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胰腺有癌,吃饭先知?吃饭时出现4个异样,可能是胰腺癌的信号
创始人
2025-09-08 11:39:44
0

刘先生今年32岁,和妻子育有一子,生完小孩后妻子就一直在家全职带娃,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了他身上。平常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会吃各种美食来犒劳自己,红烧肉、火锅、烧烤、炸鸡等等都是他的最爱。

他的体重也因此而上涨了不少,近半年来还时不时会腹痛,去医院检查发现罹患脂肪肝、慢性胰腺炎,胰管内还有大量结石。医生叮嘱他要注意控制饮食,减少暴饮暴食。但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症状稍一缓解就会暴饮暴食。

最近半个月来,他身上不仅有有腹痛症状,还时不时呕吐,实在没办法的他只能再次去医院就诊。这次检查的结果就没那么乐观了,腹部CT显示胰头存在异常病灶,考虑是胰腺癌。这让他难以接受,自己还这么年轻怎么会患癌呢?

一、为何命悬“胰腺”几率如此高?

胰腺位于心脏下方一个手掌左右的距离,形似一个细长的小红薯,虽然体积小,但却肩负着消化食物和调节血糖2个重要功能。

因胰腺被胃、肝以及肠道等脏器包绕,所以在出现病变时很难感受到疼痛,或是被误认为是其他脏器出现了问题。常规的检查也难以及时发现胰腺病变,以至于很多胰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就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数据显示,9成左右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即为中晚期或转移阶段,我国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7.2%。

此外,胰腺的组织血管、淋巴管十分丰富,癌细胞很容易转移到肝脏、肺部,或是通过淋巴转移到腹腔淋巴结。很多<2CM的胰腺癌病灶就会发生微转移,但在影像学中难以发现。

胰腺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80岁之间,老年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近年来,胰腺癌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出,目前临床上对诱发胰腺癌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胰腺癌的发生与一些危险因素相关。

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胰腺癌致病因素,相较于非吸烟者,吸烟者发病率会高出2~3倍。除了吸烟外,胰腺癌的发生与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肥胖、酗酒以及遗传等因素相关,临床上越有5~10%的患者有胰腺癌家族史。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糖尿病,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与胰腺癌发生有较大关系。2型糖尿病对胰腺癌的治疗结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会一定程度影响胰腺癌风险。

《临床肝胆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胰腺癌确诊前2~3年,约有85%的患者会有高血糖、糖尿病症状,而在确诊前1年,更是糖尿病的高发期。很多医生初诊时只会看见患者的糖尿病,而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胰腺癌。

二、身体若有4个表现,小心胰腺癌找上门

胰腺癌是个很“狡猾”的疾病,发病时的信号十分隐匿,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1、突发的血糖升高

胰腺癌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让血糖突然上升。一些没有肥胖、家族病史的人群,突然出现血糖上升、不稳,一定要警惕。

2、大便异常,出现脂肪便

排便时感觉粪便很油腻,甚至上方带着一层油膜,说明身体无法分解食物内的脂肪,很可能与胰腺受损相关。

3、腹痛不适且反复发作

经常出现腹部不适、腹痛症状很可能与胰腺癌相关,但这些症状很容易与胃肠道疾病相混淆。很多人做了一堆的胃肠道检查,发现一切正常,但身体的不适却持续存在,这时候就要警惕可能是胰腺出现问题了。

4、食欲差,易有饱胀感

胰腺癌所致的食欲下降,在摄入油腻的食物时症状会特别明显,如炸鸡、油条、蛋糕甜品等食物,完全吃不下去。除了食欲下降外,在吃饭的时候很容易就吃饱,因胰腺功能下降会导致消化功能不好,食物无法及时消化。

三、治疗难、预后差,如何破局?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罗小军曾表示,手术是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对于胰头癌患者来说并不合适,术后出现出血、胰瘘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

但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以及病理学科的进展,关于胰腺癌也有很多的诊治进展,外科手术、抗肿瘤药物也有一定进展,为胰腺癌治疗带来了机遇与突破。

那胰腺癌有办法预防吗?

临床上对于诱发胰腺癌的诱因尚不明确,但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习惯来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以下几点很重要:

• 保持一日三餐规律

• 戒烟限酒,可适当喝茶

• 避免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

• 多摄入果蔬、谷类、豆类以及甘薯等天然食物

•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超重、肥胖

•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 有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以及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防治疾病

胰腺癌虽然可怕,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日常要多观察身体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肿瘤界也有自己的“王中王”—胰腺癌》.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官方挂号平台.2025-08-11

[2] 《饭后出现 4 种症状,警惕胰腺癌!尤其是这类人》.科普中国.2024-10-14

[3] 《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真的防无可防吗?这些方法至关重要!》.人卫健康.2025-05-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午后走高,三大股指涨跌互现... A股三大股指9月8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大小指数分化,创指跌幅明显一度跌超2.5%。午后两市走出单边上...
联好健康 | 降胆固醇、润肺止... 入秋后气候渐干,润养成为养生重点。提及秋季最能滋养润燥的食物,杏仁绝对是不可缺席的佳品。 这颗小小的...
原创 9...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进入了9月。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变大,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这个时候,咱们的...
原创 真... “爱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感受。”在爱情的迷宫里,情话如同闪烁的霓虹灯,耀眼却易逝;而真正深沉的爱...
艺术家纪如林参加第八届中国(深... 第八届中国(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动于2025年8月23日圆满收官。本次活动以“溯城市文脉·藏时代华...
原创 你... 你敢相信吗?当NBA传奇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张开他那双强健有力的臂膀,将中国女篮当家球星李梦拥入怀中时...
最美礼物!93岁奶奶战胜脑梗、...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4日讯(通讯员 赵飞 金浪)“看着奶奶坐进汽车,笑着挥手说‘回家啦’,我...
特应性皮炎新药:每年只需注射四... 特应性皮炎新药:每年只需注射四次的治疗希望 你是否曾经看到朋友的皮肤被特应性皮炎折磨得满脸无奈?这种...
幽门螺杆菌筛查:心肌梗死患者的... 幽门螺杆菌筛查:心肌梗死患者的潜在救命方案? 想象一下,刚刚经历了心肌梗死的你,医生却告诉你需要做一...
欧洲杯8强对阵:东契奇对话施罗... 北京时间2025年9月8日,欧洲杯16进8的比赛全部结束,最终8强及对阵出炉。 欧洲杯8强对阵: ...
肺癌发生脑转移,千万别怕,还有... 脑转移是肺癌常见转移类型,但并非生命倒计时。放疗是常用应对手段,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缓解头痛呕吐等症...
原创 立... 立秋已至,天气逐渐从炎热转向凉爽,但秋燥也随之而来。在这个时节,饮食上需要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今天就...
原创 胰... 刘先生今年32岁,和妻子育有一子,生完小孩后妻子就一直在家全职带娃,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了他身上。平常...
原创 突... 【重磅突发!申花主帅或将离队,争冠关键时刻突生变数】 上海申花球迷圈彻底炸开了锅!就在球队全力冲刺...
谷丙转氨酶多高才算肝炎?这个 ...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在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简称 ALT)是判断肝脏是否有炎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原创 “... 在现代社会,脑梗已逐渐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从医学专业角度来看,脑梗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范畴...
腰凳、背带用错了伤娃,记住 5... 家有小婴儿,有时出去遛弯,抱着太累,推车不方便。 还好有不少可以把宝宝「挂」在爸妈身上的工具,比如腰...
眼周抗衰的全方位护理指南!重组... 姐妹们,眼周皮肤是面部最娇嫩的区域,也是最容易暴露年龄的部位。黑眼圈、细纹、眼袋、泪沟……这些问题让...
原创 中... 中元节过后,天气渐凉,早晚的风袭来,已有金秋之感。不知诸位是否察觉,这段时日人易疲惫,手脚常觉冷,睡...
原创 研... 王阿姨的“饭后小剧场”,藏着咱们肠道的悄悄话 咱们小区的王阿姨最近有点烦。每天吃完饭,肚子就像吹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