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珠海最高气温达到37℃。热爱徒步爬山的李先生上个周末顶着烈日爬山,一路上大汗淋漓,下山后李先生立马咕噜咕噜完一大瓶冰镇可乐;然后大家一起聚餐,痛快畅饮冰啤酒、吃海鲜,好好犒劳了自己一番。凌晨三点,李先生突然痛醒,他左侧第一跖趾关节又红又肿,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第二天,李先生一瘸一拐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确诊为痛风急性发作。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哪些因素容易诱发痛风发作,高尿酸血症患者在夏季如何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一、痛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首先明白高尿酸血症(SUA)的诊断标准: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血尿酸>420umol/l。
李先生肥胖,且血尿酸超标,平时体检查尿酸在540μmmol/L以上,因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就没有去咨询医生。但是这个炎炎夏日的周末,李先生的行为触碰到了痛风发作的多个“红线”:高温脱水、剧烈运动、高糖饮料和啤酒、高嘌呤(海鲜)饮食,这几个因素共同诱发了这次痛风急性发作。
1、剧烈运动
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大量出汗、血液浓缩、脱水;同时乳酸堆积、嘌呤代谢加速;也可能损害关节。
2、高温脱水
爬山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导致他血容量减少,尽管大量喝水补水仍然相对不足,尿量减少导致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减少,进而其血尿酸浓度骤升,导致过饱和的尿酸析出针状结晶,沉积在李先生的脚趾关节,诱发痛风发作。
3、高糖饮料和酒精
在李先生痛饮可乐这种高糖饮料、冰镇啤酒的时候,尿酸也悄悄提高了其合成速度。饮料中的高果糖在肝脏中代谢,消耗三磷酸腺苷(ATP),致使生成大量嘌呤,使得尿酸产量飙升,同时果糖减少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酒精在此时更是“火上浇油”:它不仅可以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同时其自身能直接转化成尿酸。研究显示:每日饮用2瓶啤酒,痛风的风险暴增2.5倍!
4、高嘌呤食物
肉类、海鲜是妥妥的高嘌呤食物,摄入的高嘌呤更是分解为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转化成了尿酸。
二、生活中如何预防痛风发作?
炎炎夏日,高尿酸血症患者如何避免痛风发作呢?
1、选择合适的运动
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值得肯定。长时间在空调房久坐,不仅会降低代谢还会使关节受凉诱发炎症,因此建议每日轻中度强度运动30分钟,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无氧运动。不建议高温下剧烈运动,以防严重脱水和损伤关节。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2、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每日饮水应在2000毫升以上,包括白开水、淡茶水,促进尿酸的排泄。同时严格禁饮高糖饮料和酒类如黄酒、啤酒、白酒、葡萄酒。
3、避免高嘌呤食物
尽量避免老火汤,喝汤可以采用焯肉后快煮,时间小于30分钟,增加蔬菜含量来应对,此举可以减少肉类嘌呤溶出,膳食纤维又可以吸附肠道嘌呤。鸡蛋、牛奶和豆制品嘌呤较低,可以每天食用。内脏、海鲜的嘌呤比较高。
总结:
李先生的故事,正是夏季痛风发作的典型写照,记住这个案例的教训:高尿酸血症是基础,剧烈运动、脱水,果糖、酒精、老火例汤、火锅等高嘌呤饮食是常见诱因。
预防急性发作,不仅仅要严格避免诱因,同时应该坚持服用降尿酸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长期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