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不适,还可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感和心理问题,甚至造成残疾,给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均带来极大困扰。
脊髓电刺激(SCS)是将电极置入椎管硬膜外腔,通过电流刺激脊髓以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继而达到管理疼痛的新方法,大量研究证实该镇痛策略治疗慢性疼痛安全有效。
脊髓电刺激系统包括电极、延伸导线、神经刺激器以及程控器,进行手术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电极用于植入相应脊髓节段硬膜外腔,利用延伸导线将电极与脉冲发生器连接,然后通过体外程控仪对脉冲发生器进行程控,脉冲发生器产生电刺激脉冲,脉冲通过电极传输到脊髓神经,从而抑制脊髓神经的痛觉信号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电极:是带有多个触点的柔性导线,通过手术植入到脊柱椎管内的硬膜外间隙,用于精准传递电脉冲到脊髓特定神经节段,调节神经电活动。
延伸导线:起到连接电极与神经刺激器的作用,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信号传输到电极,确保信号能顺利传导。
神经刺激器:也叫植入式脉冲发生器,通常植入在腹部、臀部等部位皮下,能够产生具有特定频率、电压、脉宽等参数的电脉冲信号,是整个刺激系统的“动力源头”。
体外程控仪:分为医生用和患者用两种。医生用的功能强大,可设置、调整刺激参数,监测设备工作状态;患者用的便于操作,能开关设备、微调刺激强度,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调整。
电极植入系统开启后,电极便会发出一些微弱的电信号,这些信号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帮助患者们来减少疼痛的感知。这种技术利用了“闸门控制理论”,即通过增加非疼痛信号(电脉冲)的活动来“关闭”疼痛信号的门,阻止它们到达患者的大脑。由于经皮电极植入是微创技术且非破坏性、可逆性,并发症少,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电压、脉宽、频率以获得疗效,避免药物耐受和不必要的创伤性手术,从而获得广大患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