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跛行到骑行的生命奇迹
2021年深秋的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一位扶着墙缓慢挪动的老人引起了护士的注意。61岁的退休教师金老师左侧膝关节肿胀如碗,皮肤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每走一步都发出痛苦的闷哼。这位曾因半月板损伤和滑膜炎辗转求医近两年的患者,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敲开了刘玉莲主任的诊室门。
被病痛禁锢的600个日夜
病历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诉说着艰辛:6次关节抽液、10次玻璃酸钠注射、针灸理疗……金老师卷起裤腿时,刘玉莲主任倒吸一口凉气——左腿比右腿粗出整整6厘米,像灌了铅的皮囊。最让我绝望的是,连上厕所都要扶着墙慢慢蹲,老人摩挲着膝盖上的疤痕,声音哽咽。作为执教四十年的老教师,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败给三尺讲台。
刘玉莲主任的指尖在患者紧绷的腹直肌上轻轻一按,立刻触到硬如石板的肌肉组织。这是典型的患肌代偿!她敏锐地发现,从腰方肌到腓肠肌,整条动力链都处于痉挛状态。当其他医生还在纠结于关节积液时,她已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不在关节,而在肌肉。
浮针点化的魔法时刻
治疗室里的场景堪称神奇:没有消毒水刺鼻的味道,没有令人心惊的穿刺声。只见刘玉莲主任手持特制浮针,在患者腹部皮肤上游走如飞。鼓肚子!咳嗽!随着指令,金老师突然发现,折磨自己多年的刺痛感像潮水般退去。当针尖抵达腰方肌时,老人突然睁大眼睛:这里...这里不疼了?
十五次治疗构成一组完整的生命协奏曲。仰卧位时配合抱拳推掌,俯卧位时指导勾脚抬腿,刘玉莲主任独创的再灌注活动让每根银针都成为唤醒肌肉的开关。第三次治疗后,金老师第一次独立完成翻身;第七次时,肿胀的膝盖肉眼可见地消下去;到第十次,他竟能扶着栏杆慢慢走下楼梯。
重获新生的感恩之旅
2021年11月19日的回访电话里,传来金老师爽朗的笑声:刘主任,我今早骑了三里地买菜!电话那头,自行车铃铛声清脆作响。这位曾以为要坐轮椅的老人,现在不仅能接送孙子,还主动当起了浮针宣传员。他总爱向病友展示治疗视频:看,就是这根会跳舞的针,把我从地狱拽回了人间。
在刘玉莲主任的诊室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当现代医学遇到瓶颈时,浮针技术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为慢性疼痛患者打开了一扇窗。正如金老师所说:这不是治疗,是给生命重新上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