况引起了卫生官员的高度警惕,因为I型病毒株的致病性更强,尤其对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而言,严重疾病和住院的风险更高。
猴痘如何传播?
猴痘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的身体接触,包括皮肤接触、性行为以及接触患者的体液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过去的II型病毒株暴发主要影响了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以及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跨性别者和非二元性别者。加州卫生部门认为,目前I型病毒株的传播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社区。然而,任何人都可能因密切接触而感染猴痘,这提醒我们必须对防护措施保持警惕。
疫苗和防护措施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猴痘的有效手段。Jynneos疫苗可以同时预防I型和II型病毒株,它需接种两剂,间隔一个月,第二剂后两周可达到完全免疫。虽然疫苗不能完全消除感染风险,但它可以显著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专家表示,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猴痘,也不太可能需要高级医疗护理。
除了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同样重要。建议避免与疑似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皮肤损伤或有开放性伤口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避免与陌生人共用物品,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呼吁关注与行动
猴痘的出现提醒我们,传染病的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面对更具威胁的I型病毒株,我们更需要保持警惕,了解疾病传播的途径和防护措施。接种疫苗、关注自身健康、采取科学的防护手段,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关键。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防护,远离传染病的威胁。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上一篇:慎购宣称消毒、杀菌的纸尿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