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2日闭幕的第二届嵩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0位来自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培养对象,拜入多位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门下,开启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的“杏林远志”人才培养。
当天的大会在河南省中医院建院40周年之际召开,分为学科专科、名中医、科研学术、运营与管理、肿瘤、创伤、药学等14个分会场进行。其中,国医大师陈绍宏题为《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国医大师丁樱题为《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国医大师王晞星题为《肺肝循环与肿瘤病》、国医大师李佃贵题为《中西结合 守正创新》的学术分享,吸引到省内外参会代表的重点关注,好评如潮。
据河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刘金厂介绍,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汇聚,全国中、西医院参会代表云集的此次大会上启动“杏林远志”人才工程,是该院建院40周年历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近年来,河南省中医院坚定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倾力打造“杏林铸才”计划系列工程,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河南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2024年12月,“杏林薪火”工程率先启动,标志着“杏林铸才”人才计划正式实施。随即,河南省中医院聘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学术名家担任首席专家和院内诊疗中心主任,遴选了20位培养对象拜师学习;建立了詹红生名老中医工作室、岐黄学者林定坤传承工作室等。此次启动的“杏林远志”工程,是“杏林铸才”人才计划的深化与延续,该工程共计遴选16名培养对象,涵盖医疗、护理、药学全专业领域,旨在培养青年拔尖人才、构建高层次领军人才后备力量。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张健锋说,第二届嵩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汇聚了众多业内权威,搭建了深化交流、互学互建的宝贵平台,有利于河南中医药从业者、管理者借鉴先进经验、拓宽工作思路,为河南推进中医药事业和公立中医院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戴秀娟 李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