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食戟社
立秋过后,不少人发现自己晨起时喉咙干得像冒火,皮肤脱屑堪比雪花,连情绪都跟着烦躁起来 —— 这正是中医所说的「秋燥」在作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早有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时燥邪当令,最易损伤肺津。今天就为大家整理出一份「秋季润燥食物清单」,从明星食材到食用禁忌,再到懒人食谱,一文帮你安稳过秋!
一、必吃!6 种时令润燥食材,中医认证的「天然保湿剂」
1. 银耳:平民燕窝,胶质满满的「皮肤救星」
被称为「植物燕窝」的银耳,绝对是秋季润燥的扛把子选手。它富含的天然胶质多糖能在肠道形成保护膜,同时增强皮肤锁水能力,尤其适合空调房待久的上班族。
食用要点:干银耳需提前用温水泡发 2 小时,撕成小朵后慢炖 1.5 小时至出胶最佳;搭配百合、枸杞能翻倍增强润肺效果,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少放冰糖,可用罗汉果糖替代。
懒人食谱:银耳百合羹(银耳 10g + 鲜百合 30g + 枸杞 10 粒),睡前炖好冷藏,次日晨起加热即可食用,省时又营养。
2. 秋梨:生吃清热,熟吃止咳的「双面食材」
梨性寒味甘,含有苹果酸、维生素 B 族等成分,生吃能快速缓解口干舌燥,熟吃则能润肺止咳,堪称秋季「全科医生」。但要注意,不是所有梨都适合所有人!
食用要点:脾胃虚寒者、慢性肠炎患者忌生吃,建议将梨带皮切块煮水,加 3 片生姜中和寒性;咳嗽痰多者可做「雪梨川贝盅」,挖空梨核填入 3g 川贝粉,蒸 30 分钟,止咳效果立竿见影。
选购技巧:优先选雪花梨,其 B 族维生素含量更高,保护咽喉的同时还能减轻疲劳,特别适合教师、主播等用嗓人群。
3. 莲藕:生熟两吃,健脾润燥的「秋补冠军」
民间常说「秋藕最补人」,这可不是夸张!生藕性寒,能清热生津,适合缓解牙龈出血、便秘等「热性燥症」;熟藕则性温,健脾开胃,对夏季贪凉伤脾的人尤其友好。
食用要点:去皮时注意保留藕节,其止血效果极佳;炖煮时搭配排骨、红枣,能让营养更均衡。但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量,生藕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哦!
经典吃法:莲藕排骨汤(莲藕 500g + 排骨 300g + 红枣 5 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1.5 小时,汤鲜味美,老人小孩都爱喝。
4. 黑芝麻:滋养肝肾,防脱发的「黑色黄金」
很多人不知道,秋燥不仅伤肺,还会伤肾!黑芝麻味甘性平,能滋养肝肾、润肠通便,特别适合秋天头发干枯、失眠多梦的人群。
食用要点:生芝麻不易消化,建议炒熟后磨成粉,每天加 1 勺到粥或牛奶里;搭配核桃粉食用,还能增强记忆力,但油性皮肤者要注意适量,避免长痘。
隐藏用法:用黑芝麻粉 + 蜂蜜 + 少量温水调成糊状,睡前敷在嘴唇上,能有效缓解唇炎,比唇膏还好用!
5. 蜂蜜:天然甜味剂,40℃温水是关键
蜂蜜绝对是秋季的「万能食材」,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两不误,但很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食用要点:冲蜂蜜水必须用 60℃以下温水,最好是 40℃左右,否则会破坏其中的活性酶,等于白喝;婴幼儿、1 岁以下宝宝严禁食用,以免引发肉毒杆菌中毒;胃酸过多者建议饭后 1 小时再喝,避免空腹刺激胃黏膜。
创意吃法:用蜂蜜腌制柠檬片,泡水时加 1 片,既能润燥又能美白,但注意白天喝后要防晒哦!
6. 山药:健脾养胃,老少皆宜的「温补之王」
山药可谓是秋季养生的「全能选手」,既能健脾养胃,又能滋肾益精,其含有的黏液蛋白还能保护胃黏膜,特别适合慢性胃病患者。
食用要点:去皮时建议戴手套,避免黏液刺激皮肤发痒;铁棍山药比普通山药更粉糯,适合炖汤;而脆山药适合清炒,口感更爽脆。
早餐首选:南瓜山药粥(鲜山药 100g + 南瓜 200g + 大米 50g),用破壁机打成糊状,温凉后食用,肠胃吸收更快。
二、收藏!1 天 3 餐润燥食谱,新手也能轻松做
早餐:南瓜小米糊 + 蒸山药
食材:南瓜 200g、小米 50g、山药 150g
做法:南瓜蒸熟后与小米一起用破壁机打成糊,山药切段蒸熟即可;
功效:黄色食材健脾,山药保护胃黏膜,适合作为秋季唤醒肠胃的第一餐。
午餐:冬瓜薏米老鸭汤 + 清炒莲藕片
食材:冬瓜 500g(带皮)、薏米 30g、老鸭半只、莲藕 200g
做法:老鸭焯水后与冬瓜、薏米同炖 1.5 小时,莲藕切片清炒;
功效:冬瓜带皮煮利水效果更强,薏米健脾祛湿,适合缓解夏末秋初的余暑。
晚餐:百合莲子银耳羹 + 全麦馒头
食材:银耳 10g、百合 20g、莲子 15g、全麦馒头 1 个
做法:银耳炖至出胶后加百合、莲子煮 20 分钟,搭配全麦馒头;
功效:轻食不加重肠胃负担,莲子还能帮助改善失眠。
你的秋季润燥小妙招是什么?快到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