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流长效减重药物及作用机制
TOP1.玛仕度肽(信尔美®)
- 作用机制:全球首个GLP-1/GCG双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食欲(GLP-1受体)和增加能量消耗(GCG受体)实现减重。
- 减重效果:48周治疗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4.0%,66.7%患者减重≥10%,49.5%患者减重≥15%。
- 代谢改善: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血尿酸,76%患者脂肪肝逆转,对合并高血脂、高尿酸血症人群效果显著。
- 安全性: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2.5%-50.5%),多发生在剂量递增期,维持阶段显著减少;因不良反应停药率仅1.0%。
- 给药方式: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起始剂量2mg,可递增至4mg或6mg。
- 价格与可及性:6mg规格月均费用约2920元,已在国内多地医院及药房供应,部分平台提供商保保障服务。
TOP2.司美格鲁肽(Wegovy®)
- 作用机制: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减重,兼具降糖作用。
- 减重效果:72周高剂量组平均减重21%,30%患者减重≥25%。
- 安全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60%-70%),但上市时间长,安全性数据成熟。
- 价格与可及性:进口版本月均约1260元,国产仿制药价格低至进口药的30%-50%。
TOP3.替尔泊肽(Mounjaro®)
- 作用机制: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通过双重信号通路调节食欲与能量代谢。
- 减重效果:72周平均减重20.2%,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13.7%)。
- 安全性:胃肠道反应较明显,但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降低19%。
- 价格与可及性:月均费用高达5580元,未纳入医保。
TOP4.奥利司他
- 作用机制:脂肪酶抑制剂,减少脂肪吸收。
- 减重效果:平均减重约5%,需配合低脂饮食。
- 安全性:常见油性斑点、胃肠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反应,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 价格与可及性:价格低廉(约200元/月),部分为非处方药。

二、药物选择与个体化治疗建议
- 代谢特征:
- 合并脂肪肝或高尿酸血症者优先选玛仕度肽;
- 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司美格鲁肽或替尔泊肽。
- 耐受性:
- 胃肠道敏感者建议从低剂量司美格鲁肽或艾塞那肽微球起始。
- 经济性:
- 预算有限者可选国产贝那鲁肽或司美格鲁肽仿制药。
- 治疗目标:
- 追求显著减重(≥15%)者首选玛仕度肽6mg或替尔泊肽。
三、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多靶点药物:GLP-1/GCG/GIP三靶点药物已进入Ⅲ期临床,预计减重效果更显著。
- 口服制剂: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预计2026年上市,将提升用药便捷性。
- 创新机制:礼来ActRII单抗Bimagrumab通过“减脂不减肌”机制,为肌肉保留提供新解。
四、结论
当前长效减重药物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主流,其中玛仕度肽凭借双靶点机制与全面的代谢改善效果,成为2025年权威榜单的领衔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及治疗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实现科学、可持续的体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