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论是在我们自己,还是周边的亲朋好友,受到脂肪肝困扰的人一定不在少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近4成成年人都存在脂肪肝的问题。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患病率也正在节节攀升,成为体检报告上的最常见问题之一。脂肪肝不仅是肝脏健康的“隐形杀手”,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代谢问题密切相关。
如何缓解改善脂肪肝呢?除了日常生活中加强运动锻炼,控制烟酒等生活方式干预之外,药物的改善作用也是条件恢复脂肪肝的方式之一。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环境毒理学与药理学》上的新研究中,发现两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脂药和降压药,在改善脂肪肝方面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潜力。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它们的效果,更深入揭示了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脂肪肝的辅助药物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在深入了解这两种药物的神奇作用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脂肪肝及其危害。
脂肪肝,全称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顾名思义,就是肝脏细胞内堆积了过多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而影响肝脏细胞正常功能的一种常见健康问题。
相信大家都知道,肝脏是人体的重要消化代谢器官,负责处理和转运体内的各种物质。但当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时,会加大肝脏的代谢负担,不堪重负的肝脏会将这些脂质和糖分转化为脂肪,囤积在肝脏细胞中,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发生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但并不代表脂肪肝没有健康风险。如果不积极进行干预,任由脂肪肝进一步发展,肝脏细胞中持续堆积的脂肪,则会引发肝脏的炎症,进而引发肝脏的纤维化、肝硬化等肝脏问题,这些疾病会影响肝脏功能,带来肝脏的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血脂、血糖等正常代谢,带来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脂肪肝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问题,而是可能会对肝脏功能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可能会带来诸多代谢问题,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研究中,选择的是已经获批上市的相关药物,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长期临床应用的验证,研究者试图将这些药物应用于新的治疗领域,在新研究中发现,用于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佩玛贝特,和用于降压的一线用药——替米沙坦,都具有其治疗作用之外的改善脂肪肝的重要作用。
佩玛贝特是一种贝特类的个高选择性PPARα调节剂,主要是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问题,这个药物目前也已经在国内获批上市,是一种能够高效降低甘油三酯的常用药物。
而替米沙坦相信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的代表性药物,这个药物是被广泛应用于控制高血压的一线用药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构建高脂高糖饮食的大鼠脂肪肝模型,模拟了现代人不健康饮食导致脂肪肝的过程。随后,他们给这些大鼠分别使用了佩玛贝特、替米沙坦以及两种药物的低剂量联合方案,并观察其对肝脏脂肪病变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独使用佩玛贝特,还是单独使用替米沙坦,都几乎完全清除了大鼠肝脏中因不健康饮食而堆积的脂肪!而在使用两种药物剂量减半后的联合用药过程中,也实现了实验动物模型脂肪肝的逆转,其作用与两种药物单独全剂量使用的效果一致。
这样的结果都表明,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药物,在对抗脂肪肝这个共同的“敌人”时,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深入探索了两种药物背后的作用机制,发现它们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实现了殊途同归的治疗效果。
在这两种药物中,降低甘油三酯的佩玛贝特,其作用机制相对直接,它就像一把钥匙,激活了肝细胞内一个叫做“PPARα”的蛋白受体。PPARα是调控脂肪酸代谢的核心开关,一旦被激活,就会发出一系列指令,全面提升肝脏燃烧脂肪的能力。
研究发现,佩玛贝特显著增强了肝脏的“β-氧化”活性。β-氧化是细胞在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分解脂肪酸、产生能量的主要途径。佩玛贝特通过上调这一过程中的关键酶的基因表达,大大提升了肝脏脂肪的分解速度。
简单来说,佩玛贝特通过激活PPARα,直接加速了肝脏对现有脂肪的分解和消耗,从而清除了堆积的甘油三酯。
相比之下,降压药替米沙坦的“肝脏减脂”路径则更为精妙新颖。研究发现,替米沙坦改善脂肪肝的核心作用点是一个叫做“PCK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的关键代谢酶。
PCK1是肝脏“糖异生”途径的限速酶。糖异生是指肝脏将非糖物质(如氨基酸、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高脂高糖饮食下,肝脏的PCK1水平会降低,导致脂肪堆积的加剧。
替米沙坦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显著提升了肝脏中PCK1蛋白的水平。PCK1水平的升高,它将原本要加速脂肪合成的代谢中间产物(如PEP、草酰乙酸等),重新导向糖异生途径,从而减少了肝脏细胞中脂肪的堆积。
更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还利用斑马鱼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发现。当敲除斑马鱼体内的PCK1基因后,替米沙坦的抗脂肪肝效果便消失了,这一试验强有力地证明了PCK1在替米沙坦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
这项研究为脂肪肝患者,特别是那些同时合并高血脂和高血压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合并高甘油三酯的脂肪肝患者,选择佩玛贝特,能够在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脂肪肝,实现一箭双雕的双重获益作用。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脂肪肝患者,替米沙坦作为降压药,不仅能平稳控制血压、保护心血管,同时也能够改善脂肪肝,使其成为这类患者的理想选择之一。
研究还发现,使用较低剂量的佩玛贝特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同样能达到显著的“减脂”效果。这提示我们,联合用药或许是一种更优策略。如果是合并甘油三酯升高、高血压以及脂肪肝三种问题的朋友,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的佩玛贝特与低剂量替米沙坦的组合,能通过不同机制协同增效,同时低剂量用药也大大减少潜在的副作用风险。
当然还是要强调,药物治疗并不是治疗改善脂肪肝唯一途径和最佳策略, 改善脂肪肝的基石永远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否用药,都应坚持“管住嘴、迈开腿”的原则,坚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才是加强脂肪肝控制的重要基础。
这项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降脂药佩玛贝特和降压药替米沙坦在治疗脂肪肝方面的巨大潜力及其新颖的作用机制。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这些药物将会在药物辅助对抗脂肪肝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战役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脂肪肝 #替米沙坦 #贝特类药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