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伤肾,我们先了解一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展历程:
从微量蛋白尿进展至临床蛋白尿,病程平均为9年,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10年左右发展至终末期肾病——肾衰竭(尿毒症)。
好消息是,在微量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逆转的。
其实,做好这5件事,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抓住逆转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最佳时机,避免发展至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
1.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尿酸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尿酸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始作俑者,要给肾脏减负,需要先把压在肾脏身上的这“5座大山”给铲平,把这些指标控制好,减少对肾脏的伤害。
看看您的上述指标达标了吗?
指标 | 目标值 |
---|---|
空腹血糖 |
4.4-7.0mmol/L |
非空腹血糖 |
<10.0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 |
<7.0% |
血压 |
<130/80毫米汞柱 |
总胆固醇 |
<4.5mmol/L |
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1.0mmol/L |
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1.3mmol/L |
甘油三酯 |
<1.7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合并ASCVD) |
<2.6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ASCVD) |
<1.8mmol/L |
体质指数 |
<24千克/平方米 |
尿酸 |
<360μmol/L |
注:ASCVD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2.每年监测蛋白尿,关注病情变化
微量白蛋白尿是反映肾小球疾病和损伤的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做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即排出的尿中,每克肌酐带出多少毫克的尿白蛋白)这项检查,来确定是否有微量白蛋白尿。
检查方法:可以留取随机尿检查,最好是清晨的首次尿。
如果在3-6月中,重复检查3次,有两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30-300毫克/克,排除感染、剧烈运动等其他因素,可以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超过上述范围为大量蛋白尿。
即使确诊微量白蛋白尿也不要太担心,因为微量白蛋白尿阶段经过积极干预,完全可以逆转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做 1 次肾脏疾病筛查,筛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用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3.控制饮食,调整生活习惯
每天每人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各种咸菜、榨菜、豆腐乳等要少吃。
减少嘌呤食物和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运动,限制饮酒、戒烟,保持平和心态,少动怒,学会给自己减压,劳逸结合。
4.吃点坚果和水果
一项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的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坚果和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从而降低患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坚果中所含有的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同时能延缓血管钙化的过程,并降低肾小球细胞的脂毒性损害。
建议糖尿病病友每天摄入约10克的坚果,例如:瓜子、花生、核桃、腰果、开心果、榛子、松子等。
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2型患者来说,与每天水果摄入频率少于1天相比,每周水果摄入频率≥3天可以降低并发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险31%。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糖尿病病友在血糖达标的前提下,每天适量摄入低糖水果。
具体的摄入量建议为每天200克以内,可以选择的水果包括:苹果、梨、橙子、草莓、猕猴桃、柚子、蓝莓等。
5.不随意服用药物
为避免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到以下两点:①遵医嘱用药,不自行服药,不自行加量。②看不同科室的医生,一定要提前告知自己有糖尿病,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虽然通过透析治疗能够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寿命延长十余年,但是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十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糖尿病肾脏疾病,重在预防,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