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调查发现:人不会无缘无故患上糖尿病!患糖尿病者,爱干这6件事
创始人
2025-10-13 22:22:05
0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了常见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

可是,糖尿病真的是天降的灾难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糖尿病的发生并非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时候,它是由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引起的。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专家们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并非无缘无故,而是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息息相关。那些患糖尿病的人,常常会有一些共同的习惯,这些习惯在长期积累下,极大地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

要说的是久坐这个问题。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多工作都需要长时间坐着。尤其是那些上班族,每天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电脑,几乎一坐就是一整天。

长时间不活动,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直接与糖尿病发生相关联。久坐不仅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体内脂肪也容易积累,特别是腹部脂肪。

而腹部脂肪与糖尿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脂肪积累过多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造成胰岛素抵抗,这正是2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在一些研究中,专家们发现,久坐每增加一小时,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如果你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着,心脏的负担加重,血糖的调节能力也会减弱

久坐不仅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加速已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长期坐着工作的人,一定要记得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哪怕是简单的走动走动,或者做几组小的拉伸,也能大大减少久坐带来的危害。

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熬夜。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糖尿病的影响,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很多年轻人为了工作或者娱乐,往往常常熬夜,而这个习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长期熬夜,人体的生物钟会受到干扰,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会导致血糖的调节出现问题,进而提高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在夜间,人体的代谢速率变慢,胰岛素的作用也相应减弱,从而导致血糖不容易被有效地利用,进一步加大了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熬夜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导致体内炎症反应的加重,进而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更有研究表明,熬夜还会让我们白天的食欲增加,往往会不自觉地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加重糖尿病的负担。

所以,如果你有熬夜的习惯,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调整,确保自己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吃早饭的习惯也是糖尿病的“推手”。我们都知道,早饭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为我们提供了全天的能量来源,也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

如果你不吃早饭,身体就没有及时得到能量补充,导致早餐后空腹时间过长,血糖出现波动,进而加大了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长期不吃早饭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的分泌变得更加不稳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那些早上时间紧张的上班族或学生,不吃早饭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这种行为的后果却不容小觑。许多人不吃早饭,到了午餐时容易吃得过多,暴饮暴食,不仅摄入的热量过高,还会让体内的血糖波动得更厉害

这样一来,不仅难以保持体重,还可能会破坏胰岛素的分泌机制,进一步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建议大家即使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吃一顿健康的早餐,避免因为不吃早饭而对身体造成负担。

偏好精细主食也是糖尿病的危险信号之一。现在许多人都习惯吃精细主食,比如白米饭、白面包、白面条等,这些食物虽然口感好,但却缺乏足够的纤维和营养,吃多了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精细主食中的糖分较高,且经过加工后,几乎没有任何营养成分,长期吃这些食物,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

粗粮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糙米等,含有丰富的纤维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缓慢释放血糖,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

而精细主食的过量摄入则会让体内的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胰岛素无法及时反应,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因此,大家要尽量避免偏好精细主食,多摄入一些粗粮,改善饮食结构。

长期饮酒也是糖尿病的“催化剂”。酒精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长期饮酒的人,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酒精的代谢首先要通过肝脏,而在此过程中,肝脏会消耗掉大量的葡萄糖,导致血糖过低。同时,酒精本身的热量较高,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导致体重增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酒的危害更加明显。饮酒过量不仅会干扰药物的效果,还会导致血糖的不稳定,甚至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专家指出,如果你已经有糖尿病的症状,最好完全戒酒;如果你还没有糖尿病,尽量减少饮酒量,避免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担。

尤其是那些喜欢高浓度酒类的人,风险会更大。所以,如果你希望保持身体健康,尤其是预防糖尿病,戒酒或者减少饮酒量,绝对是明智之举。

许多人对于体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就不去做体检,殊不知,糖尿病的发生往往是无声无息的,特别是2型糖尿病,它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升高的趋势,早期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如果你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或者有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更应该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糖尿病的发生并非无缘无故,而是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密切相关久坐、熬夜、不吃早饭、偏好精细主食、长期饮酒和不体检,都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要想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定期体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远离糖尿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您对糖尿病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吴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其运动干预研究进展,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24-06-1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对个人骗保亮剑:人脸识别锁住第... 笔者最近听到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讲的一则小故事,想分享给读者——“那天晚上值班,一位中年人拿着医...
原创 报... 10月11日结束的NBA季前赛中,波特兰开拓者在主场以124-123险胜萨克拉门托国王。本场比赛,杨...
原创 巴... 西甲要把部分比赛放到海外进行,这一设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北京时间10月9日凌晨,西甲官方宣布,本赛季...
青少年喝什么水补钙好?专家推荐... 喝水补钙最天然长久,青少年成长关键期如何选对水?权威专家解析饮水三个层次,揭开天然饮用水补钙的科学逻...
减重人帮减重人,是她最好的逆袭 金花特意去病房看望580多斤的小李,陪他一起练习下地活动,给他减重的信心 文/图 羊城晚...
最全食物热量表,吃对了才能瘦下... 人为什么会发胖?排除遗传、疾病或药物等特殊因素,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原因,其实就是——管不住嘴...
吃叮当虾对减肥的好处 在追求轻盈体态的道路上,许多人往往在美食与身材之间艰难抉择。其实,有一种美味不仅能满足味蕾,还能在不...
豆腐成为关注对象!医生提醒:糖... 豆腐,作为一种富含植物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广泛被认为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糖尿...
脂肪肝去世的人增多!医生再三劝...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
女子在家突然脚底喷血,紧急送医... 新闻荐读 10月9日,有上海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跟练踩指压板(或“趾压板”)时,脚底突然喷血,紧急送...
原创 年... 一名62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的并不好,患者有这样的疑问,饮食控制了,胰岛素也加量了,不知...
甲减吃不对,等于药白吃?记住这... 在内分泌科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甲减患者:规律服用左甲状腺素,复查时甲状腺功能却依然不达标,抱怨 “药...
甲状腺癌术后可以吃海鲜吗?会不... 甲状腺是一个摄入碘的器官,并利用碘元素来合成甲状腺激素,那么甲状腺癌术后食用海鲜,会不会因为过多的碘...
原创 减...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吃瘦不饿瘦:低卡低脂减脂餐攻略... 聊到减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少吃、挨饿”,结果饿到头晕眼花还反弹,却忽略了“吃对减脂餐”才是关键。“...
这4类人吃红枣,相当于吃“毒药... 提到红枣,我们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补血”“养生”,家里熬粥、煲汤时都爱放几颗进去,女同胞们手边...
全球加沙运动(续25):自由舰... 截至协调世界时UTC2025年10月7日20:52(北京时间10月8日早上4:52),舰队良心号位置...
原创 二... 大庆油田,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它对中国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大庆油田,...
【健康科普】世界血栓日:“经济... 2014年3月,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 宣布将每年的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 值此...
原创 调...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了常见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被诊断为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