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寒春”是指当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从寒冷向温暖过渡时,气温回升较快,早晚温差加大,有时甚至在一天内经历四季变化。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倒寒春”是最不愿意见到的“灾害性天气”,因为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严重时可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如何避免或减轻“倒寒春”对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预防感冒;②保暖;③适度锻炼;④饮食调理;⑤中药辅助治疗。具体内容如下,请您参考!
华北春季极端“倒春寒”的特征和环流演变过程----大气物理研究所
预防感冒
在“倒寒春”的季节里,受气候影响,感冒病毒会更加活跃,而冠心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差。因此,一定要预防感冒,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应对患者突发病情变化,保障门诊患者安全-临床新闻-新闻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首先,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紧张情绪,注意休息和睡眠;其次,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好口罩,避免因感染而引起不适、加重心脏负担;再次,要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夜间睡觉时,若气温偏低,可以盖好被子,适当增加衣物,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最后,还要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保暖
由于气温骤降,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剧烈收缩和血液骤然增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诱发心梗、脑梗等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暖。
此外,“倒寒春”天气多变,空气干燥,早晚温度低,白天温度高,温差大,人们如果过早地脱去棉衣,容易引起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对外界气温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受寒后易发生肺部及呼吸道疾病。所以,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不要过早地脱掉衣服,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适度锻炼,循序渐进
“倒寒春”时气温变化较快,要注意锻炼身体,但切勿过度。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
但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训练。可选择一些低强度、渐进性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应注意天气和环境条件,避免在大风、寒冷等恶劣天气下外出。同时,在运动前后应做好充分热身,以免引起肌肉拉伤或关节疼痛等问题。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以确保安全。
饮食调理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的食物,少吃肥肉和高脂肪食物。同时,要限制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以及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食物(如浓茶、咖啡、可乐、白酒等),避免引发心绞痛。
此外,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平时还应适当多摄入富含钙、钾、镁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瘦肉、鱼、虾、蔬菜等。这些营养素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丹红注射液作为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良药,其主要成分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氧化作用,具有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等功效。因此,建议冠心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
中药辅助治疗
对于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适当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其中丹红注射液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中药注射剂来治疗心肌缺血,其主要成分丹参、红花和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等功效,可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此外,还有很多中药也具有类似作用,例如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