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肝癌来袭,17公分肿块如何“瘦身”到5公分?中药调理是关键
创始人
2025-07-31 11:07:59
0

当肝癌的噩耗如惊雷般炸响,白老太太体内的肿块已悄然疯长至十六七公分,手术与放化疗的大门无情地向她关闭。走投无路之际,家人带着她踏上了一条别样的抗癌之路——中药调理。谁也没想到,这一坚持便是24年,她竟创造了长期带瘤生存的奇迹。如今,肿瘤虽仍如影随形,但已缩小至四五公分,丝毫未影响她享受生活的美好,她甚至欢欢喜喜地度过了80岁大寿,书写了一段令人惊叹的生命传奇。

巨块型肝癌来袭

时光回溯到2000年,白老太太的腹部悄然鼓起了两个大包,仿佛藏了两个不听话的小皮球。奇怪的是,这两个“小皮球”并不疼痛,却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晚上睡觉时,她不得不垫上高高的枕头;吃饭时,也总觉得食不知味。镇上的大夫面对这罕见的病症,也是一头雾水,赶忙催促她前往大医院一探究竟。

10月18日,白阿姨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最终的诊断结果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肝内多发实性占位,巨块型肝癌,肝内扩散,少量腹水,肝区内病灶竟是一个16.6cm×17.8cm的巨大包块,还呈多发卫星灶。

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告诉家属:“肿块实在太大,手术和放化疗都已无能为力。”老伴心急如焚,却又不愿放弃,只能在一旁默默地催促她好好吃饭,仿佛只要她能吃得下,就能多一丝战胜病魔的希望。而白老太太却故作洒脱地说:“咱没钱,干脆就不看了!”可她心里明白,老伴绝不会轻易放弃,果然,老伴坚定地说:“只要有这种病,就肯定有能治这种病的大夫,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找到!”

生活重燃希望之光

就在一家人陷入绝望之时,一个病友的建议如同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角落——找袁希福大夫试试中药。白淑彩回忆道:“医院里有个小闺女跟我说中医能治这病,我和老伴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老中医给我开了10付药,我说家里穷,只给了40块钱。没想到,吃了这药后,我真的感觉好多了。我能明显摸到肿块变小了,胃口也好了,能吃能喝。大概吃了40、50付药后,我感觉自己基本上就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

对症用药后,白老太太的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肚子上的包块也慢慢缩小。然而,生活的压力却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当时,白老太太的老伴在铁路一线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四五百块钱,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靠这点微薄的收入。若要再去买中药,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无奈之下,白老太太只能断断续续地用药。

幸运的是,白淑彩家住在山上,袁希福院长了解情况后,便指导她采摘一些野菜之类的食物来调养身体。在中滋养下,白老太太的身体逐渐好转,她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操持着家中大大小小的家务。村里的人见了,都惊讶得合不拢嘴,纷纷感叹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医患情谊温暖人心

2013年12月,袁希福院长放心不下白老太太的病情,特意前来回访。当他得知白老太太吃过中药后就再也没有复查过时,当即决定带她到当地市医院做个腹部CT。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喜不已:肝区肿块6.6cm×7cm,肿块周围已经钙化。白老太太和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袁希福院长的悉心治疗和关怀。

2017年8月26日,袁希福院长再次回访白老太太。这一次,老太太高兴得像个孩子,她热情地带着一行人参观自己在山岗上的家,还有自己精心打理的菜园。菜园里,蔬菜瓜果琳琅满目,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白老太太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2020年11月17日,是白老太太80岁的大寿。袁希福院长受邀参加,为她送上最真挚的生日祝福。望闻问切后,袁院长笑着对老太太说:“您这气色真好,舌苔比常人稍差些,但也还不错。不过,舌下淤提示有心脑血管病风险,但您都80岁了,能有这样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老太太接过话茬,笑着说:“是有脑梗,看东西也有点昏,降压药我一直都在吃着。要不是前年摔到了腿,我的身体肯定更好!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往地里跑。前天(寒衣节)上坟,我还摘了一袋苹果回来呢。今天你们来吃的橘子、苹果、枣都是我摘的。地里我还打了27袋红薯,都是我自己背回来的。”看着老太太精神矍铄的样子,大家都被她的乐观和坚强所感染。

11月29日,白老太太到巩义市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肝占位较大截面约4.7×5.3cm。

时光飞逝,到了2025年回访时,白老太太的情况依旧很好,她依然带着肿瘤坚强地生活着,用自己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节气养生】中伏到了,一年中最... 俗话说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在三伏天中,最热的当属 “中伏”。 从今天(7月30日)开始就正式...
百年老三甲,一次性成立20个专... 精彩活动 时间:8月9日-10日上海 形式:学习+机构参访+专病中心落地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名...
热点丨警惕肺栓塞!这个 &qu... 最近,一则新闻让不少人揪心:一位女士在连续乘坐11小时飞机后,突然心跳骤停,最终不幸离世。医生推测,...
热热热热热!大暑节气,老祖宗的... 大暑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代表着炎热至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凤起院区刘丽...
“夏季不养心,一年都白拼”,这... 老话常说 “夏季不养心,一年都白拼”,以前总觉得是夸张,直到这几年每到夏天就容易心慌、没精神,才真正...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久会发展为肝... 酒精性脂肪肝向肝硬化的病理转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但其总体进展速率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更为迅速。临...
新发现!“铁夹心”分子突破百年... 你知道吗?化学界一个沿用近百年的规则最近被打破了!如果你对化学不感兴趣也没关系,这个发现可能会影响未...
贾永忠主任带来三伏天养甲攻略:... 三伏天,暑、湿、热三邪交织,对人体阴阳平衡形成巨大挑战。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而言,此时既是调理关键期,...
嘉兴曙光口腔医院携手嘉兴大学医... 嘉兴曙光口腔医院挂牌嘉兴大学“教学医院”,其意义远超一家医院的荣誉升级。它标志着一种创新的“医教研”...
“发现即晚期”困局何解?精准诊... 胆道癌(主要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约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尽管较为少见,但其却因恶性程度较高、进展...
中医智慧破解高血糖困局:世卫中... 在现代社会,高血糖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常见慢性代谢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 11 人中...
原创 怒...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打督邮的不是张飞吗,怎么会和刘备扯上关系呢?实际上,《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情节是改编...
医生再三强调:在空调房里待满6...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高钙、高钾、高纤维!夏天餐桌上... 夏天的餐桌上有一类菜频频出现,它集“高钙、高钾、高纤维”等特点于一身,这便是“豆类菜”。 俗话说“夏...
心慌胸闷别大意!中西医结合防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慌、胸闷等症状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客”。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认为只是暂时的不...
让癌细胞,长期“休眠”的“最佳... 彻底杀灭癌细胞是不可企及的 过度治疗,瘤没了,人也残了没了 带癌生存,何不是一种新方向 活得更好,更...
疏肝“三剑客”怎么选?逍遥丸、... “心里像堵着一团气,喘不上来”“一紧张就胃疼,吃不下饭”“总觉得肋叉子隐隐作痛,还爱叹气”……肝就像...
艾灸调理常见的三类结节:甲状腺... 说起“结节”,我们并不陌生,它不痛不痒,似乎算不上一种“病”,可医生通常会叮嘱做好定期复查,防止癌变...
晋城人必看:肺部结节多大才算正... 在体检中,不少晋城人会发现报告上提及 “肺部结节”,这让大家忧心忡忡。到底肺部结节多大才算正常范围呢...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突破:一管血... 每年数百万家庭因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焦虑而挣扎。想象一下,仅通过一管血液就能快速、准确诊断,这是否可能...