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I生成
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偶尔忘记吃药是难免的事。
面对漏服的药片,您是“想起来就赶紧补上”,还是“干脆跳过,等下一顿”?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的朋友,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它们之间会“打架”吗?
家里过期药品是否只是药效差一点,外观没变就能继续使用?
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这些家庭用药的常见疑问。
一
漏服药物怎么办?
漏服药物后,绝不能随意补服或擅自加量。正确的处理方式需根据
药物类型
和
漏服时间
来决定。
1.
首先看药品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有相应的药品漏服处理措施,就按照说明书中的处理措施处理即可。
2.
如果药品说明书没有特别说明,可参考一个通用原则:看漏服时间是否超过两次正常服药间隔的1/2。
■立即补服:
如果发现漏服时,时间小于用药间隔的一半(例如,每天吃两次的药,用药间隔是12小时,那么一半就是6小时),应立即补服一次,下一次服药仍按原定时间进行。
■跳过勿补:
如果漏服时间已超过用药间隔的一半,则无需补服,下次按时按量服用常规剂量即可。
注意!
任何时候都不要在下次服药时服用双倍剂量,这极易导致药物过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还有一些特殊药物是不适用于1/2原则的,比如免疫抑制剂、抗凝药、抗抑郁药和降糖药。一旦漏服,最稳妥的做法是立即咨询医生或药师,遵从专业指导。
【温馨提示】
规律服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建议使用智能药盒、设定手机闹钟等方式提醒自己,尽量避免漏服。
二
多种药物同服
当心“相互作用”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尤其是3-5种或以上),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会显著增加,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毒副作用增强。对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的慢性病人群,
安全同服三原则:
■主动告知用药史:
就诊时,务必将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列成清单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避免开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精简用药种类:
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做好药物重整
,保留治疗必需的核心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根据病情停用或精简非必需药品(如某些抑酸药、保健品)。
■合理安排服药时间:
错开服用可能相互影响的药物。例如,抗生素与益生菌等活菌制剂,就要间隔服用
,
以避免降低活菌制剂的效果。
三
过期药只是药效差?
这个观念很危险!
“过期药只是药效差,没变质就能吃”的说法是
完全错误
的。服用过期药品存在三大风险:
过期药物当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会下降
,无法达到相应的预期治疗效果。比如抗生素过期之后,它不仅不能有效的杀灭细菌,还会延误病情的救治,同时还会导致细菌耐药。
过期药有可能还会发生“化学变质”
。比如阿司匹林过期之后,会分解产生水杨酸,水杨酸本身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可能会出现胃出血等症状。
药物过期之后即使外观看着正常,有可能也会出现细菌的滋生
。导致药品变质,产生安全隐患。比如过期眼药水,有可能滋生细菌,我们再点眼睛,会出现结膜炎、角膜炎等。
所以特别提示大家,药物过期以后,不管外观正常与否,都不要再使用。
安全用药无小事!
请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自行停药或换药;用药个体化,不盲从他人经验;处理用药疑问时,及时寻求医生或药师的帮助,共同守护健康。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健康教育
编辑:鹤壁疾控小编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