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干家务,腰椎就垮掉了!医生:不注意这4点,是给腰椎上刑
创始人
2025-09-06 16:10:58
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才擦了个地,怎么腰一下就动不了了,是不是年纪大了连家务都干不了了?”这是一位63岁的退休女性在骨科门诊的原话。

现在很多人都会低估家务对身体的影响,总觉得自己只是拖个地、拿点东西,不至于伤筋动骨。可实际上,长期错误的动作习惯,确实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腰椎“整废了”。

尤其对于年纪偏大的群体来说,腰椎本来就开始退化,耐受力下降,再加上不当动作一再刺激,最后往往就是痛到无法正常生活。

最典型的,就是弯腰不弯腿。现在还在做家务的人,大多数从年轻开始就养成了动作习惯,比如要拿地上的东西,就直接一个弯腰到底,然后再挺起身来继续干活。

这种做法看起来省事,其实是在用腰部硬撑身体重量。一项针对腰椎压力的实验结果显示:人在站立时腰椎承受的压力大概是100kg,而在不弯腿直接弯腰90度时,这个压力会上升到180kg以上。

如果手里再提着重物,比如一桶水、一盆衣服,压力甚至会突破200kg。长期这样操作,椎间盘就像是被夹在两块铁板中间一样被不断压扁,时间一长,自然出现突出、膨出,甚至神经压迫的风险。

换句话说,这种动作并不适合任何年龄段,年轻人可能靠肌肉还顶得住,但中老年人若不改,迟早出事。

单手提重物的习惯,这在家庭中也非常常见。比如买菜回来拎一大袋东西,很多人图方便就用一只手提着从市场走回家。

还有些人做饭时一手端着锅,一手拿着菜刀,长期一边受力其实特别危险。腰椎结构本身就要求左右受力尽量平衡,长期单边受力就像在不断拉扯脊柱的一侧,会引起肌肉失衡,甚至导致脊柱歪斜。

一个研究数据表明:每日单侧提重5公斤以上的人群中,腰椎间盘退变发生率比双手对称受力人群高出36%。这说明单边提重并不是轻松,而是在给自己埋下慢性腰痛的种子。

能左右分担重量时就尽量分开,实在没法分开,至少轮换一下左右手,不要一直偏向一边,哪怕走几步换一下都能减少损伤。

还有一个被普遍忽视的问题,就是在取物时的高度不合适。很多人擦高处窗户时会踮着脚去够,擦地板则一屁股坐在地上甚至趴着去擦,厨房拿高层碗碟也是不垫凳子直接硬拉。

殊不知,这种上下过度伸展的动作,虽然只是几秒钟,但对脊柱的牵拉非常大。如果是做这些动作时身体还扭转了,比如擦窗时右手往左侧伸,再加上力度不均。

腰椎小关节就容易错位,诱发急性腰扭伤。有些人甚至当场就感觉“咔”一声,然后就动不了了。长期反复的高低取物,还可能造成局部韧带慢性损伤,进而形成慢性疼痛。

因此,取物高度适中真的很重要,比如取高处物品时使用小凳子辅助、低处的用膝盖跪地代替深弯腰,这种看似麻烦的方式,其实对腰椎才是更温和的做法。

必须要说的是很多人在做家务时容易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不动。这一点可能大家不太重视,但医学上称之为“静态负荷”,是诱发腰椎劳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模式。

比如洗碗时持续站着、弯腰拖地时持续不抬头、擦玻璃时长时间维持手举过头的状态,这些看似“勤快”的动作,其实会导致腰背肌肉持续紧张。

血液循环受限,乳酸堆积,就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僵硬。而这种肌肉紧张如果长期不缓解,会加速软组织老化,同时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加速退变。

干家务时每隔二三十分钟就停下活动一下,做点腰部拉伸或者站起来走动,哪怕上个厕所、喝口水都比一直干不停强。腰椎不像别的器官,它对“静”的耐受度很低,越是持续不动,伤害越大。

这四个错误动作在家庭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了,弯腰不弯腿、单手超重、过高过低、姿势不变,乍看都很平常,但对腰椎的伤害是实打实的,关键是累积性特别强。

一开始没感觉,不代表没问题,等哪天腰疼到动不了,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是不是干多了”,其实不是多了,是错了。

大部分腰椎问题,并不是“老了自然就有的”,而是错误使用习惯加速了衰退过程。如果能早些改掉这些坏动作,很多腰椎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现在不是流行什么“健康靠自己”,那就从正确干家务开始,别再拿腰椎去硬扛生活。科学用力,合理安排动作,这才是保护身体最基本的方式。

毕竟生活的舒适感,不应该靠牺牲健康去换,更不值得为了省一秒钟而让腰椎痛一辈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腰椎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神经松动术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网络首发刘启:李卫民;黄立新:刘照勇:杨晋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09-0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9月7日,如何最佳观... 你是否曾在夜空下仰望星辰,期待与天体的亲密接触?2025年9月7日,这个机会即将来临,特别是对于天文...
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出炉!你的体... 中国天气网讯 你关注过自己的体型吗?你的体重健康吗?三伏天已经过去,你减肥成功了吗? 9月是“全民健...
“妈,你放过自己吧!”我大病一... 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性别:17岁/男孩 指导老师:姚娟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孩子和妈...
“隐形盐王”已发现:是酱菜的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出... 出轨男人在被发现婚外情后,是否会因为背叛而感到后悔呢?答案是,他们可能会感到后悔,但这种后悔并不是因...
原创 最... 最有营养的鱼,不是带鱼和鲫鱼,而是这3种鱼,建议常做给孩子吃,益智补脑,呵护脾胃! 《论语》里说的“...
男生真正爱一个人时,最明显的 ... 男生真正爱一个人时,最明显的 3 个特征 男生的真爱从不靠甜言蜜语支撑,而是藏在 “下意识为你着想...
应对羊水破了,这4个实用方案请... 应对羊水破了,需采取立即平躺、保持外阴清洁、及时联系医院、记录羊水情况等措施。这些措施能保障孕妇和胎...
提醒:自带“护肝素”的5种蔬菜...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详解: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炎排尿困... 中老年男性里,前列腺炎挺常见的,一旦得了,经常会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也不顺畅,特别影响日常生活。...
“春捂秋冻”有科学依据吗?江苏... “春捂秋冻”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养生谚语,意思是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许...
医生研究:大量喝花草茶“毁”肝... 花草茶在很多人眼里一直都是“养生”的代名词,平时一杯菊花茶清火,一杯枸杞茶养肝,一杯玫瑰花茶舒心,看...
再这样干家务,腰椎就垮掉了!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 立秋过后,暑气虽未完全消散,但昼夜温差逐渐拉大,人体易受 “秋燥” 影响,出现口干、皮肤干、脾胃功能...
小小抗体的巨大希望:骆驼能否治...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通过一只可爱的骆驼获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的希望,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在科学...
新规下,复原乳并非退场,而是回... 2025年9月1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1号修改单将正式实施。新规明确规定,生产灭菌乳只能...
原创 三... 三月必吃‘强肝菜’!清肝火、助睡眠,现在上市抓紧吃,错过等一年! 中医说“春养肝”,春天是养肝的黄金...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易会满被查 其... 记者 李微敖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原主席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
吃米VS吃面,哪个更容易长胖、... 有人顿顿离不了面,有人餐餐要有米,看似平常的选择,其实悄悄关联着我们的健康走向。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一场雨可能把你从“落汤鸡”直接...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日讯(通讯员 小姿)最近,这雨也真是说下就下。出去玩或者上班的路上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