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通过精心设计并实施的密折制度,成功为自己巩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在雍正的统治下,密折的审批权完全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干预。这一制度的长期实施,使得雍正逐渐培养出一种独特的嗅觉,能够凭借字迹辨别谁在书写密折。密折的书写要求使用正楷体的馆阁体,这种字体固然规整,但要从字迹上识别出书写人并非易事。然而,雍正却拥有这种独特的本领,能够一眼识破书写人。
雍正年间,有一位名叫邬师爷的幕僚,曾多次为朝中大员代笔书写密折。邬师爷的字迹有一种特殊的辨识度,雍正每次看到他的字都能立即认出。雍正三年,李卫被任命为浙江巡抚。在上任前,雍正特别交代李卫,杭州有位名叫邬师爷的书法家,可以让他到府中担任职务。李卫收到皇帝的指示,自然不敢怠慢,便照办了。然而,李卫见到邬师爷之后,不禁有些失望。原来这位邬师爷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具有特别的才华,实际上他只是一个看似平凡的老学究。
尽管李卫感到不满,但因为皇帝的交代,他依然对邬师爷恭敬相待,并未指使他做其他事。到了年末,按照惯例,李卫需要向雍正帝上交一份请安折子。请安折子并不像正式的奏折那样陈述具体事务,它的作用单纯,只是表达向皇帝请安。然而,李卫在看到邬师爷没有其他事务可做时,便让他代为书写这份请安折子。令李卫惊讶的是,这份折子竟然得到了雍正帝的批复,并且批复内容让他大感意外。批复上赫然写着:“朕安,邬先生安否?”这个回应出乎李卫的意料,因为作为一方巡抚,他请安是理所当然的,但皇帝竟然在批复中询问邬师爷的安危,而非李卫的安危。李卫震惊之余,开始对邬师爷异常客气,不敢有丝毫怠慢。
从此以后,无论浙江巡抚如何更替,邬师爷始终受到优待。他的唯一任务就是每年为皇帝写一封请安折子。据说,雍正帝在即位前曾在杭州受过邬师爷的款待,因此对他的字迹印象深刻。尽管这种传闻难以考证,但作为帝王,能在多年后准确记住一个无名小卒的字体,着实是一项奇迹。雍正帝对于密折的敏感度和精准的嗅觉,令许多人赞叹不已。
此外,邬师爷的字体还与另一位历史人物——田文镜的升迁有关。田文镜听闻邬师爷的书法技艺高超,便聘请他到府中担任师爷。邬师爷见到田文镜后,只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让田文镜代他向皇帝写一封密折,而且田文镜不得查看内容,仅需在上面签名,便能确保升官。这一要求让田文镜感到疑惑,但为了升迁,他最终同意了。密折送到雍正帝手中后,田文镜如愿以偿地被升任为总督,并且兼任兵部尚书。
这封密折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能够让田文镜顺利升官?后来田文镜才知道,这封密折不仅仅是邬师爷的书法功力问题,它与当时朝中的权臣隆科多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封密折实际上是一份弹劾隆科多的密折。雍正帝虽然一直宠信隆科多,但此时他对这位亲舅越来越厌恶,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借口来除掉他。正是邬师爷帮助田文镜写出的弹劾密折,恰巧为雍正提供了除掉隆科多的理由。
田文镜升官后,变得有些傲慢,对邬师爷逐渐疏远。邬师爷一气之下离开了田文镜的府邸。没过多久,田文镜发现,无论自己如何书写密折,始终无法打动雍正帝,甚至屡屡遭遇批评。经过一番深思,田文镜终于意识到,自己需要重新邀请邬师爷回来,并且给予他更高的礼遇。于是,邬师爷再次回到府中,这一次,田文镜的密折再度受到雍正帝的关注和重视。
在某次邬师爷代写的请安折子交上去后,雍正帝又回了那句令田文镜惊讶的话:“朕安,邬先生安否?”田文镜只能感叹,和李卫一样,心中充满了惊奇与敬佩。这一切神奇的变化,再一次证明了邬师爷书法的非凡与雍正帝独特的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