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女生中,九个可能遭受妇科炎症的困扰。轻微时,可能仅有异味、瘙痒、红肿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出血、疼痛等情况。妇科炎症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反复折磨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面对这样的问题,去医院检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家中也不知如何进行有效调理。为此,今天仁康医院特别整理了一系列关于妇科炎症的科普知识,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妇科炎症,守护女性健康!
妇科炎症,涵盖了女性生殖系统的各类炎症性疾病。这些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侵入引起,破坏了生殖系统的保护组织,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女性的阴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它由阴道的解剖结构、微生态菌群、局部免疫机制以及内分泌调节功能共同构成。
在一个健康的阴道微生态中,乳杆菌等有益菌群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5%,而其他菌群则占5%。这些菌群共同维持着阴道的酸性环境,其pH值通常为3.8~4.5,为阴道提供了天然的防御屏障。然而,一旦阴道微生态失衡,菌群组成和pH值便会异常,进而削弱阴道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
阴道菌群的失衡不仅会导致妇科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还可能引发不孕不育、早产或流产,甚至增加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因此,维护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阴道炎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或有灼热、疼痛以及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且呈脓性、颜色为黄绿色,伴有泡沫状或豆腐渣样的质地,并可能伴有臭味。若合并尿道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痛,有时还可见血尿。
外阴炎
一般炎症局限于小阴唇内外侧,严重时可蔓延至整个外阴区域。症状包括肿胀、充血、溃烂,伴有灼热感和瘙痒,这些不适在排尿或性生活时可能会加剧。若病程较长,皮肤可能会增厚、粗糙,出现皲裂,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
宫颈炎
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无症状,而有症状的患者常见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此外,常伴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粘膜外翻,并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宫颈触痛,质脆,触之易出血。
附件炎
附件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附件炎常伴有腹痛和发烧的症状;慢性附件炎则表现为腹痛和白带增多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慢性附件炎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盆腔炎
急性发作起病急骤、发展迅速,表现为高热、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寒战、头痛等症状;而慢性盆腔炎则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不振,尤其是在月经期间和性交后症状更为严重。
尿道炎
女性常见病,多数女性会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可能出现血尿。
01 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非常娇嫩,含有丰富的汗腺和多处皱褶,由于其位置隐蔽且不易通风,因此成为病菌攻击的首要目标。
02 女性的生殖器与腹腔直接相通,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病菌有可能通过阴道途径侵入子宫。
03 通常情况下,阴道内富含大量的乳酸杆菌,这些有益菌通过分解糖原产生乳酸,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然而,当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某些病菌和病原体便会乘虚而入。
04 阴道口与尿道口和肛门相邻,容易受到尿液和粪便的污染,这种环境为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05 由于月经、妊娠等因素,子宫颈长期处于刺激性分泌物的浸泡中,上皮细胞脱落,宫颈黏膜的皱褶和腺体成为多种病原体的潜在藏身之地。
06 在月经期间若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不干净的卫生垫,或进行性生活,都可能导致病原体的侵入。
07 女性的外阴和阴道粘膜是性生活中的重要参与器官,不洁的性生活或性生活过于频繁可能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或交叉感染,从而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机会。
01 外阴避免过度搔抓、热水洗烫等方式,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不能用洗浴剂反复清洗外阴及阴道,不滥用强刺激的激素类及酒精类外涂药物。
02 内裤应选择柔软、宽松的棉织品,避免穿着尼龙或毛织品等不透气的衣物紧贴皮肤。同时,应避免将内裤与袜子一同洗涤。
03 避免长时间坐立,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穿着紧身裤,保持会阴部透气,防止阴道排泄物聚集而引发炎症。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04 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并提醒性伴侣注意生殖器的清洁卫生。
05 避免过度劳累,不宜食用生冷及酒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盆腔充血,并确保充足的睡眠。
06 定期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目前阴道微生态检测已可实现居家自检。采用多重荧光PCR溶解曲线法,通过检测阴道分泌物样本中的特定基因,可一次性检测四大类共9种阴道菌感染风险,包括乳杆菌、细菌、念珠菌、滴虫等,从而进一步分析判断阴道微生态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