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的动静,血液半年前就知道了!
创始人
2025-10-16 15:44:08
0

| 菠萝

(一)

肿瘤指标正常了!” “影像学显示完全缓解!对每一位癌症患者来说,最愿意听到的就是这些话。但耐药和复发,始终像患者头上悬着的一把剑,让人无法彻底放心。

为什么本来敏感的癌症会耐药?如何更好治疗耐药肿瘤?是癌症治疗中的两个最核心难题。

最近,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利用前沿的“液体活检”技术,解析了卵巢癌耐药背后的进化密码,给我们更好地控制肿瘤复发提供了思路和证据。

在所有癌症中,卵巢癌的复发率是最高的之一。卵巢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叫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70%以上的患者都会在治疗后复发。

卵巢癌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化疗,这套组合拳一开始效果往往很好,肿瘤能迅速缩小甚至消失。但这种胜利往往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后,癌细胞经常会卷土重来,有的时候继续化疗依然会有效,但有的时候,它们会变得更狡猾,对原本有效的化疗产生耐药。

所以,想要研究肿瘤复发,卵巢癌是最好不过的对象。

在这次的研究中,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loneSeq-SV的新方法。它把两种强大的前沿技术结合起来:

1:单细胞的基因测序。它能对每一个癌细胞进行“画像”,看看他们各自有什么突变?能分成几种亚群?在不同时期变化如何?

2:液体活检,检测血液中特殊的肿瘤DNA,英文缩写是ctDNActDNA 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癌细胞在体内死亡后,会将自己的DNA片段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这些癌细胞DNA碎片,就能得知患者体内什么样的肿瘤在生长。这是一种无创检查,可以多次做,算是高级版的肿瘤标记物。

科学家分析了多位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细胞结构变异特征,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血液中这些特殊变异的含量变化,从而成功了解到化疗后,哪些癌细胞克隆群体正在崛起,哪些正在消亡。这相当于在患者的血液中安装了一个高精度的肿瘤实时监控系统。

说了这么多,科学家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发现!

首先,它发现耐药可以提前发现。耐药克隆的cfDNA 信号,早在影像学检查(比如CTMRI)显示肿瘤复发之前,就已经在血液中稳定上升。在一些患者中,这种预警可以提前好几个月!

比如,有一个代号为009的患者,在诊断时就发现原始肿瘤里面有5个不同的亚克隆。所幸,化疗效果很不错,5个克隆数量都在减少,肿瘤标志物CA-125快速下降,就连ctDNA都在第125天实现清零。由于患者携带了BRCA1胚系突变,所以化疗结束后还用了PARP抑制剂来辅助。

化疗加上靶向药,患者实现了无瘤生存将近3年。但到了第1146天,CT不幸发现肿瘤复发了,患者开始了后续治疗。这是现在临床上的标准操作,用影像片子来确认复发。

但这次研究发现,血液里面的ctDNA要敏感得多,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显著升高,说明身体里面某些地方肿瘤已经在生长了。假如我们根据这个线索,提前进行干预,那有可能在坏蛋刚刚冒头时,我们就启动打击,而不是等到它们发展壮大后再被动迎战。

我们不仅能更早发现肿瘤复发,还能知道复发的肿瘤为什么耐药。

复发后用单细胞检测,发现原始肿瘤里的5个克隆都不见了,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克隆:6号!

这个新克隆携带了一个全新的BRCA1基因突变,和以前的5个克隆都不一样,这个突变极有可能导致它对化疗以及PARP靶向药的耐药。

复发后的肿瘤和原始肿瘤并不一样!理解这点对于肿瘤治疗非常重要。为什么肿瘤复发后,现在医生经常推荐重新做基因检测?真不是为了多赚点儿钱,而是为了有的放矢。用错药,损失更大。

问题来了,6号克隆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现在并不清楚。有可能是在药物压力下新产生的,但也有可能是最开始就有,只是数量非常少,被其它的克隆掩盖掉了,所以没有检测到。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近些年有个热门研究领域,叫“癌症的克隆进化(Clonal Evolution)”。

成年人的肿瘤往往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进化史,所以,哪怕来源于同一个细胞,在时间长河里,也会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就像地球上出现了略有不同的人类族群。

在诊断的时候,一个患者身上,甚至一个肿瘤里面,癌细胞都并非整齐划一的犯罪团伙,而是一个混合体。极有可能,有些癌细胞天生就耐药,只是平时没有生长优势,被别的癌细胞压制了,但随着药物的使用,环境变了,敏感癌细胞被清除,它们留下的地盘和资源让耐药细胞快速生长,最终导致了癌症复发。

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癌症的克隆进化。

如果这个理论是对的,那我们最希望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分析耐药克隆,尽早发现它们并进行精准打击。

(二)

另一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这名患者的代号是044

044号患者得了左侧的卵巢癌,在标准的手术和化疗后,肿瘤完全消失,肿瘤标记物也到了正常值,但一年左右,肿瘤标记物开始上升,肿瘤复发,再次化疗后,肿瘤稍有控制,但两年多后再次进展,肿瘤对化疗不再敏感,生长迅速,情况非常危险。

但幸运的是,她参加了这次研究,得到了更精准的治疗。下图就是她治疗过程的新视角。

分析发现,她的原发肿瘤其实有两个亚克隆,几乎是11的比例混合。其中一个亚克隆有HER2基因扩增,另一个没有。和上一位患者类似,她的化疗后效果也不错,肿瘤标志物CA-125下降,影像显示肿瘤负荷减少,ctDNA也在第156天显示清零,一切看起来都很好。

但到了第449天,肿瘤还是复发了。医生给她用了二线化疗,但这次效果就不好了,CA-125ctDNA始终超标,意味着耐药癌细胞一直存在。

有意思的是,基因检测发现,耐药后的肿瘤里只剩下了一个癌细胞克隆,就是有HER2扩增的那一个。另一个亚克隆没了!

再一次,耐药肿瘤和原发肿瘤不一样。而且,这也说明导致癌症耐药复发的细胞群,在患者治疗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耐药性并非药物诱导出来的,而是天生的。

到了第730天,第二次化疗正式失败,HER2扩增的癌细胞开始疯狂生长,怎么办?

发现耐药肿瘤里只有HER2扩增克隆,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正好有一个革命性新药出现了,就是现在已经上市,大名鼎鼎的德曲妥珠单抗(曾经也叫DS-8201)。

德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HER2靶向药,属于抗体偶联药物。它最开始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效果很好。后续研究发现,其它肿瘤类型如果有HER2基因扩增,也可能起效,于是研究者发起了一项临床试验,招募HER2阳性的非乳腺癌患者来测试,于是044号患者顺利入选。

结果非常惊艳:用了德曲妥珠单抗后,044号患者二次复发肿瘤完全消失,肿瘤标记物正常,ctDNA清零。到文章发表为止,她肿瘤依然没有复发,已经快3年了!

克隆进化追踪+ctDNA监测+优秀靶向药,创造了奇迹。

(三)

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相信未来治疗肿瘤复发的思维会发生革命性转变。我们会更早,更精准地控制复发。

目前的治疗是反应式的:通常要等到影像学发现肿瘤显著长大,才开始调整方案。但问题是,那时肿瘤已经集结成军,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要知道,一立方厘米肿瘤里,就有大约10亿个癌细胞!

未来的治疗会是“预测式”的:还没看到复发的肿瘤,只要有敏感标记物(比如ctDNA)显示有生长迹象,就开始治疗,而且是基于耐药肿瘤的特性进行精准攻击。比如有BRCA突变,就使用PARP 抑制剂,如果有HER2扩增,就用HER2靶向药,等等。

前面044号患者最终结果不错,得益于有一个很好的药物。她受限于当时的标准指南,并没有提前进行干预。未来,我们还可以做得更早,效果或许会更好。

当然,这只是我的梦想。要到这一步,还有不少研究需要做。

这次的论文算是完成了一个临床的初步概念验证,真正广泛推广,我们还需要大规模的对照临床试验,来证明“预测式”确实比反应式更好,尤其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同时,还有关键科学问题需要回答,比如,最佳干预点是什么时候?ctDNA 信号上升到什么程度,就应该立即换药?

另外,成本也是个问题,单细胞测序和液体活检都是前沿技术,现在都不便宜。想要普及,就得想办法降低成本和价格。

但无论如何,我坚信未来癌症治疗将不再是等肿瘤复发后的被动反击,而是一场基于实时数据的主动干预。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是如此。

到那一天出现,癌症就真的成为慢性病了。

致敬科学,致敬生命!

参考文献:

Tracking clonal evolution during treatment in ovarian cancer using cell-free DNA. Nature. 2025 Oct 1.

_________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0.15-2】早上起来,第... 早上起来,第一口吃什么才最健康? 你有吃早餐的习惯吗?这样的提问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已进化得不吃早餐了...
硬皮病饮食真相曝光!原来这3种... 在硬皮病的调理过程中,许多患者及家属常常将目光投向价格高昂的营养补品,认为“贵的就是好的”。然而,营...
小票写小说、跨界卖啤酒,蜜雪冰... “谁有之前的章节?求更新!”2025年国庆期间,蜜雪冰城因小票上连载的《雪王在古代卖咖啡》小说意外出...
不吃它实在亏,蛋白质是山药4倍... 入秋后,很多人就开始吃大鱼大肉,其实刚入秋时,小参还不建议大家吃过多的大鱼大肉,因为此时天气较干燥,...
跑步,能为你的肝脏“减脂”吗?... 当体检报告上出现“脂肪肝”三个字时 ,很多人心头一紧。这个曾经被视为“亚健康”的信号,如今已成为我国...
俄无人机救下一名正遭乌军性侵女... 大象新闻2025-10-16 08:21:58 10月14日,俄媒曝光视频称一名无人机操作员救下一...
男子坐过山车“甩出”肾结石?医...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 在坐完过山车后“甩出”了肾结石 对此,医生表示 属于小概率事件,莫效仿 10月...
多家银行出手!长期不动账户将被... 近期,多家银行集中发布公告,宣布将加强对长期不动户(也称“睡眠账户”)的管理。 其中,兴业银行发布公...
原创 医... 高血脂≠炸药包,随时引爆! 有些人一查出血脂高,就像听到“宣判”一样,立马戒油断肉、早晚跑步、吃药如...
【佑安公告】北京佑安医院病案统... “ 佑安公告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您好! 因北京佑安医院病案统计中心办公房屋改造升级工作已顺利完成...
浅谈身虚出汗与“肾合”之间的相... 在生活的细微处,我们常能窥见身体的秘密。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身虚不自觉出汗,甚至伴随心慌与乏力?...
男性更年期:不只是女性的“专利... 当人们提及“更年期”,往往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女性。然而,中年男性的身体与心理同样会经历一场由激素主导的...
【健康科普】吃药这件事别大意!... 来源:AI生成 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偶尔忘记吃药是难免的事。 面对漏服的药片,您是“...
空腹血糖超过7?可能是这6个原... 理解空腹血糖:为什么它重要? 测量空腹血糖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效果的一个关键方法。它能比较真实地告诉我们...
医共体总医院被大三甲托管了! 精彩活动 时间:12月13日-14日上海 形式:会前训练营+高峰论坛+展位交流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
原创 心... 人们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尤其是心血管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被暴露出来,其中最引人...
原创 秋... 秋天一到,天气渐渐转凉,早晚的风里都带着一丝清爽。这时候,咱们的饮食也得跟着季节走,多吃点应季的蔬菜...
6厘米肿胀的消失:刘玉莲医生浮... 从跛行到骑行的生命奇迹 2021年深秋的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一位扶着墙缓慢挪动的老人引起了...
一言一愈|“你好了,你们就好了... 成都专业心理咨询师推荐|爱己心理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但你可以大概给我讲讲” 在无...
人不会无故患上带状疱疹?医生提... 凌晨两点,62岁的大妈被一阵“火烧般”的疼痛从梦中惊醒。她以为是腰椎老毛病又犯了,摸了摸腰侧,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